苗栗縣府員工這個月的薪水及退休人員半年一次的退休金共需 12 億,苗栗縣長徐耀昌還痛罵前朝縣長劉政鴻玩太大了,說自己接手才知道縣庫已空。

這樣講實在是怪,但問題是,這位縣長本來是立法委員,各縣縣市政府債務是公開資訊,既然在立法院問政,看到苗栗縣債務攀升都沒感覺,接手後發不出薪水,才痛罵前朝玩太大,也真的是怪怪 der~

民國 101 年曾寫過一篇關於地方政府債務的專題,那時候,就已經爆發出希臘債信危機,所以苗栗縣政府的債務成長快速就特別吸引我注意。。

年分  公共債務    自償性債務   合計    成長率
95     179.96     0.25      180.21    11.1%

96      181.69      29.02       210.71     16.9%

97      213.73        27.79     241.52     14.6%

98     263.1        37.94      301.04     24.6%

99     305.24       67.76      373      23.9%

100      341.29       71.29      412.58     10.6%

101    397.34        90.67      488.01     18.3%

102     401.59       88.95      490.54     0.5%

單位:億

可以看得出來,劉政鴻前任的傅學鵬交給他的縣政府債務是 162 億,但是在劉政鴻手上成長快速,「公共債務」加上「自償性債務」(以未來營運所得資金或經指撥特定財源作為償債財源之債務,比如說蓋 XX 館可以賣門票的話,那借錢去蓋 XX 館就可以稱為自償性債務),劉政鴻執政任內的前七年是苗栗縣舉債的快速成長期,95 年的債務約 180 億,比之傅學鵬時期多了 18 億,就成長約 11.1%,但 96 年後就快速成長,成長率從 16.9%、一路飆到 98 年的 24.6%、以及 99 年的 23.9%,即使 101 年都有 18.3%。

若以金額來看,98 年借了快 60 億、99 年借了 72 億、以及 101 年借了近 76 億,都是苗栗縣借貸的高峰。

而最重要的是,以 101 年度縣市政府人事費與財源來看,苗栗一年自有財源(自有財源 =「歲入減除補助及協助收入」)也不過 61.97 億,但當年人事費用支出(含退撫)就需要 126.9 億,相差高達 64.93 億,更何況苗栗縣不是只有人事費的支出,當初苗栗縣歲出還高達 279.35 億,是自有財源的四倍多,當年補助與協助收入幫苗栗「補」了一百多億也還是不足,苗栗也還是得舉債。結果一路舉債到新縣長上任,舉債上限爆了,連發薪水都要跟中央求救,未來大概也還有可能要繼續求援。

台灣許多縣市的自有財源,本來早就遠遠無法支付人事費用,要靠中央的補助與協助收入才能過日子。這些財政捉襟見軸的縣市政府,錢更要用在刀口上,許多煙煙火火的施政、或是紅包式的施政,除非帶來的經濟效益回饋明顯,否則都只是在推往成為下一個希臘化的邊緣而已。

但,你發現最大的問題了嗎?反正許多縣市自有財源本來就大大不足,長期就是靠中央補助過生活,那就乾脆多要點、多借點,卸任後,也沒有法律責任,今天有一個苗栗縣,下次,還是有可能出現第二個苗栗縣。因為那是整體政府結構中,中央政府長期以來造成縣市政府這樣的財政與施政習慣呀!

而這種習慣,最後買單的,還是中央政府、還是納稅人的你我啊!苗栗縣發不出薪水,是敲響台灣不能希臘化的警鐘啊!


「劉政鴻隔空指導徐耀昌,應該要懂得向中央借錢,不能墨守成規。」這樣「懂得跟中央要」的心態,多年來對主打「紅包式社福政績」(老人年金、假牙等等),或大興土木搞「有型視覺有感」建設(煙火大會、蚊子館)的縣市長,在地方政府自有財源普遍不足,連人事費都不夠發的情況下,「懂得跟中央要錢」是必要的。

如果還想做得更多、更好,還有特殊需求要花更多錢,那麼,除了跟中央要之外,就一定要借錢了。因此,那麼多縣市負債累累不是沒有原因的。

看苗栗縣 101 跟 102 年的總決算審核報告,光債務的「利息支出」,從 101 年的 3 億 5000 萬,到 102 年變成 6 億 5000 萬;還有,「向特定用途專戶存款及基金借款」從 100 年的 37 億 1683 萬,到 102 年變成 87 億 454 萬,就可以知道苗栗縣利息增加之快速,以及在 101 年法定債務達上限後,就把借貸大舉轉向「向特定用途專戶存款及基金借款」這類的潛藏債務。

這跟侏儸紀公園講的一樣,生命會自己找到出口。法定債務不能借了,就轉向別的地方。

就這樣,在劉政鴻縣長任內,一面很懂得花錢跟中央要預算,一面搭配舉債,讓苗栗縣可以連年舉辦燈會、煙火、演唱會等重大活動、同時擁有不錯的社會福利而不手軟。

舉例來說,其中最有名的「馬英九奮鬥館」,後又名為「馬家庄農業推廣教育中心」,4000 萬元。為了這個館,花 1.7 億元拓寬通霄鎮馬家庄的聯外道路。

還有繼傅學鵬前縣長之後、繼續找錢完成的後龍外埔休閒漁業館,諾大展館僅剩廢墟跟雜物,這個館花了 8000 萬。

後來的「客家圓樓」、「城市規劃館」、「苗栗特色館」、「閩南書院」、「泰雅文化園區」、「賽夏族民俗文化館」、以及「桐花公園客家大院」,現在苗栗縣還在擔心,現在利用率已經不算高了,參觀收費、停車收費之後會不會變成蚊子館。

社會福利也不錯,對苗栗縣的學童,營養午餐免費、教科書免費、課後輔導也免費。幼兒的生育獎勵金,生一胎一共可以領到三萬四千元。現在聽說要砍到兩萬。對老人福利也不手軟,一共設立 18 座老人樂齡學習中心,遍及 18 鄉鎮。

在少子化的氛圍下,明明苗栗縣也是受衝擊縣市之一,全縣國中、國小人數減少,推動學年度學生人數在 30 人以下之小型學校整併,民國 103 年 8 月也裁撤三灣鄉大河國小。但在這種氛圍下,苗栗縣竟以「後龍高鐵通車後有人口移入需求」為理由,在 102 年 11 月設置新港高中籌備處,這要花 3.7 億興建、一年 6000 萬維持,在 103 年 4 月送教育部備查。

這座新港高中,去年十二月,還是由劉政鴻與現任縣長徐耀昌一起焚香祝禱舉行動土儀式。結果,今年五月,徐耀昌面對負債現實,喊卡停建了。

能多給民眾福利當然是好,但忽視財政負擔,活動、建設、福利,不斷增加的福利,一項一項的拖垮苗栗縣的財政,從公債的舉債上限爆表後,就改從「特定用途專戶存款及基金借款」這類的潛藏性債務來掏金。

過去中央政府沒人注意到嗎?

有,監察院審計部在 100、101、102 苗栗縣總決算審核報告中,都提出過質疑苗栗縣政府負債的大麻煩,但行政院卻是到 102 年 7 月因為苗栗法定債務超標,要求苗栗縣提出償債計畫。可是,到了 102 年結束後,審計部在去年發現:苗栗縣政府不但未依照償債計畫執行,債務還不減反增。

也就是說,苗栗縣從鑄下財政大錯開始,中央只鎖定法定公債是不足的,恐怕也得注意縣市政府自己的途徑。因為無論地方政府的財務大洞是從哪裡挖出來的,最後,都是全民買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