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808038

(圖片來源:中評社

近日,美國台海問題專家郝志堅(Dennis Hickey)接受中評社採訪時以「清新之風」形容異軍突起的洪秀柱。雖然與蔡英文相比,洪秀柱通體發「紅」,但郝志堅依然認為,「只有傻子才會得出懶惰的結論:『親中華民國』就意味着『反美』或『親中華人民共和國』。如果美國政府對國民黨候選人感到不合適,『我會感到很驚訝』。」

台灣「總統大選」除了牽涉兩岸外,美國也樂意插上一腳。面對馬英九執政頽勢,島內普遍看好民進黨主席蔡英文。這讓向來與國民黨交好的美國見風使舵,在蔡訪美期間,給予她前所未有的高規格接待。自從國民黨籍「立法院副院長」洪秀柱領表以來,一路過關斬將,風頭大有壓倒蔡英文之勢。島內輿論難免出現搖擺,這自然也影響到了美國的看法。

6 月 16 日,美在台協會(AIT)新處長梅健華表示,歡迎洪秀柱訪美。雖然洪秀柱本人稱無此必要,但身為黨主席的朱立倫依然堅持洪選前即動身

無獨有偶,美國另一台海問題專家容安瀾(Alan Romberg)對洪秀柱的看法與郝志堅如出一轍。在他看來,雖然洪秀柱堅持「一中同表」之說,看似超越「九二共識」,但她並無意圖讓台灣從屬於大陸。無論洪秀柱如何設計其兩岸政策,戰略圖景不會改變。因此容安瀾認為,沒有理由相信洪秀柱的政策會令美國感到難堪。

洪秀柱也的確沒有讓美國失望、難堪,就在《經濟學人》稱「兩岸政策」會成為她競選的包袱時,洪秀柱透過幕僚回應表示,該篇報導沒有抓到她的兩岸主張,未來她一定會努力花更多時間說明,她表示,兩岸和平協議不是統一,而是做到「真正的維持現狀」,沒有偏向統一。

  • 「親中華民國」不意味「反美」

正在倫敦參加美台關係研討會的密蘇里州立大學傑出教授郝志堅 20 日與中評社記者透過電子郵件,談到洪秀柱最近在台灣異軍突起時,以台灣的「清新之風」來形容洪秀柱,意指她給人的印象是「新且不同」。郝志堅指出,洪秀柱有清楚的立場和新的主張,與民進黨和國民黨的其他一些政治人物形成鮮明對比。

郝志堅說,那些認為明年台灣選舉已經塵埃落定的人或許會失望,有些分析家預計台灣選民做好準備迎接決定性的、立場清晰的領導。洪秀柱會不會贏,現在判斷還為時過早,選舉之路還長,但她已經讓每個人都在談論她。

對於有人給洪秀柱戴「紅帽子」,美國是否也會擔心洪秀柱的主張親北京?郝志堅認為,洪秀柱的立場與馬英九一樣,當然是「親中華民國」。「只有傻子才會得出懶惰的結論:『親中華民國』就意味着『反美』或『親中華人民共和國』。」郝志堅說道。

郝志堅表示,實際上在與北京方面有關人士的討論中,他聽到北京抱怨說馬英九「太過親美」或者「太過挺中華民國」。他說:「如果美國政府中任何人對國民黨的候選人感到不合適,我會感到非常驚訝。」他指出,民進黨非常清楚地知道,美國對民進黨是持有很強的保留態度的,因為其歷史記錄已經自己說明了問題。白宮不管是民主黨還是共和黨執政,沒人希望台灣惹麻煩。美國在世界上的麻煩已經夠多的了。

對於北京而言,郝志堅認為,中國領導人應當清醒面對現實,接受“中華民國”的存在。他稱,這是達成兩岸和平協定和穩定兩岸關係的唯一途徑。承認有北京政府和台北政府,這在“九二共識”之外是合乎邏輯的,也是兩岸政治對話終究需要採取的一步。

在倫敦大學舉行的美台關係研討會的演講中,郝志堅探討了美國對台安全政策的所謂「神聖文本」,包括「台灣關係法」、美中三個聯合公報、「六項保證」等。他指出,這些文件是 30 多年前擬就的,如何繼續指導美國的政策?整個世界已經發生變化,但美國政策沒變。

美國自冷戰結束以來已經兩次修改美日防衛指針,同期兩岸形勢也發生了巨大變化,包括中國崛起,解放軍實力擴大,台灣民主化,台灣不願支付其防衛,台灣內部的政治和社會趨勢變化,以及美國公眾意見趨於反對協防台灣等。他提出,美國應當遵循尼克森總統的建議 — 確保由美國的利益塑造美國的承諾,而不是其它。現在也許是時候來開放討論美國對台灣的軍事支持了,美國政府應當對其政策進行跨部門的重估,看對台防衛應該增減或不變。

郝志堅引用了一些有趣的民調指出,美國人民與台灣人民似乎有點「斷連」。美國公眾對協防台灣的支持度已降到有民調以來最低,但台灣人民似乎還覺得不管發生什麼事,美國都會防衛他們。「你無法將之簡單歸因於孤立主義的情緒,因為美國公眾對韓國的支持卻達到有民調以來的最高。」郝志堅說。

  • 「她並無意圖讓台灣從屬於大陸」

華府智庫「史汀生中心」東亞項目主任容安瀾 19 日在接受中評社記者專訪時,提出他對洪民調高起的看法。他認為,一部分原因是,洪秀柱現在似乎是國民黨的候選人,支持一個人比支持選票上的一個空位置要容易得多,現在洪秀柱就是那個具體的人,而不是抽象的概念,同時她也在國民黨支持者中激起更大的熱情。另一個因素或許反映了一個事實,即確保兩岸關係穩定在台灣仍有廣泛存在的支持。

容安瀾指出,北京希望台北的任何政府都能更快地向前推進兩岸關係,比如在政治對話方面,顯然北京對國民黨在兩岸關係方面的立場,及其堅持一個中國更有信心。

在一些人看來,國民黨更能向台灣人民保證它能與北京保持穩定的路線。容安瀾表示,這並不是說民進黨就一定不能處理與北京的關係,而只是指出洪秀柱在向台灣人民保證北京會與她合作方面會更容易。

容安瀾認為,人們可以假設民進黨會指稱洪秀柱可能朝另一個方向走得太遠,亦即與北京太過接近。他表示,台灣選民將如何權衡這個問題難以預測,從目前公眾民調的結果判斷,他們似乎希望兩者兼顧 -——既要確保穩定可靠的兩岸關係,又不是走得過遠過快的兩岸關係。

103807398

(圖片來源:中評社

美國會不會對洪秀柱可能致力於推動與大陸更密切關係感到擔憂?容安瀾說,要全面理解台灣候選人在這方面的提議和北京將作何應對還需要時間,但目前他的感覺是,假設洪秀柱在 7 月 19 日國民黨全代會後最終成為國民黨的候選人,雖然她是「兩岸同屬一個中國」概念的強勁支持者,但她並無意圖讓台灣從屬於大陸。「無論洪秀柱如何設計其兩岸政策,我看不到戰略圖景的改變。所以在這方面,我沒有理由相信她的政策會令美國感到難堪。」容安瀾說道。

容安瀾表示,對於美國來說,關鍵點在於,不管哪個黨贏得明年 1 月的台灣選舉,美國都會以基於看台北新政府能否不僅規劃而且實施維持和平與穩定政策之措施,來與台灣打交道。他指出,值得注意的是,美方官員在多個場合描述他們最近與民進黨候選人蔡英文的交談「具有建設性」。

容安瀾強調,無論如何,就像美國官員多次表明的,不是由美國來決定台灣政府應如何維持兩岸關係和平穩定,也不是由美國來告訴台灣選民哪個候選人會做的最好,或者最符合他們在經濟、政治、社會等領域的利益。那是由人民在參與民主選舉中自己做出的選擇。與此同時,美國有攸關的重要利益,美國會繼續與台灣維持強勁關係,不管誰贏,美國會一如既往地採取有助於保護和推進那些利益的政策。

延伸閱讀:

洪秀柱接受陸媒專訪:別讓人說國民黨在搞「獨台」

蔡英文:代表民進黨參選總統,這一次是我自己決定的

美國學者:台灣面臨被中國吞併的危險,其實是台灣人自己造成的

(本文轉載自合作夥伴《觀察者網》,原文標題:「美國台海專家郝志堅:只有傻子認為洪秀柱反美親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