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600&h=600&r=16888

(圖片來源:聯合報)

這年頭,各縣市在社福政策上猶如「軍備競賽」,從免費牛奶、免費假牙、新生嬰兒補助,這些看似輕易達成的競選支票,全是由納稅人的血汗錢堆砌而成。而這些縣市儘管嘴巴上喊窮,但為了鞏固(或討好)這些鐵票,撒錢依舊不手軟。

不過,台北市長柯文哲卻反其道而行,根據《聯合報》今(22)日報導指出,台北市的社會福利經費高居全台之冠,但隨著社會高齡化,花費在老年福利的成本也逐年上升,排擠其他社福預算,柯文哲已經指示社會局「檢討」這些老年福利政策,未來將增加「排富條款」。

 

  • 動刀砍福利,能「別讓鐵票不開心」嗎?

根據北市社會局統計,目前設籍台北的高齡人口(65 歲以上)約 38 萬人,老年社福預算每年約 58 億元,而這個數字將會不斷向上攀升,10 年後很可能膨脹到一年花費 8、90 億元,柯文哲已經要求社會局檢討部分老人社福項目的必要性,包括老人免費搭車、健保補助、重陽節禮金等政策,未來將研擬加入「排富條款」。

社會局長許立民表示,老人福利政策若不排富,未來勢必在預算上會排擠其他社福政策,為了讓資源有效運用,排富有其必要性,「把錢留給下一代」。

至於排富的門檻為何?會有多少老人受到影響,許立民指出,目前尚在研議中,項目會包括所得稅率、家戶所得、平均家戶收入和不動產等,初步方向預計年底出爐,希望能藉此省下數億元預算。

不過,事實上前台北市長郝龍斌,也曾經研議在老年福利政策增加排富條款,但最後因為「社會阻力大」而無疾而終,這回柯 P 再度「動刀」設置排富條款,能否以龐大的支持者當後盾,而「不讓鐵票不開心」?值得觀察。

 

  • 從免費假牙,看這些噱頭大過實際的社福政策

從高雄市長陳菊開放「老人免費裝假牙」政策開始,各縣市紛紛跟風加碼,讓「免費假牙」政策成為全台各縣市最熱門的一項政策,但根據《商業週刊》報導,缺乏排富條款的下場,就是一年得花近 145 億元在假牙政策上,讓其他看起來「噱頭」不大的福利政策(長期照護、設置托老托幼中心)金源不足,甚至不少家境富裕的老人還會自費多裝一副,原因是「市府補助的不太好用」。

1120137_1

假牙政策成為各縣市跟風的熱門選舉支票之一(圖片來源:自由時報)

當納稅人的錢全部注入這些錦上添花的政策,不僅社會高齡化的根本問題沒有解決,挖出的錢坑更成為下一代難以償還的負擔,這類「CP 值」極低的社福政策,我們難道不應該說不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