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為《地球圖輯隊》授權刊載,原文標題:研究:男女在原始社會地位一樣)

我們一直以為,史前的老祖先是群只會揮著長矛的原始人,但科學家說,其實最早的人類社會很有可能是建立在一個開明的「性別平等」的基礎上。

很多人以為,狩獵採集的原始社會是以男性為主。(Photo credit: Dave Nimitz, CC licensed)

  • 男女平等的原始部落

《衛報》、《獨立報》綜合報導,一項研究發現,在靠著狩獵、採集生活的現代部落裡,男人和女人通常是有著平等的地位和影響力,學者因此推測在大部分人類演化的歷史裡,性別平等其實才是人類的常態。

倫敦大學學院的人類學家戴柏 (Mark Dyble) 說:「還是有很多人認為,狩獵採集社會是由男性來主宰的社會,我們認為,其實是在農業出現,人們開始儲存資源之後才出現性別不平等的狀況,也才有了男性為主的社會。」

  • 每 10 天搬一次家

研究團隊靠著數百個訪談,收集了 2 個狩獵採集族群的族譜,這兩個族群分別來自剛果和菲律賓。

學者記錄了受訪者的搬家和居住情況,發現不管是剛果還是菲律賓的社群,狩獵採集社會的人通常都是住在一個 20 人左右的團體,他們每十天就搬一次家,靠著打獵、捕魚、採集蔬菜水果和收集蜂蜜過活。

  • 平等很重要

更重要的是,他們發現「性別平等」對生存來說是個優勢,而且在塑造人類社會和演化上都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性別平等,是人類演化出社會組織的一個重要因素,其他因素牽涉到結婚、語言還有我們巨大又具社交性的大腦,這也是人類之所以是人類的理由。」

「(性別平等) 這是之前都沒有重視過的重要因素。」

  • 親兄弟不會住一起

透過電腦建模,研究發現,如果只有單一性別有權力決定住哪裡還有做決定,那通常這樣的社會是一個以男人為主的農業社會,在這個社會裡,許多關係接近的人一起住在緊密相鄰的屋子裡。

不過,如果是在一個男人跟女人都有決定權的社會裡,關係接近的人住在一起的情況就會減少,情況就會類似學者研究的狩獵採集社群。

戴柏說:「只有男人可以決定他們要跟誰一起住的時候,所有社群的中心點就都會由一群有緊密關係的男人組成,然後外圍就是他們的配偶。」

「如果是由男人和女人一起決定要住在哪,你就不會看到 4-5 個兄弟住在一起的情況。」

此外,這項研究也解釋了為什麼當狩獵採集社會裡的人都表現出想跟家人一起住的傾向時,實際上他們大多是跟關係比較沒有那麼近的人住。

編註:對原文報導有興趣的朋友請參考
01 Early men and women had gender equality, say anthropologists
02 Early men and women were equal, say scientists

延伸閱讀:尊重自然 獵豹陪獵人打獵
最後一場狩獵! 蘇格蘭高地上狩獵專家
「遊客拍完照就走」 雨林之旅背後的原民文化悲歌

(本文為地球圖輯隊授權刊載,不得轉載,內文圖片因版權問題故未放上圖片,完整內容請點閱地球圖輯隊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