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亞洲國家在學校教育上往往都有相當亮眼的表現。(圖片來源:<cleverCl@i®ê> , CC licensed)
◎本文轉載自地球圖輯隊
最新發表的調查指出,數理能力優異的學生全出現在亞洲,其中台灣和日本的學生共列第四名。
- 台日並列第 4 名
BBC 12 號報導,「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簡稱 OECD) 針對全球 76 個國家的學生數學和科學能力進行調查,並首度將全球學校放在同一個標準上排名,結果發現,前五名擁有最佳教育環境的國家,全出現在亞洲。第一名由新加坡奪下,台灣與日本同列第四。
2015 全球學生數理能力排行
1. 新加坡
2. 香港
3. 南韓
4. 日本
4. 台灣
6. 芬蘭
7. 愛沙尼亞
8. 瑞士
9. 荷蘭
10. 加拿大
11. 波蘭
12. 越南
這一份報告,即將在下周南韓主辦的「世界教育論壇」中正式發布,今年教育論壇的焦點將會是如何在 2030 年前提高全球教育水準。
#2 嚴格並要求融會貫通的亞洲教育,讓西方國家印象深刻。(圖片來源:Lemuel Cantos, CC licensed)
- 嚴格的教室氣氛
談到亞洲的優異教育時,OECD 教育總監施萊克爾 (Andreas Schleicher) 表示他對「每一位學生都要成功」的氣氛印象深刻,他說:「走進亞洲學生的教室裡,你會發現他們的老師展現出期待每一位學生都成功的態度。(亞洲教學) 相當嚴格,同時也強調專心和融會貫通。」
「這些 (亞洲) 國家,非常擅於吸引最優異的師資到充滿競爭力的教學環境中,這也代表每一位學生都有機會接觸到最棒的師資。」
這一份全球調查,是混合了不同國家學生的國際考試成績來評量,換句話說,已開發和開發中國家並沒有分開考核,而是一起在同個標準上進行排名得出結果。OECD 強調,他們希望藉此讓落後的國家可以觀察排名前的國家有甚麼過人之處。
#3 2012 年的調查中,OECD 調查 15 歲青少年的國民素養,台灣學生在閱讀和數學的能力上表現優異,名次都位居全世界前 10 名,科學能力方面雖然不在前 10 名也打敗西方歐美表現出色。今年比 2012 年進行的國際學生能力評量計畫 (PISA) 多了 11 國。
#4 新加坡在歷年的學生能力評比時,都有相當優異的表現 。(圖片來源:Nicola Sapiens De Mitri, CC licensed)
- 瑞典教育亮紅燈
值得注意的是,外界多半認為教育體制優異的北歐國家中,瑞典的表現讓人失望,調查發現,雖然當地民眾對工作滿意度高,但只有 5% 的中學教師認為教育是有價值的事情,這顯示出教育事業在瑞典不受到重視,另外,學校規範鬆散,有越來越多學生遲到或是不到校上課。
OECD 提出建議,呼籲瑞典要盡快進行教育改革,例如解決課程過度繁重和薪資相對低的問題。
- 教育可以提高國家經濟
這份調查由史丹佛大學以及德國慕尼黑大學的教授 Eric Hanushek 以及 Ludger Woessmann 聯手,他們想強調教育是可以評量一國未來競爭和富裕程度的指標。
「不完善的教育政策和方針會讓許多國家繼續處在經濟衰退的窘境中」
施萊克爾指出,提升國家的教育政策能替經濟發展帶來「相當大」的好處,報告就指出,這次調查中排名最後的迦納若能幫助 15 歲國民接受基本教育的,那麼他們的國民生產毛額 (GDP) 比現在高出 38 倍。
小補充:GDP 是什麼?
根據《維基百科》,GDP 指的是一定時間裡, 1 個國家或地區的經濟中所生產出的全部最終成果的市場價值。GDP 是國民經濟的指標,也是衡量一個國家或地區經濟狀況和發展水準的重要指標。
編註:對原文報導有興趣的朋友,請參考 “Asia tops biggest global school rankings”
延伸閱讀:《全球學生大調查 台灣數學能力優》
《芬蘭新一波教改 不教科目教現象》
《南韓補教名師年收上億 出入行頭宛如巨星》再拼也念不起台清交,「國民」教育給偏鄉孩子的詛咒:永遠複製貧窮
(本文轉載自地球圖輯隊;原文標題:全球學生能力排行 台日並列第四;首圖來源:蘋果日報;內文部分圖片因版權問題故改以 CC 授權圖片取代,完整內容請點閱地球圖輯隊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