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NOWnews)
- 易肇事藥品,口服糖漿、解熱鎮痛劑入榜
身體不舒服,不隨便去藥局買藥、吃成藥是常識,但你以為到診所拿藥就能放一百個心嗎?
根據衛福部食藥署公佈的十大易引發嚴重不良反應藥品排行,發現其中以降尿酸藥、抗癲癇藥,以及感冒時常吃的解熱鎮痛劑最容易出包。
根據統計,國內近 17 年來符合藥害救濟 (註) 的案件有 1332 件,其中死亡案例更高達 397 件。而在吃藥後出現不可逆傷害,像是失明或耳聾的案例也不在少數,政府為此的理賠金額已累計達 3 億 9 千多萬元。
註:藥害,意指在正常使用合格藥物的情況下,仍發生預期之外的嚴重不良反應。
食藥署從藥害救濟案件中歸納什麼藥最容易出包,結果發現以拿來治療高尿酸、痛風的Allopurinol風險最高,案例數達 205 件;抗癲癇藥物則是最多種類同時入榜,第 2 名、第 3 名、第 6 名全是抗癲癇藥物。至於大家熟悉的感冒良伴:口服糖漿ibuprofen、解熱鎮痛劑diclofenac居然也榜上有名。
- 用藥不良反應和體質、基因有關
據新浪新聞報導,食藥署藥品組科長陳可欣指出,1332 件藥害救濟給付案中,有六成五是皮膚及皮下組織疾患,這類過敏反應以最嚴重的「史蒂文生氏強生症候群」為最多,高達 503 件。
用藥過後產生的不良反應難以預料,即使曾經吃過該藥,也並不代表未來就不會出現藥害症狀。民眾一旦用藥後發生有喉嚨痛、口腔或黏膜潰爛、皮疹等症狀,應立即停藥就醫。
陳可欣表示,部分藥害發生的原因跟台灣人的體質有關,以案例數 113 件、排行第 3 名的抗癲癇藥物Carbamazepine為例,研究發現其之所以容易發生嚴重副作用,主要與漢人身上特有的基因有關。
- 比糖果還便宜的藥,你敢吃嗎?
回頭想想前陣子爆發的黑心藥風波,連號稱通過政府認證、符合國際水準 PIC/S GMP 的藥廠都敢拿工業級碳酸鎂當主成分,實在不禁讓人懷疑,藥物不良反應難道真的只和基因、體質有關嗎?
台灣健保已連續 8 次調降藥價,根據健保署 2008 年的統計資料顯示,台灣的藥價已比美、加、德、英、法、日、韓、中等主要國家還低,政客緊抓這點得意洋洋地到處說嘴,殊不知在面對爆低藥價的壓力下,醫院為了生存,紛紛將原廠藥換成台廠藥,希望藉此跟台廠商議價,而國際大廠通常會遵照國際行情,所以可能選擇退出台灣市場。
即使台廠同意被砍價,但製藥成本依舊很高,這該怎麼辦?
沒錯,就跟你猜的一樣,就從品質給他砍下去,便宜的原料、違法甚至是有毒的成分通通摻進去。不然沒有利潤的生意誰還要做?這才是我們真正該擔心的。
奇美醫院的醫生陳志金就在臉書發文:
政府這種以壓低藥價為出發點的策略,我們能夠期待會有好品質嗎?當一顆藥價不如一顆糖果時、當一顆藥降到 0.13 元時,你能夠期待廠商會花多少心思在安全和品質上?
外科醫師劉育志也認為:
官署拍胸脯保證通過 PIC/S GMP 認證藥廠所生產的藥品與原廠一樣好,又理直氣壯壓低藥價的作為,似乎是替老百姓著想,其實卻是「短多長空」。
政府與其提出一堆名單要我們小心這個、小心那個,從更根本之處為民眾的用藥把關,是不是更實際一些?
延伸閱讀:台灣藥價「榮登」世界最低,這省下的不是錢,而是你的用藥安全
(圖片來源:Victor, CC licensed)
timberland boots for women
christian loub
christian loub
occhiali da sole prada
toms botas
ray ban 8301
fondazione prada
hogan store
prada sunglasses wom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