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 年 12 月的晚上,23 歲的印度女孩喬蒂(Jyoti),在德里的公車上慘遭輪姦,最後不治身亡。剛完成醫生資格考試的她,夢想能在家鄉蓋一座醫院,她認為「沒有比當醫生更崇高的職業了」,然而就在成就夢想只剩幾步之遙的距離時,性暴力卻讓這一切再也不可能實現。

而這樣的慘劇在印度其實並不少見,擁有 12 億人口的印度,平均每 20 分鐘就會發生一起強暴案。

BBC 以震驚世界的這起公車輪暴案為題,拍攝了紀錄片《印度的女兒》(India’s Daughter),原本預計在 3 月 8 日國際婦女節這天在 BBC 和印度、瑞典、挪威、加拿大等國首播,不料卻遭到印度當局的阻擋,他們以「強姦犯在片中的言論製造了恐懼和緊張的氣氛」為由,讓該片在印度禁播。這樣的舉措,讓印度著名的新德里電視台在婦女節當天停播一小時,以抗議印度當局的做法。

時間回到 2012 年的 12 月 16 日,23 歲的喬蒂在和朋友看完電影返家的途中,在公車上遭到司機等人輪姦,兇手們甚至還凌虐她,最後將她丟棄在路邊,而他的男性友人也被打斷了一條腿。在輾轉送醫的過程中,喬蒂口中不斷喃喃問著「為什麼?」,聽了實在讓人倍感心痛。

  • 喬蒂的死讓印度民眾走上街頭

這起慘案也促使印度的男男女女走上街頭,「夠了就是夠了!」,難以計數的印度人齊聚在街上吶喊,日復一日,即便面對政府當局的打壓和用催淚瓦斯、棍棒或水車的鎮暴軍隊,他們依舊堅定的踏上街頭,高舉布條、高聲吶喊,不僅表達他們的憤怒,也極力要求性別正義必定得實現。

攝影:Adnan Abidi / 圖片來源:Reuters

  • 紀錄片導演烏德溫:他們敢上街爭權,這多麼振奮人心

「他們上街爭取女性權益,這樣的景象帶給我的生命極大的震撼與信心,我從未在其他國家看過這麼振奮人心的畫面。」-《印度的女兒》導演烏德溫( Leslee Udwin)

執導《印度的女兒》的人,是來自英國的女導演烏德溫( Leslee Udwin),她離開丈夫和兩個孩子遠到印度拍攝。她說,「我拍這部片並不是因為公車輪暴案有多恐怖,而是因為我見到街上的抗議有多振奮人心。」烏德溫也說,「這是印度版的『阿拉伯之春』,為了爭取性別平權而努力。」

  • 扭曲的性別價值觀:「她應該閉嘴讓我們性侵」

烏德溫花了兩年的時間拍攝《印度的女兒》,並採訪了喬蒂的父母、朋友、強暴她的兇手以及兇手的辯護律師。這部紀錄片沒有血腥的施暴畫面,看了卻依舊讓人震懾,因為兇手和其辯護律師在訪談中透露的荒謬言詞,著實令人生畏。

「一個巴掌拍不響,好女孩不會晚上 9 點時還在外面閒晃。」- 輪暴兇手穆克什.辛賀(Mukesh Singh )

兇手之一辛賀在受訪時表示:「如果被強姦,女生要負更多責任。」,他還毫不愧疚的認為:「她當時應該閉嘴讓我們性侵,這樣大家『用完她』之後就會放她走。」兇手的辯護律師 AP 辛赫則說:「如果我的女兒或姐妹有婚前性行為,我會在全家人的面前開槍殺了她。」

這些令人難以置信的扭曲價值觀,正真實反映了印度長久以來歧視、踐踏女權的來由。

  • 男性強權的霸凌,世界各國皆可見

法官最終以「這極罕見的案例」為由,判了四名成年性侵犯死刑,另一名青少年嫌犯則判三年徒刑。

但這真的很「罕見」嗎?喬蒂的案子只是少數能被國際關注的案例,實際上正發生在世界的慘案不計其數。每個國家都有用血痕刻下的數據,像英格蘭和威爾斯,每年就有 8 萬 5 千個女性被強暴,而在丹麥,有五分之一的女性曾有過被性騷擾的經驗。性騷擾、強暴、謀殺、家暴、行割禮(Genital Mutilation),這些都是男性強權的殘酷表現。

  • 喚醒社會對女性權益的重視,讓喬蒂的犧牲有意義

「我們想幫助更多無助的女性。喬蒂的死點亮了一把火炬,世界上再深的黑暗,都終將為這束光明所驅散。」- 喬蒂的父親

「喬蒂」出生在開明的家庭,原是父母的掌上明珠,他的父親還為了實現喬蒂當醫生的夢想,還賣了家裡幾塊祖傳的土地,讓喬蒂無後顧之憂的學習。痛失愛女之後,喬蒂的父親從悲痛中勇敢站起,他將國賠獲得的兩百萬盧比都用來成立 Nirbhaya 信託基金,而「Nirbhaya」 在印度意指「無所畏懼」。

「喬蒂」這個名字在印度是「光明」的意思,我們都盼望能夠藉喬蒂的事件,喚起更多對於女性權益的重視,由全人類共同捍衛性別正義,讓女性能夠真正擁有光明、安心的未來。

(資料來源:英國衛報BBC 中文網,圖片來源:Reut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