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 導讀》:繼前幾日的「未婚女性國安危機論」(延伸閱讀:「柯 P:未婚女性多造成國家不安定」婚姻不是女性實踐人生的唯一道路) 後,柯文哲又在昨日改口說:「不管是男生或女生,30 歲以上沒有結婚,通通都是國安問題。」他認為這些未婚男女在未來將會成為社會很大的負擔,但為什麼「單身」變成了是種負擔?難道只有家庭才能擔的起照護責任嗎?
我們真正該關注的是,除了家庭是照護的最小單位外,全台灣公民的照顧責任,其實也應該是隸屬於這個國家的責任?
柯文哲改口了,然後也終於說出了他心裏的右派真正在想的事情:『不結婚已經變成國家問題了,這些人如果繼續不結婚,老了以後,會造成國家社會福利很大的壓力』。
這就是我那天說的,難道把主詞改成男女皆通,這句話就沒問題了嗎?柯文哲這句話的意思就是,所有單身的人都是社會國家的負累,是這個社會所不欲的。一再強調家庭的照護功能,是國家為了擺脫、推卸照護責任的話術,是繼續把婚家當成治理之術,以愛的勞動之名,行政府卸責之實。最簡單的例子就是,看看台灣有多少失能家庭,在長照服務缺乏,在「家庭是福利最小單位」這種咒語的壓迫之下,必須由家庭承擔老人、失能者的照護工作,不敢不願也不能使用社福服務(因為也沒 有多少社福服務可以用),然後有錢的人,可以利用外籍照護者或是其他私人服務,獲得喘息,一般人卻只能咬緊牙根。(然後這些照護工作更會不平等地落在女性照顧者身上…)
如果我們有好的退休金制度,有好的長照制度,有好的公共住宅制度,有友善的老人社區,那麼單身的老人為甚麼會是一件「恐怖」的事情?說到底,柯文哲認為所謂「社會福利」是一個非到萬不得已不能拿出來用的東西,是只有社會上的失能者、不及格的大人、才會用到的東西。但社會福利不是國家的「負擔」,而是國家的責任。
最後,拯救痛苦女人的藥方是創造「新好男人」就夠了嗎?婚姻制度裡的不平等,難道只有分擔家務或是過年回誰家而已嗎?如果男女薪資始終不平等,如果已婚女性就失去了升職的機會,如果公共托育是一個不可及的夢想,那不管怎麼宣導,請育嬰假的就只會是女性而已。如果血緣、宗族、資本繼承繼續是建立與鞏固家庭的元素,那不管大年初一回誰家,家庭恐怕就會一直是剝削的場域。
所以儘管我明白婦女新知聲明的脈絡,也明白凡事都得從小處做起,每一小步的改變都很重要也珍貴,我對於前面講了洋洋灑灑一堆,最後的結論卻是邀請男性幫忙準備年夜飯實在是感到有點可惜啊。
講一個親身經驗好了,我幾年前(為了居留證)傻傻地結婚後,第一年真的是人間地獄,從國族的適應到家庭生活的不平等都讓我非常的痛苦,導致家中戰火不斷。 然後有一天,我老公跟我說,「我又不偷吃,又不打老婆,你到底還有甚麼不滿意的?」雖然這大概一半是真心一半是氣話,我當下頭上真的立刻爆出煙火,整個人 傻到不知道該說甚麼。(所幸在我多年來努力不懈的教導下,他現在不這麼想了。至於你問我當時怎麼沒有立馬離婚,欸就跟你說當時傻傻的啦……)
我想說的是,從此我對這種以女人的苦痛與制度的不平等建造出「新好男人」形象的話術與做法就感到非常的驚恐。講難聽/刁鑽一點,甚麼叫做「幫忙」做家事/ 準備年夜飯啊?如果這本來就是你的責任之一,何來「幫忙」之有?我想我擔心的是,過個幾年(好啦可能不會這麼快),我們的政治人物會不會改口說:
「現在男人都會『幫忙』做家事了,女人你還有甚麼不結婚的理由?」
//www.nownews.com/n/2015/02/16/1610461
https://www.facebook.com/permalink.php?story_fbid=10104150156874200&id=4946315&pnref=sto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