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全世界消耗的可可高達七萬噸,遠超出實際供給量。生產德芙、M&Ms、士力架等知名巧克力產品的Mars,以及可可原料供應大廠Barry Callebaut更表示,到了 2020 年可可消耗量將攀升至現在的十四倍,也就是一百萬噸,再過十年到了 2030 年,甚至達到兩百萬噸的量。
- 如果有一天再也吃不到巧克力?
由於西非大旱,農夫根本無力種植出足以供應製作巧克力的原料-可可豆。根據國際可可組織(ICCO) 統計,像中國一樣的新興市場需求,過去十年消耗的量以超過兩倍的速率成長,更佔全球可可供給量的 30~40%。
另有報導指出,伊波拉的爆發也是影響生產的重要因素。全球超過一半的可可供給都來自象牙海岸和迦納,而象牙海岸即與賴比瑞亞和幾內亞等疫區共享邊界,於是禁止所有外來勞工入境工作,於是原本要製成 M&Ms、士力架巧克力、Hershey’s 的可可豆都缺乏人力採收。
唯恐於伊波拉疫情擴散至象牙海岸和迦納,將導致可可豆價格創下三年內新高!
-期貨交易集團資深市場分析師Jack Scoville
- 如果吃起來沒有「巧克力」的感覺,那還是巧克力嗎?
為了滿足全世界人的嘴饞,象牙海岸開始種植一名為 Mercedes(和賓士同名,聽起來就充滿希望)的混種植物,可以長出多於平均量的可可豆。除此之外,還從厄瓜多新引進一批名為 CCN-51 的種苗,一樣將摻入另外的種苗培養,預期達到抵禦寒霜和提高七倍產量的效果。
不過有一個很重要的權衡條件是關於:味道
C-spot是一個專門排名巧克力產品風味,以及剖析各式各樣不同可可豆的網站。發表了一篇關於CCN-51介紹,便描述其可可含量薄弱,覆蓋了水果香氣,甚至「又酸又苦」。
這個網站的排名資料具有高度的公信力,因為有 Ed Seguine 背書,一個擁有世界上數一數二敏銳味覺的男人,截至目前為止他總共吃進三十萬個巧克力樣本了!(羨慕。)
他表示非常擔心這些前 Mars 供應業者會摧毀巧克力原有的香醇風味,並在他的職業生涯內極力阻止這件事成真。
Ed Seguine 主導Mars 的夥伴計劃,此計劃的主要目的就是確保可可豆的品質。
假如我們不夠謹慎,種苗的風味基因會輕易被去除,這可不是 Mars 的目標,我們最重要的原則是品質,而可可豆最關鍵的品質要素就是風味。
農夫不斷嘗試各種助於生產的種苗試驗,全世界的巧克力愛好者或許也不太在意商店架上的巧克力是否摻了其他和往常不同的味道。但是當 Seguine 嚐到這些品質差勁的巧克力,他知道自己一定心知肚明。
除了持續推動可信度高並維護可可豆風味的種苗,非營利組織世界可可基金會更致力於協助經營規模較小的農夫與 Godiva、Mars 等巧克力大廠合作,幫助他們度過伊波拉的影響。
雖然已經有許多資源投入解決,但只要需求持續上升,全球的巧克力供應鏈仍舊岌岌可危。科學或許是解決之道,但為了以防萬一,還是快趁現在好好記住巧克力的幸福滋味吧!(情人節快到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