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 年美國 ABC 電視台出了一部影集《Scandal》(中譯:醜聞),講述女主角Olivia Pope 為許多公眾人物維護形象,把不能讓人知道的噁心事物全部掩蓋下來,影集內容許多奇特的媒體操作和危機處理真的讓人刮目相看。
不過看到後來會想,難道讓政治人物坦白面對自己的過錯(以及面對廣大的媒體)有這麼難嗎?
- 陳為廷的私生活瞬間比他適不適合當立委還重要了
今天早上一則關於苗栗縣立委補選參選人陳為廷的新聞,是他自己在接受自由時報採訪時坦承自己過去曾犯過的一些錯誤。
(自由時報記者)問:你在參選聲明提到,朋友曾勸告,你又不是什麼道德完人、不應冒著被人格謀殺的風險投入補選,什麼意思?
陳為廷:有一件事情,我放在心裡很久。
我曾經在大三那年暑假,因為在大眾運輸工具上,觸碰了隔壁女乘客的胸部,而進了警局,最後在女方同意下,檢察官決定緩起訴;大四那年,也曾在夜店舞池裡面,有不當的肢體觸碰,接受學校性平會的決議,開始心理諮商。在感情上,我也曾讓一些女孩受傷。
這幾年來,這些事一直造成我很大的心理壓力。我不想隱藏這些曾犯過的錯誤,因為你問起,我須誠實面對,現在也是說出來的時候,向當事人表示歉意,也供大眾檢視。當然,在這裡重提往事,其實覺得很不安,因為涉及另兩位當事人。我還要為再提起這件事,向兩位當事人道歉。
但是大家看到這個新聞的反應都不盡相同,有些人認為陳為廷是勇敢承擔;有些人認為這番作為完全打破他們對陳為廷的美好形象。
不過,不管是哪一種,都並非今天我想跟大家討論的重點,我們先把焦點從陳為廷身上往上拉高一點,看一下政治圈的狀況。
- 候選人的性醜聞究竟該不該拿出來檢驗?
事實上,「候選人的性關係究竟該不該被拿出來檢驗」這件事情一直被熱烈討論,在網路上搜尋一下關鍵字「政治人物、外遇」或者「政治人物、性醜聞」其實就會看到一大堆。
有心理醫師認為,政治人物若是爆發性醜聞,其實可以反映出他的工作能力有待商榷,而身為公民(或選民)的我們,可以用下面幾種特質來看政治人物面對性醜聞:
他 / 她有誠實面對這件事情嗎?
他 / 她對於慾望有自我控制力嗎?
她 / 他是怎麼想像「權力」這件事?(資料來源:地球圖輯隊)
但有些人也認為,如果私人性關係這麼重要的話,哪一天輪到你的工作考績是用私生活來評量的時候,你會怎麼想?若我們不覺得這樣可行,那為什麼政治人物被挖出八卦或緋聞時我們津津樂道,或者憤恨不平?
政治人物是人,也會犯錯,現在的討論熱烈或許只是因為我們生活在被大眾媒體 24 小時包圍的環境,以致沒有嗜血的八卦和桃色新聞好像就活不下去了。(資料來源:地球圖輯隊)
你怎麼看待政治人物「性關係」這件事?管不住下半身也是管不住腦袋瓜?還是,下半身的縱欲與上半身的理性思考毫無關聯?
投個票吧。
- 政治人物需要把自己的性關係攤在陽光下嗎?
[socialpoll id=”2240302″]
(圖片來源:陳為廷臉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