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片提供:青鳥書店創辦人蔡瑞珊

《VO導讀》

在經歷了媒體圈的紛紛擾擾後,知名節目製作人蔡瑞珊轉換跑道,成立青鳥書店,踏實圓夢,一路走來遇見形形色色的人。

每一段緣分都能使你成長,無論是療癒你或是傷害你的人。在前往理想的路途中,我們可能傷痕累累。但永遠要相信心靈的強大,帶領你度過每個低潮期。

(責任編輯:蕭如芳)

文/蔡瑞珊

2006年,因為5分鐘的會面,我進入節目部擔任編審工作。這是我在電視台的高峰期,與我共事的共有五個人,每位都是具備相當雄厚的背景,只有我是節目零資歷。

跳出自己的舒適圈

節目編審的工作在與製作人企畫節目的方向,調整收視率不佳的因應,因此從企畫、剪輯、進棚、片頭片尾製作、調派人力等,甚至是喬卡司明星上節目的豐厚人脈的歷練都必須要有,當台內有大型晚會製播時,須具備全面督導與監製的能力,這是一份相當難的工作,一般來說是執行製作熬出頭了才能當製作人,製作人熬出頭了才有機會進到電視台裡當編審,編審是個官,常人需有相當資歷和人脈連結,若年輕可以擔此大位者,最起碼是必須擁有家族淵源的深厚背景。

我當時是以「能夠讓業務部的數字思考進到節目部」的能力而獲得這職位,然而卻連最簡單的剪接攝影都不理解,節目部初時聽到我要接任,有許多傳言,也聽說黑函一封封的寄到總經理小野和副總高武松的辦公室裡。

「待不下去就回業務部吧。」我在心裡這麼想著,一邊也覺得自己很蠢,明明已在業務部裡打下三年的基礎,足夠讓接續的工作是舒適且優遊自如,大家也都對我很好,究竟我在想什麼?偶爾會對自己的選擇充滿了不理解,但卻又立即自嘲般的笑笑再往下繼續。

這天高副總舉辦了一場大型的節目徵選會議,共有五十幾份節目企畫送到部裡來,裡頭有著厲害的製作人案件和新穎的內容規劃案,我認真將那五十幾份全部讀完,悉心研究節目企畫結構。

案子中有一份是純然公益性質的節目,叫做「圓夢巨人」。在案子進入最終財務審核階段時,部內開了一場財務會議。「一集預算就這麼多?到底該如何省費用?」台大經濟系畢業的高副總強項就是財務,他非常懂得計算營運成長和收視估算,也是標準業務思考節目企畫的典型人物。

來華視前他是台視業務部經理,曾在任內主導多個節目部企畫節目,當時小野正是任職台視節目部經理,他們兩人的搭配是一段佳話,常有不按牌理出牌的奇招策略,卻也屢創媒體圈成功案例。

照片提供:青鳥書店創辦人蔡瑞珊

突如其來的挑戰,只能給韌性強大的人。

這天我們就坐在華視11樓的長桌上,討論預算,現場的財務部經理也是台視出身,手拿計算機和一張近期收視分析表做對照,綜藝台內的編審和製作人黃朝亮也在其座。「我可以找企業贊助,但主持費這樣請不到人。」製作人認真的說。

「不然你請庹宗康幫忙一下提個公益費用,我們台內幫他美化形象。」高副總說道。「那女主持呢?一般價碼就是一萬以上,還要出外景跟錄製棚內,很辛苦,公益真的是有些為難。」黃製作人回應。

會議就在討價還價中陷入一陣僵持,約莫安靜了10分鐘之久,突然高副總看到我,眼睛一亮,像是想到什麼般的說:「好,我們派小珊去主持,免費,這筆費用就砍下來。」

突然被點到名,出乎我的意料之外,黃製作人也很是震驚,但為了製作這檔公益綜藝,我知道他費盡苦心用盡很多力氣,所以也願意妥協。

接著高副總轉身看著我,像是長輩一樣的對我說:「小珊,你就從主持去學習節目製作,好好跟著黃大哥學,從外景到棚內,這些前輩都會好好指導妳,妳也幫忙節目部省一點預算,這樣兩全其美,妳就辛苦一點。」

我點頭說好。但同事們立刻問:「副總這樣不好吧,編審是裁判,主持是製作,小珊會變成裁判兼球員,對節目的形象會有傷害。」

高副總:「公益節目有什麼好裁判的?我們也相信黃製作人的實力,大家好好一心一起努力最重要。」

我點頭說好,心裡也是這麼想的,我的零節目資歷想要進入節目核心企畫有其難度,雖然研讀過許多資料報告,但沒有實地演練就是紙上談兵,再不做點改變,遲早我會被趕回業務部,而主持人需要外景棚內的奔跑雖然辛苦,卻可以名正言順的取得所有製作單位的流程執行細節,這對於不懂節目流程的我來說,是條相當重要的保命線。

我心裡明白:「能不能留在節目部,就靠這個主持機會了。」

耐得住流言蜚語,才能成功。

然而又是主持又是編審,台內許多人覺得副總太過獨厚我一人,黑函傳遞謠言得更加劇烈。華視尤其非一般電視台,能夠進入這公司的人背景來歷都不簡單,明的暗的抗議力道相當厲害,台內聚集的小圈圈們正喜好於閒來無事,尋覓新的攻訐標的,我正有一個大好理由成為他們眾矢之的的紅心標靶。

「能夠耐得了寂寞才成得了氣候。」我想起巴哥叮嚀的話,一定要忍住,我在心裡這麼告誡自己,接下來的每一步都得萬分小心。於是才剛到節目部沒多久,我就開始一個人在部裡獨來獨往的生活,總像個獨行俠一般,有時候不小心撞見了一群女生,想當然爾的她們會立刻湊在角落間吱吱喳喳的指指點點,像是訕笑著,我只能匆匆越過他們,快步而過。

「圓夢巨人」在當時是華視走向公廣集團階段期間製播的一個重要節目,敘述困苦孩子們的辛苦歷程和達成願望後的幸福滿足,節目核心價值是: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想獲得什麼都要憑靠認真和努力。每一集都由製作單位至偏遠山區尋找需要幫助國小生,請他提出一個改善家裡生活的願望,主持人上山出題考驗,通過了就幫助他實現願望。

在「圓夢巨人」錄製期間,2006到2008年一共91集的外景和棚內錄影,我全部親力親為,在那同時也兼任了其他兩條帶狀節目,和一個大型塊狀節目編審,勞累的工作,對於自己的身體和精神都是相當沈重的負擔,也許因為忽略了身體警訊,曾經嚴重掉髮,每週一次的錄影也總是會先躲在廁所裡大哭,發洩完才走回攝影棚冷靜錄影。

照片提供:青鳥書店創辦人蔡瑞珊

放棄很簡單,但你的心靈比你想的強大。

「要不要放棄?」那是一段極為孤獨的日子,但我心裡知道自己一定要撐下去。放棄是最容易的,千萬別選那條路。我記得年輕時曾經讀過一本書,書裡寫道:「心的力量是極為強大,妳必須鍛鍊妳的心而不需仰賴任何藥物。」從那天起,我開始讀大量的心靈書籍,有《秘密》、《卡內基》等,我把每一本書都當成教科書來讀,在書上密密麻麻的畫滿重點,將每本書都讀深讀透,讀到幾乎會背了才換下一本。

在任何顫抖的時刻,我只要手裡有書就能感到心安。

那幾本書幫助我度過憂鬱的歲月,後來我在沒有依靠任何醫生,也鮮少人知道的情況下,默默的就好了,我治癒了我的病,花了兩年的時間,用一本一本的書。我認定走出那段陰鬱後的我,心是更為強大的,就像重生一般,之後任何事情對我來說,都只有克服而已,我能克服這件事,意味著未來我能夠面對更多困難。

在治療的同時,我依舊持續每週的外景與棚內錄影。有時候是清晨4點醒來搭著車前往偏遠的山區前進,有時候是棚內錄影錄至深夜,有時是一整天都未進食只喝了3杯咖啡提神。回想起來的過程間是辛苦,但我很慶幸自己沒有放棄。那段時間的累積,豐沛了所有我往後的能量,無論是精神上或是在節目製作的累積上。

延伸閱讀:

正向思考樂觀,低潮中的你覺得正向思考沒用是因為用錯方式了!

比被討厭的勇氣更重要,這 3 種勇氣才能讓你度過人生低潮期

找自己推薦好書

《我會自由,像青鳥一樣》

這裡買

 

(本文書摘內容出自《我會自由,像青鳥一樣》,由時報出版社授權轉載,並同意 VidaOrange 編寫導讀與修訂標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