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在想像中受的苦比在現實中還多
……古羅馬哲學家塞內卡
年終又只有一個月,該不該換工作呀?
大學畢業了,要念碩班嗎?還是直接進職場?
他出軌了,我們真的要走上離婚這條路嗎?
在人生中,我們必須做出很多的決定,而在做決定時,每個人所思考的方式不一樣。很多人選擇的方法是積極面對,設定目標,讓自己有個可以前進的方向和動力;但其實還有其他不一樣的方法可以嘗試。
TED 講者 Tim Ferriss 提供了一種不一樣的方法,那就是不去設定你想要的目標,而是反向地去以設定你的恐懼來做為決策訂定的方式;Tim Ferriss 的方法很簡單,只需要三頁紙就能夠完成。
第一頁
在第一頁紙上寫下「如果我怎樣怎樣」;這是一個決定,可能是如果我辭掉工作、如果我去考碩班,也可能是如果我簽下離婚同意書。然後在第一頁「如果我怎樣怎樣」這個主題下,會有 3 個小欄位,分別為「定義」、「預防」和「補救」。
「定義」下要寫的是如果這個決定執行了,會發生什麼樣的負面影響,把你能夠想到的全列出來,最少 10 項。接著在「預防」欄位針對在「定義」中會發生的慘況一一提出預防措施;最後在「補救」欄位寫下就算預防了,還是發生的話,有什麼方法可以把損壞的嚴重性降到最低,如果補救。
第二頁
而第二頁很簡單,只要寫下所下的這個決定如果真的去嘗試了,或是某部份達成了,能夠為自己不管是在心理上、財務上或是生理上帶來什麼樣的效益和好處。
第三頁
第三頁是最重要的,要寫下的是「不行動的代價」。我們一般在思考決策時,往往是以正面積極的方法去著手,但若從反方向,也就是以沒有嘗試這個改變,所帶來的負面影響,將會讓你從一個不同的視角來看待在這決定;因為我們總是想著採取行動可能會帶來的壞處,卻不會想到維持現狀要付出的是什麼樣的代郋。Tim Ferriss 建議在「不行動的代價」上列出這個不行動的結果將對你未來半年、一年及三年這三個不同時間點所造成的影響。
你面臨到要做出人生重大抉擇的時間點嗎?可以看看 Tim Ferriss 在發表在 TED 上<為何比起設定目標,你更該設定你的恐懼>的演講影片,試試這個改變了他人生思考方式的決策制定方法。
圖片來源:Giorgio Montersino, CC Licen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