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fessions of a Shopaholic》劇照

《VO》導讀:本文來自《什麼都不買的一年》這本書,作者努努是一個生活在維也納的超級購物狂,但他的購物行為已經失控,導致銀行存款數字急遽下滑,並影響到了他的生活品質。於是他開始了歐洲版「斷捨離」計畫!決定一年內不再買新衣、包包、鞋子。

如果你也是個購物狂,不妨讀一下他的心路歷程,說不定人生會因此改變!

(責任編輯:李恬芳)

哎,實際上,我的生活早在更早一年前就已經改變了。因為家裡遭受了厄運的多次打擊,一直過了好幾個月,我們一家人才逐漸恢復正常生活。

在那段期間,我把心情低落的那幾個月,稱之為「那段渾渾噩噩的日子」,而那段日子帶給我的最大影響,完全體現在我瘋狂的消費行為上。

那時候,我完全不去想,媽媽、弟弟或我們全家人,究竟要到什麼時候或有什麼方法,才能回歸正常的生活狀態?我滿腦子裡只想著,眼前架上這件紫紅色的平面針織衫,或許很搭家裡那件紫色棉質連身裙?隨後又聯想到,如果這樣裝扮,我又該穿哪一雙馬靴呢?或者,我該訂購那件灰色的麻紗長褲,或乾脆訂綠色那件?

從少女時期起,我就很喜歡買衣服,對流行時尚的興趣,早在童年時期就已經表露無遺了──媽媽為我準備的那些粉紅色服飾,常常讓我覺得受不了。在那段渾渾噩噩的日子裡,我的購物狂熱幾乎快要失控了!銀行帳戶急遽下降的存款數字,讓我明確地感受到自己的失控。

除此之外,親親男友的反應也提醒了我。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看到我帶回家的「戰利品」,他面色如常,不復以往的驚喜模樣,反應有別於一般人期待的表現。

買了新衣服回家,我們通常期待男朋友一臉驚喜地說:「哇,新衣服耶!」或是「很適合妳,非常漂亮,我很喜歡!」而最完美的表現則是說:「非常美麗,但妳能不能先脫下來?現在,馬上就脫,然後進來臥室,快!」上述幾種情況,已經有好一段時間沒出現過了。

接著,情況變得越發嚴重了。當著男朋友弗洛(Flo)的面,我從不帶新衣服回家,卻總是趁他不在家的時候,偷偷把自己新買的服飾藏進衣櫃裡,在過了幾天,甚至幾個星期後,才穿上那些新衣服。為什麼這麼做呢?原因很簡單,就是為了在他詢問時,我可以理直氣壯地回說:「這是之前買的呀,怎麼了?」

事情過了很久以後,在我戒除購物欲的那一年裡,他才告訴我,我藏衣服的方法真是太蹩腳了。他知道我一直買新衣服回家,原因在於──放在廚房的購物提袋數量不斷增加。但他也知道,我剛度過一段艱辛的日子,所以他從來都沒揭穿我的小把戲。他是一個超棒的男人──大部分的時候是啦。

回到「戒除購物欲」這件事上,為了確保自己在「戒除購物」期間,不至於因心志軟化,導致所有的努力功虧一簣,因此我決定將整個過程發表在部落格上。這個部落格不僅是我宣洩情緒的管道,也是自我控制的工具。對不知名的讀者承認自己新買了一件洋裝,算是附設的難關,因為我不想丟臉出醜,不管是在自己或在其他人面前。

什麼都「不買」的基本規則

一個名字叫做莎莉(Sally)的陌生網友,在「美國大減衣計畫」的網頁上,列舉了她自己的戒除購物規則。我覺得這些規則確實不錯,因此決定將這些規則拿來當自己的規則。

1. 如果妳之所以打算買下該件商品,只因該件商品正在降價拋售,那麼妳最好什麼都不買。

如果不是在連原價都願意購買的情況下,那麼妳最好不要買這件產品。

2. 如果不是已經試穿過了,那麼妳最好什麼都不買。

(完全正確,過去我也曾有過同樣的經驗,那是發生在戒除購物開始之前的事了。當時我經過一家連鎖店,店裡正在出清存貨,一件長褲的售價只要十五歐元,於是我在沒有試穿的情況下,就將褲子買回家了,經過了這次的教訓後,買衣服之前,我至少會試穿一次──請參考規則1.,我全都做錯了。)

3. 如果試穿時,妳就發現衣服不合身,那麼妳最好什麼都不買。

千萬不要有「洗過之後就會縮水」的想法。

4. 不要因一時的衝動而買下衣物。

對於這項規則,我並不同意,沒錯,這個說法基本上沒錯。但我就在一時衝動的情況下,買了幾件非常舒適的衣服。需要注意的是,必須掌握衝動購物的尺度。

5. 如果家裡沒有至少兩件可以做為搭配的服飾,那麼妳最好什麼都不買。

我覺得這句話很有道理。

6. 如果妳沒一試穿就覺得滿意的話,那麼妳最好什麼都不買。

7. 不要購買正在流行的衣物,就是因為正在流行,所以妳最好什麼都不買。

8. 如果情況許可,請購買當地製造的商品。

這些規則基本上不難遵守。瀏覽規則時,我心裡暗想:是呀,非常清楚,常理罷了!但我也明白,一年多以前,我很容易犯下規則 1.2.3.4.6.和 7. 的錯誤。規則 5. 則相當簡單,從我家堆積如山的衣服,就是證明。尷尬!

閱讀了這些規則後,我不知道讀者是否已經有了頭緒,知道該怎麼開始了?但我在準備購物的時候,總會提出下列三個問題:我真的需要嗎?我真的喜歡嗎?真的適合我嗎?

(本文書摘內容出自《什麼都不買的一年》,由平安文化授權轉載,並同意 VidaOrange 編寫導讀與修訂標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