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23538363_07bb05134a_z

【為什麼我們要推薦這本書:成功者 把話說到心坎裡觀察過位高權重的人都是怎麼說話的嗎?他們常常能傾聽我們的問題,並用人生經驗點出關鍵事項,讓我們自己解決並有所成長。這種說話方式並不是因為他們是成功者才這樣說話,而是因為他們這樣說話才成功的,檢視自己是不是也學會用「成功方式」說話。(責任編輯:吳玲瑄)

所謂的「談話技巧」,就如同語言上的拋接球。不僅傾吐,還需傾聽。

以棒球為例,投球的技巧與接球的技巧,兩者缺一不可。比賽前的投球練習中,捕手為了激發出投手的最佳狀態,會「刻意」做出某些行為,例如接球時發出「磅!」的巨大聲響。據說,如果接球時發出的是像「碰」的微弱聲音,會導致投手心情低落。

當我們觀察談話技巧專家的聊天內容,會發現句句是金玉良言,話語間彷彿滿溢著一股撼動人心的力量。猛然一聽就會心生「談話技巧真好!」這樣的讚嘆。

然而,談話技巧專家的聆聽技巧更是爐火純青。由於談話技巧專家的聆聽技巧十分純熟,所以能知曉對方心中所想。因此可搶先一步,將對方心之所想與聊天內容加以連結。成功炒熱談話氣氛,帶給對方良好印象。相較之下,失敗者的說話法則具備下列特徵:

  • 想說的話,自己不先說就輸了。
  • 地位高的人說話,地位低的人聽話就好。
  • 聽人說話好煩。
  • 知道對方要說什麼,便搶先把話說出來。
  • 不等對方說完話,便急著發問。
  • 憋著都不說話,我做不到。

和這樣的人聊天,我們只會感到枯燥乏味,無法敞開心房坦誠以對,只能表面性地敷衍附會。想必你也不會找不願意好好聆聽的人,傾吐心事或紓解煩惱吧!

然而,越不聽別人說話的人越會說:「好好聽我說話!」將壓力加諸於對方。這種人可說更加惹人厭惡,最終無法獲得任何有利的資訊。不聽人說話的人皆擁有一個共通之處。總是「自以為是」。

1、自以為自己想的皆是對的,別人想的皆是錯的

不聽別人說話的人一心執著於何者為是、何者為非。通常,當我們看待事物的角度改變時,想法也會隨之而變。然而,這種人卻認為「我永遠都是對的。不能理解我想法的人都沒有常識可言。」在認定別人的想法都是錯的情況下,導致這種人會覺得別人的言論都針對自己而來,因此便聽不進別人說話。

2、自以為猜透對方心思

煩惱自己欠缺談話技巧的人大多自以為了解對方,總會以「那個人絕對是這麼想」的想法與人應對。但如果我們進一步詢問:「他真的有這麼說過嗎?」則會得到「不,沒說過」的答案。即使再追問:「那你為什麼這麼想?」通常只會得到模稜兩可的答案,或是憑空想像式的猜測性解釋。

一個人若自以為猜透對方心思,會逐漸變得不聽人說話。所以對方心之所想,你一定要化為言語加以確認。否則,你的人際關係將窒礙難行。

總而言之,聽人話者,人恆聽之。能夠了解對方的人,才能被人了解。

成功法則:不自以為是!

getImage

(本文書摘內容出自《成功者 把話說到心坎裡》,由人類智庫出版社授權轉載,並同意 VidaOrange 編寫導讀與修訂標題。圖片來源:tec_estromberg, CC licen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