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4)

 【為什麼我們要挑選這篇文章】休息,是為了走更遠的路。工作好辛苦,好像要放個假--大家應該都這樣想。而放假爆炸多的歐洲和假期沒有那麼長的美國,竟然為了這件事吵架了!他們說得各有各的道理,但是也關心一下時時刻刻工作的血汗台灣人吧。(責任編輯:吳玲瑄)

歐洲人常說的一句玩笑:「中國人度假是為了更好地工作,歐洲人工作是為了更好地度假。」

聖誕節、復活節、升天節等宗教節日及固定的新年和國慶節日,肯定是休假的。在法國、比利時等國家,如果某一個節假日剛好是星期四或星期二,人們星期五或星期一就順勢不用去上班,當地人稱之為「搭橋」。想到我們還處於挪假階段,真是要掩面而哭。

在歐洲,各個城市或社區往往還另外規定自己的節假日、狂歡節。夏天,則是雷打不動的暑期大休假,歐盟機構和各國政府、國會在整個 8 月幾乎關門停止工作,只留極少數人值班。歐盟 1993 年發布條例,規定歐盟成員國內員工「有權獲得至少 4 周的帶薪休假」。

0 (5)

因此,每年 7、8 月,馳騁在歐洲高速公路上的房車絡繹不絕,給人一種「全民休假」的印象。大陸一些外貿企業常常在 7 月~9 月間難以正常進行與歐洲的交易活動,使館處於半工作狀態,海關檢查前也總是排上長長隊伍。

於是幾年前,一群學者聚集在義大利波托維內萊,討論為什麼西歐雖然繁榮,但富足程度卻遜於美國,罪魁禍首被歸到了歐洲人休假太多。

歐洲的勞力生產率與美國相差無幾,但 15 個歐洲富國 2000 年的人均收入只相當美國水平的 70%。原因可能在於歐洲人的休假時間太長了。在歐洲,把公共假期也計算在內的話,連續六七個星期脫離工作是很正常的事。但美國人如果連續 4 周休假就算謝天謝地了。

歐洲人懶惰,還是美國人瘋了?

歐洲人是「貧困潦倒的懶鬼」,還是他們只是在明智地享受閒暇時間?波托維內萊會議並沒有達成一致。時至今日,這一問題仍然莫衷一是。英國《經濟學人》最近就此組織了辯論。

640 (1)

〈休假過長使得歐洲比美國窮〉
正方陳述人:羅伯特.J.戈登(美國西北大學社會學教授)
論點:歐洲之所以比美國貧窮,是因為歐洲人的勞力時間要比美國人少得多

儘管歐洲人的勞力生產率相當於美國人的 90%,但由於他們工作時間如此之少,使得他們的人均收入(即他們的生活標準)大約只有美國人的 68%。

長假只是導致歐洲人工作時間短的 5 個因素之一。

1、歐洲人因為有長假,使得他們每年的工作時間比美國人少了幾個禮拜。即便他們不休長假,每周工作時間也較美國人少。

2、歐洲人信奉「勞力總量固定」的謬論,強迫職工縮短勞力時間,從而創造更多就業機會,這是造成歐洲人工作時間短的第二個原因。法國甚至還有專門監視員工的「時間警察」,確保辦公室在夜間空空如也。

3、第三個原因在於歐洲各國對正常(或自然)失業率的標準太高。2007 年,美國正常失業率的標準是 4.5%,而歐洲則高達 7.5%。

4、第四個原因在於勞力參與率低,特別是地中海沿岸國家(希臘、義大利、西班牙)的女性幾乎不工作。

5、第五個原因在於提前退休,國家養老金計劃使得許多歐洲人在五十七八歲的時候就已經賦閒在家,而此時正是大多數美國人收入最高的黃金時期。事實上,隨著預期壽命的增加,美國允許領取社會保障金的年齡,正逐漸由 65 歲提高至 67 歲。

640

歐洲的長假效率低下,傷害了消費者的利益,而且將歐洲家庭生活乏味的一面展現無遺。由於歐洲人的工作時間太短,使得他們的人均實際收入只相當於美國人的 70%,從而負擔不起許多美國人認為理所當然的高消費度假。

歐洲人的五周連假通常是在 8 月份。只要看見歐洲人度假的景象,許多美國人都會望而卻步。這時候,歐洲的北方正處於陰鬱的雨季,許多人坐火車、汽車,或是搭乘低廉的愛爾蘭瑞安航空公司的航班,趕往據說是陽光燦爛的西班牙、科孚島和克裡特島一帶。

因為歐洲人是「窮人」,他們無法支付體面的度假住宿,只好待在活動房和偷工減料建成的度假酒店裡,在西班牙海岸與貧民窟為鄰,與一群曬黑的外國遊客擠在一起。更糟糕的是,他們要在這裡待上四五個星期。這顯然違背了報酬遞減法則,度假超過一定時限以後,就顯得越來越索然無味。特別是歐洲人要在同一個小旅館房間或是多巖石的沙灘上待一月,耳邊總是充斥著兒童的尖叫或是祖母的嘮叨。

在一些歐洲國家,許多家庭面臨孩子總是長不大的苦惱。尤其是在義大利,許多 30 歲左右的男性仍和媽媽住在一起,讓媽媽做飯和洗衣。你覺得這樣的人該享受 5 周連假嗎?也難怪許多歐洲國家的生育率要比美國低得多:「和父母住,是最有效的避孕方法。」

美國人一年有多次為期一周的假期,這比歐洲 5 周連假顯然要更為有效。整個城市並不會停止運轉,與家人待在一起也不會出現報酬遞減的狀況。而且由於美國的人均收入比歐洲人高,有充足的錢去旅行。美國人可以在夏天花上一周的時間去附近的湖泊或海邊沙灘,可以在感恩節和聖誕節與親戚待上幾天,並在冬季選擇某個星期去滑雪。

0 (3)

〈長假讓歐洲人享受非物質快樂〉
反方陳述人:約翰.格拉夫(美國非營利組織「找回你的時光」執行董事)
論點:坦率地說,我多次訪問歐洲的經歷告訴我:我非常嫉妒歐洲人的假期時間

先從健康談起吧。與可以定期休假者相比,不能定期休假的男性心臟病發作幾率要高出 32% 以上,女性更是高達 50%。另外,不能定期休假的女性患抑鬱症的幾率,也是定期休假者的兩到三倍。正因為如此,美國西雅圖的心臟病專家莎拉.斯佩克將工作場所的壓力視為「新的煙草」。她認為,定期休假對人的健康大有裨益,效果就和戒煙一樣。

0 (2)

幾乎所有西歐國家居民的預期壽命都高於美國,醫療開支也只是美國的一半,這並非偶然。美國《洛杉磯時報》的一篇報導指出,歐洲人在年老時患心臟病、高血壓等慢性疾病的幾率,只是美國人的一半多一點。與此同時,美國人患抑鬱症和焦慮的可能性則是歐洲人的兩倍。

假期還有助於改善家庭生活和增加兒童的幸福感。研究表明,孩子們記憶最深刻的往往是與家人一起享受休假時光;另外,度假能讓家庭成員之間的情感紐帶更為鞏固,並給夫妻生活添加浪漫氣息。

此外,充分的休假時間有助於提高生活滿意度。每年的蓋洛普民意調查都發現,幸福指數最高的國家往往是丹麥、芬蘭、荷蘭(三者都是世界上工作時間最短的國家)和瑞典,這些國家都注重工作與生活的平衡,當然也會有大量的休假時間。心理學家針對工業化國家居民的一項研究發現,與僅僅是物質富裕相比,那些有著充裕時間來休假的居民,大多對生活的長期滿意度更高。

0 (1)

那些反對歐洲長假的人,經常是打著為了追求更快經濟增長的名義。但從長遠來看,越來越高的增長率是不可持續的。據環保組織「全球足跡網路」的調查發現,對於重視物質消費、輕視休假的美國人來說,他們對環境的影響是歐洲人的兩倍。美國智囊機構經濟政策研究中心也發現,如果美國人的工作時間減少至歐洲的水平,美國人的能源使用和碳排放將減少 20%~30%。

另外,長假其實並不會對生產率構成威脅。紐西蘭航空公司的一項研究發現,經過兩周休假之後,勞力者就好像是每晚的有效睡眠時間增加了一小時,在工作中的反應時間比平常要快 30%~40%。

0

然而,即便生產率少了一點,充分的休假也是划算的。生活中的許多喜悅無法用 GDP指標來衡量。歐洲人之所以有一個高質量的生活,是因為他們有時間來享受生活、交談、品味美酒佳肴、以自行車的速度去旅行,和家人一起去享受令人難忘的長假。歐洲人不願意通過加班去獲得更多的物質,從而犧牲那些非物質帶來的快樂,他們是對的。

(本文經原作者 WECHAT 中文網授權轉載,並同意 VidaOrange 編寫導讀與修訂標題,原文標題為〈歐洲人工作是為了更好地度假,中國人卻反過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