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國旅行難免會遇上大大小小的狀況,從班機延誤、行李遺失到生病看醫生等,所以買對保險就成了你出國時的安全保障之一。但是如何購買旅遊險,才能確保遇到問題或意外時都能獲得理賠呢?為了愛旅行的你蒐集購買旅遊險應注意的事項及購買的訣竅,快來看看吧。
刷信用卡附贈的旅平險夠嗎?
現在不論是參加旅行團或是購買機票,只要以信用卡支付 80% 以上的費用,大多可獲得免費的旅遊保險,很多人以為這樣就夠了,其實魔鬼藏在細節中。這類免費附加的旅平險,又稱為「飛安險」,只保障在飛行或搭乘大眾交通工具時發生的意外,但是對於落地後發生的疾病或傷害,就不在保障的範圍內。
旅遊保險種類多,如何投保最聰明?
1. 正確選擇旅遊保險項目
購買旅遊險除了要考量旅行的天數之外,旅遊的地區也很重要;例如有些國家的環境衛生條件較差,那麼海外突發疾病險跟意外醫療險就格外重要,也要特別注意是否附加海外急難救助服務,這樣當你在旅遊期間生病了,才能獲得適當的服務及保障。
2. 足夠的投保金額
選擇保險額度時,必須參考旅行地區的消費水平以及安全性等,再依據旅遊的天數來做安排。假設你旅遊的地點是歐洲或美國等醫療費用較高的國家,或是你的旅程中包含一些如登山、泛舟等較有挑戰性的活動,那麼醫療險的保額就要提高。大多數保險公司規劃的醫療額度只能買到意外險保額的 1/10,因此在高消費的國家,意外醫療險的額度建議要在 50 萬~100 萬元之間才足夠,而主約的額度就必須投保到 500 萬~1,000 萬。
3. 保障的範圍
投保旅遊險之前務必要先確認清楚承保範圍,例如:保險內容中是否有特別不保的事項?海外急難救助是否包含在內等,這樣才能在意外發生後要求應得的理賠。首先要注意的就是保障的「起始期間」,目前無論是投保壽險或產險,最高保障天數皆為 180 天。再來就是保障的內容及理賠金額,因為投保單位不同,保障的內容也不一樣。
有一點要特別注意的是,近年來國際局勢動盪,恐怖攻擊層出不窮,台灣一般壽險公司的旅平險是不包含這類保險的,旅客若有這方面的考量,則要投保已加入「傷害保險恐怖主義行為保險共保組織」的產險公司,這樣才能多一層保障。
如何申請理賠?
花了錢投保,若是因為資料不足而無法獲得理賠,對於發生意外的旅客就是雪上加霜。以最常見的海外就醫來說,就必須通過以下的申請程序,才能通過國內保險公司審核進而獲得理賠。
一、先至健保局申請核退
只要在台灣保有全民健康保險,不論是在大陸或其他海外地區,發生緊急狀況需要就醫治療、分娩,都可在就醫後(或出院後)六個月內,回台向投保單位所屬轄區的分區業務組申請緊急傷病自墊醫療費用核退。核退標準則依全民健康保險給付規定核實支付,惟訂有上限,以支付國內醫學中心標準為最高之上限額。
健保自墊醫療費用核退申請文件:
- 全民健康保險自墊醫療費用核退申請書
- 醫療費用收據正本及費用明細,如為中、英文以外之文件時,應檢附中文翻譯
- 診斷書或證明文件,如為中、英文以外之文件時,應檢附中文翻譯(住院案件者:另檢附出院病歷摘要)
- 當次出入境證明文件影本或服務機關出具之證明。
上述內容摘錄自台灣健保局。
二、向保險公司申請醫療給付
向健保局申請核退完成後,若仍不夠支付海外醫療費用時,就可以向自己的保險公司申請理賠。如果沒有先跟健保局申請核退,直接和保險公司申請理賠,則會因為在海外就醫,使用非健保身份,理賠金會打 7 折左右。一般來說,理賠期限為發生事故當天起 30-60 天內,記得在第一時間先打電話通知保險公司,先留紀錄後再談賠償。
保險公司申請理賠應備文件:
- 理賠申請書
- 核退證明(視同收據正本)或醫療費用收據正本/副本(須為中文或英文)
- 醫療費用明細表診斷書 (須為中文或英文)
- 住院案件需附出院病歷摘要
- 當次出入境證明影本等文件(來回機票影本或護照影本)
出國旅遊時能一切順利,所有的保險都用不到是最好的,但是若是花一點小錢,能夠換來事後的保障,多少能彌補一些經濟上或精神上的損失,何樂而不為呢。
責任編輯:吳玲瑄
(本文與圖片經 Skyscanner 與原作者 Cynthia Chang 授權翻譯轉載,並同意 VidaOrange 編寫導讀與修訂標題,原文標題為〈不當冤大頭,購買旅遊保險的訣竅〉。圖片:hrp_images、401(K) 2013, CC licen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