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走在捷運站、高鐵站或是百貨公司時,有注意到一個紅色箱子的 AED 裝置嗎?乍看之下雖然很像消防設備,但AED裝置是現在於各大公共場所都需要裝置的必要設備,這設備大家是否曾有注意到呢?
- 自動體外心臟電極去顫器 (AED, Automatic External Defibrillator)
以前我們最常聽到的就是心肺復甦術 CPR,對於 AED 似乎還很陌生。但是有沒有發現其實 AED 在我們日常生活中越來越常出現,連日本 2015 夏日日劇《Heat》,在劇中就出現不少使用 AED 急救的場景。
照片來源:《Heat》影集第 2 級
AED 到底是什麼?為什麼要使用 AED 呢?「自動體外心臟去顫器(AED)」是一台能夠自動偵測心律脈搏,利用電擊方式讓病患心臟恢復正常心跳的儀器,對於發生突發性心跳停止的病患,可即時掌握救命關鍵。過往實施 CPR 是藉由體外按壓心臟的方式來維持血液循環,使氧氣足以供給到重要的器官,避免因為當心臟停止跳動,腦部在四分鐘後就會因 為缺氧而受損,再缺氧過久就會造成腦部死亡。但近年來有研究指出電擊去顫的重要性。善心救助者如果能在第一時間實施 CPR 並且加上使用 AED,和只實施 CPR 比較起來,在醫院外的公共場所目擊突發心跳停止病患,其存活出院的比率可提升到 2 倍左右。也就是說,即時電擊去顫,讓心臟早點恢復自行跳動,病患的存活率可增加近 1 倍之多。
- 如何辨識 AED
到公共場所,若是今天真的需要用到 AED,首先要先找 AED 標示。
AED 指示標示
再來 AED 於設置時標示緊急聯絡單位電話與聯絡人,且 AED 旁會放置或張貼簡易 AED 操作說明。基本上 AED 都有語音引導,所以若是不會操作也不用擔心,跟著語音的指引也可以操作,所以坊間又稱之為「傻瓜電擊器」,使用 AED 有個口訣:開、貼、插、電。若是想要多瞭解可以下載「公共場所民眾 CPR+AED 教材簡易版」初步學習,或是民眾所在地的衛生單位每年也都會開相關課程,鼓勵大家有時間就多學習,以免不時之需。
資料來源:衛生福利部公共場所 AED 急救資訊網
- 哪些地方必須要設置 AED 呢?
依據衛生福利部公告「應置有自動體外心臟電擊去顫器之公共場所」公告規定,有以下八種場所應設置自動體外心臟電擊去顫器(AED)
- 交通要衝:如捷運站、高鐵站、機場、台鐵站等。
- 長距離交通工具:如高鐵、飛機等。
- 觀光旅遊地區:如國家公園、森林遊樂區、觀光遊樂業、文化區等。
- 學校、大型集會場所:如學校、立法院、運動中心等。
- 大型休閒場所:如平均單日有三千名民眾出入之戲院、電影院、體育館(如小巨蛋)、博物館、美術館。
- 大型購物場所:如賣場、百貨公司、地下街等。
- 旅宿場所:飯店、旅館等。
- 大型公共浴場或溫泉區:如大型公眾浴場、溫泉區。
由於近年來因為心臟疾病過世的人節節攀升,台灣每年約有兩萬人在社區心跳發生停止而經由消防局的救護人員急救後轉送到醫院。 簡易瞭解 AED,以防不時之需不僅可以救人也可以救己。
延伸閱讀:
聽過 4-7-8 呼吸法嗎?八個小撇步教你從「感官」對抗焦慮
(全文由川家品質驗證顧問公司授權刊載;首圖來源:halfrain, CC Licensed;禁止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