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境 1:身為通勤族,我討厭下雨,又是撐傘、又是雨靴的,再加上濕濕黏黏的道路,總是阻礙我上班。

情境 2:身為多愁善感的女孩兒,我喜歡下雨,尤其是陰雨綿綿的日子,窩在窗邊,有德布西(Debussy)的音樂與卡洛斯·魯依斯·薩豐(Carlos Ruiz Zafon)的文字,陪伴我。

但不論是哪一個我,都很喜歡下雨的味道!

的確,雨滴本身不具有特殊的氣味,但是,每當下過雨後,空氣中總是有一種清新的味道(so fresh),讓人的腳步也不自覺地輕快了起來。

為了一窺雨的神秘,麻省理工學院(MIT)的研究人員決定對雨進行「追蹤調查」,他們鎖定雨滴落在地面的時刻,並拍攝了慢動作影片;接著,這群科學家有了重大發現(已於 Nature Communications 發表)。

對此,《華盛頓郵報》的報導指出:

當雨落在土壤時,會釋放被困在液體中的氣體-氣溶膠(aerosols)粒子,而這些氣溶膠會與土壤中的細菌與植物油脂作用,散發出大家所謂的「雨後清新的味道」(petrichor)。

《華盛頓郵報》同時還指出,像葡萄酒與香檳產生的氣泡,亦含有氣溶膠,使每款酒散發特有的香味(就如獨特的氣味簽名一般)。

博士後研究員 Youngsoo Joung 發表的一份聲明指出:

直到現在,人們還不知道,氣溶膠可以從土壤中的雨滴產生。這項發現值得接續研究,因為不論是照明微生物或現存於土壤內的天然元素,以及他們如何在環境中被傳遞與轉換,並進而影響人們。

就如麻省理工學院的實驗發現:更多的氣溶膠在毛毛細雨時產生,這也意味著,相較於大雨,毛毛細雨以較慢的速度滴落土壤,而更能散發「雨後清新的味道」(petrichor)。此外,此研究還可能揭示細菌等微生物如何在土壤、空氣中存活。

原來,雨也有這麼多故事呢!下次毛毛細雨時,不如好好享受一下「雨後清新的味道」(petrichor)吧!

(資料來源:ELITE DAILY;圖片來源:ELITE DAILY/Tumblr)

  • 延伸閱讀

科學研究:「罵髒話有助情緒管理」幹!老師父母請不要管

科學解密:為什麼鏡中的自己明明很好看,照相卻超不上相?

別再嫌我桌子髒亂,專家說 越亂越能激發創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