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mobileLogo
  • 最新文章
  • AI 人工智慧
    • 生成式 AI
    • 智慧製造
    • 自動化技術
    • 機器人
    • 零售 AI
    • 醫療 AI
    • 國防 AI
  • 資安免疫系統
    • 隱私保護
    • 零信任架構
    • 供應鏈安全
    • 雲端安全
    • OT 安全
    • 國防資安
  • 供應鏈
    • 半導體
    • 電動車
    • 無人機
    • 太空經濟
  • 運算
    • 雲端運算
    • AWS
    • Azure
    • Google Cloud
    • 邊緣運算
  • ESG
    • ESG
    • 氣候技術
    • 綠能
  • 人才與領導
    • 數位技能
    • 商業故事
    • 向上管理
    • 向下管理
    • Z 世代
    • C-level
  • Web 3
    • 去中心化金融
    • 區塊鏈技術
    • 加密貨幣
    • 創新應用
  • 主題特展
    • 巨頭互鬥- 微軟與 Google 在爭什麼?
    • 別讓你的生活成為駭客的遊樂場
    • 資安免疫系統強化論壇 — 線上特展
    • 2023 資安關鍵字
  • ABOUT US
    • ABOUT US
    • 活力徵才
    • 聯絡我們

Tag: 研究

科技動態

MIT 科學家把「菠菜」改造為半機器人!植物也能發 E-mail 給你了

營養豐富的菠菜,除了拿來吃,還能拿來幹嘛?MIT 麻省理工學院的科學家們發表了一種經過改造的菠菜,這種半機器人菠菜植物懂得仔細觀察環境危機,還能及時向人類發送警告[...]
By 徐宇儂
2021-02-04
科技動態

【永遠の 18 歲到來?】日本研究成功消滅老化細胞,這個「GLS1 蛋白質」是關鍵

(本文經中央社授權轉載,並同意 TechOrange 編寫導讀與修訂標題,原文標題為 〈日本研究成功消滅老化細胞 人類抗老成為可能 〉。)[...]
By 中央社
2021-01-18
科技動態

【喝酒瘋說的話不要介意】研究發現酒喝太多對別人的痛苦感受較遲鈍、較難產生同理心

年末了,是否要跟朋友們相約去喝一杯啊?且慢!根據英國薩塞克斯大學實驗,喝太多酒的人們會有較嚴重的大腦功能障礙,他們需要花更多的力氣才能對痛苦的人表現出同理心。[...]
By 呂威逸
2020-12-31
科技動態

【機器汪星人比較可愛?】英國最新心理學研究:比真正的狗更能治療人心!

養汪星人雖然很療癒,可是現代人每天都很忙,照顧寵物並非易事,不能花時間陪伴好動、需要陪伴的狗狗,該怎麼辦?[...]
By 徐宇儂
2020-12-15
科技動態

【戴口罩運動真的 OK 嗎?】科學研究告訴你,戴哪種口罩最佳

戴口罩會讓運動變得不順利、不爽快嗎?這個問題從新冠肺炎爆發時,大家就開始熱烈討論,畢竟不管是在戶外,或在健身房戴著口罩運動,除了引人注目,直覺上好像會容易變累、呼吸困難、降低運動表現,但真是如此嗎?[...]
By 徐宇儂
2020-12-11
科技動態

成天打電動有什麼用?BBC 科技心理專家:加深朋友情誼、幫助走出創傷病痛!

【為什麼我們挑選這本書】盯著螢幕、打電動,似乎已經被貼上了負面標籤,像是會導致近視、妨礙心智發展、影響人格侵略性,但,這是肯定的嗎?[...]
By TO 推薦好書
2020-12-10
科技動態

【預防阿茲海默症初見曙光!】新研究:驗血即可預測阿茲海默症發病機率

(本文經合作夥伴中央社授權轉載,並同意 TechOrange 編寫導讀與修訂標題,原文標題為 〈科學家找到新方法 驗血可預測阿茲海默症〉。)[...]
By 中央社
2020-12-02
科技動態

開創研究新領域!科學家發現新種類「g 波超導體」

超導體是在特定條件下,電阻能夠消失的材料。由於超導體沒有電阻,電能傳輸效率可達 100%,是非常理想的線材;但是超導體必須要在極低溫才有超導特性,因此仍無法大規模商用化。[...]
By 郭家宏 | Ryan
2020-11-27
科技動態

【再生能源可能方案】以 MNF 作為催化劑,科學家提升水分子的氫、氧分離效率

全球暖化威脅加劇,人類積極研發替代能源,除了太陽能與風能之外,氫能源也是可行的乾淨能源。為了提升氫氣生產的效率,科學家積極研究水分子的氫、氧原子分離技術。近期,維吉尼亞理工學院(Virginia[...]
By 郭家宏 | Ryan
2020-11-19
科技動態

【章魚摸你就知道好不好吃】科學家研究章魚吸盤表面,發現裡面有味覺受器

近期,科學家研究發現章魚的吸盤類似於人類味蕾,能夠僅用「摸」的方式在迅雷不及掩耳的瞬間辨別出摸到的物體是生物還是非生物,並決定是否捕獵。 章魚哥是超高智商的海底小壞蛋[...]
By 郭 俐伶
2020-10-30
科技動態

訊號太弱收不到怎麼辦?藉由「隨機共振」,科學家增強感測器的性能

日常生活中,「訊號感測」是很多設備的必要功能,例如手機要能收到 4G/5G 訊號,電腦要能收到 WiFi[...]
By 郭家宏 | Ryan
2020-10-26
科技動態

【狗狗靠氣味分辨主人!】你的狗可能很愛你,但牠的腦其實不記得你的臉

你有打過視訊電話給家裡的毛小孩嗎?如果牠們對螢幕上的你沒什麼反應,你會不會感到很失望?! 別難過,狗狗會沒表情只是因為人臉給的訊息太少,牠們無法辨認出這個人是誰。 狗狗:我很可愛但我不太會認臉![...]
By 鄒鎮鴻
2020-10-08
科技動態

【證實火星有水!】歐洲科學家找到液態水存在證據,超大冰下地底湖登《自然》期刊

【為什麼我們挑選這篇文章】大家之所以這麼執著於火星上有沒有水,實際上,科學家在意的是有無「生命」存在的痕跡。目前已經得知火星山坡上的神秘條紋是由液態水(鹹水)產生的,下一步科學家想探索的,是這些水哪裡[...]
By TO 精選觀點
2020-10-06
科技動態

【透明魷魚有點可怕】科學家編輯魷魚胚胎成功!有助於研究人類神經疾病

【為什麼我們挑選這篇文章】自從有了「基因編輯技術」(CRISPR),科學家便積極嘗試將技術應用在臨床疾病治療上,期望透過不同的生物研究,找到治療人類嚴重疾病,例如癌症、遺傳性疾病的機會。(責任編輯:鍾[...]
By w Chen
2020-08-27
科技動態

透過外加「磁場」,科學家將量子態時間延長了 1 萬倍!

1980 年代,物理學家費曼提出量子運算的概念,開啟了量子科技的發展。40 年後的今天,雖然 IBM[...]
By 郭家宏 | Ryan
2020-08-21
科技動態

英國跟德國研究出「切不斷的」材料 Proteus,靈感來自柚子皮跟魚?!

  英國跟德國研究員合作,找到了一種「切不斷」的金屬材料,未來可用在交通工具例如腳踏車鋼圈、車鎖,或者軍事上的輕量防護盔甲。 Proteus 研發靈感跟柚子皮有關 杜倫大學(Durham[...]
By 鍾佳瑀
2020-07-21
科技動態

【吃沙拉是否等於大屠殺】植物到底有沒有意識?植物學界分成正反兩派大激戰!

【為什麼我們要挑選這篇文章】一直以來,植物的感知能力一直是學界熱烈討論的問題之一。植物因為無法移動,培養出了比人類更敏感的環境感應能力,以利其生存。這篇文章提出一對相反的論點,討論植物到底是不是一個敏[...]
By 大數據文摘
2020-07-14
科技動態

【保送台大電機】從小就在研究魚,高中生研發「用魚發電」黑科技

【為什麼我們要挑選這篇文章】你看到海裡的魚,會有怎樣的想法呢?基隆有個高中生看到魚游泳,突發奇想:「黑潮流速只有每秒 1 公尺,但可以用來發電,魚類的速度快多了,為什麼不用來發電呢?」[...]
By 今周刊
2020-06-03
科技動態

每天審查 100 篇論文!辭掉醫藥研發總監之後,她成了一名「學術警察」

【為什麼我們要挑選這篇文章】學術論文很常有錯誤與造假的狀況,因此就會有熱心的人士去抓錯、打假。Elisabeth Bik 做了 15[...]
By 大數據文摘
2020-05-26
科技動態

【仿生科技大進展】科學家開發「繞過眼睛」的方式,植入電極片讓失明者重獲光明!

經過多年研究,科學家終於能夠解決「失明」問題!一位失明 16 年的婦女,在參與了為期 6 個月的神經科學研究,現在可以透過「大腦植入物」,重新看到世界。 Bernardeta Gómez is[...]
By 鍾佳瑀
2020-05-21
高智商,聰明
工作技能

高智商不等於聰明!為什麼專家常常堅持己見又容易出錯?

【我們為什麼挑選這本書】專家受過高等教育與專業訓練,理論上出錯的機率應該比較小。然而根據研究,有些人會「誤以為」自己很專業,導致思維保守,容易出現認知偏誤與錯誤。作者大衛.羅伯森透過《為什麼聰明人會做[...]
By TO 推薦好書
2020-05-19
科技動態

數學不好是一種病?神經科學家:計算在大腦的獨立區域進行

有些人在各個領域表現正常(甚至很優秀),但卻經常在計算時出錯,不但在求學過程中處處碰壁,投入職場後,也下意識避開跟數字有關的工作或投資…現在已經有科學研究證明數學不好其實不是「不夠努力」了[...]
By 鍾佳瑀
2020-05-15
科技動態

台灣學者找出癌細胞轉移的關鍵因子「琥珀酸」,施打抗體的肺癌老鼠 8 週後全數存活

【為什麼我們要挑選這篇文章】癌症是人類的頭號殺手,因此醫學界積極投入癌症篩檢、治療的研究。近日國家衛生研究院找出癌症的生長、轉移關鍵:琥珀酸,可做為篩檢工具,提升存活率,並有望據此機轉研究出標靶藥物,[...]
By 中央社
2020-01-21
科技動態

拿海水裡的「鹽」來發電,史丹佛大學研發的「鹽差能電池」是什麼神物?

你能想到幾種永續發電方式?除了常見的太陽能、風電之外,地熱、潮汐、洋流都是可行選項,企業、政府正努力讓它們能夠商轉,為城市帶來永續乾淨的能源。然而,近期史丹佛大學研究出了新技術:使用淡水與海水的「鹽分[...]
By 郭家宏
2019-08-01
科技動態

【7/3 直播】921 震災 20 週年,地震防災科技能幫我們保命了嗎?

7/3(三)下午 12:30,關注 TechOrange、科技部粉絲團,了解地震防災科技能否在緊急情況下,幫自己和家人保命![...]
By TO 直播/影音
2019-07-01
科技動態

【全球首創】成大用「光」調控記憶體組態,多位元材料提升記憶體容量

【為什麼我們要挑選這篇文章】成大團隊研發光控多位元記憶體,首創鐵酸鉍結合光學技術!現在的記憶體只有 2 個位元,然而鐵酸鉍材料可以儲存高達 8[...]
By 中央社
2019-05-23
科技動態

台灣地震研究的 4 項成果:台南和花蓮大地震都被預估了啊!

台灣時常發生地震,昨(18)日中午的規模 6.1 地震震撼全台,台北也出現少見的震度 4[...]
By 郭家宏
2019-04-19
科技動態

「氦」將從地球消失?元素週期表問世 150 週年,部分元素卻面臨生死危機

「《科技報橘》徵才中!跟我們一起定位台灣產業創新力 >> 詳細職缺訊息 快將你的履歷自傳寄至 [email protected]」[...]
By 郭家宏
2019-04-12
科技動態

一場事關「未來」的戰爭:2019 年中美的量子科學研究有什麼新突破?

【我們為什麼挑選這篇文章】誰能早一步開發應用量子科學,誰就有能力能改變世界所有的運行規則。美國、中國為積極研發量子科學的兩大經濟體,兩國到目前為止在量子科學的研發走到哪個地步?誰更接近量子科學的民間應[...]
By 大數據文摘
2019-01-28
科技動態

冷知識科普:踩踏草皮時,植物會覺得痛嗎?

【為什麼我們要挑選這篇文章】素食者不吃肉的很常是因為動物感受得到痛,但植物感應痛覺仍是一個未知。去年 12 月,Plant Journal[...]
By TO 精選觀點
2019-01-07
科技動態

【減肥神器】美國科學家在胃部置入晶片, 100 天內體重大降 38%

【為什麼我們要挑選這篇文章】體重是不少人的痛阿!但是要減肥成功並不容易,除了需要營養、運動相關的知識,還要有動力去實踐,重點是持之以恆,並克服運動的辛苦和想吃的慾望。然而美國科學家發表論文,在胃裡置入[...]
By unwire.hk
2018-12-26
科技動態

【精準治癒肥胖症】美大學意外發現天然蛋白質,18 天體脂肪降低 30%!

無論男女,從小到大總有想減肥的時候。有時你洗澡出來,看著自己肚子上的贅肉和每天桌上的含糖飲料,莫不懺悔個十秒鐘,希望抵銷每次喊出「珍奶半糖去冰,謝謝」的罪孽。減肥靠運動、靠控制飲食,減肥藥也最常主打兩[...]
By 陳伯安
2018-12-10
科技動態

癌症篩檢大突破!10 分鐘回饋結果,正確率卻能高達 90%

【我們為什麼挑選這篇文章】癌症故事中不少有患者到了癌症末期才去診治的情況。如果能在病情初期時即時治療,我們或許就能避免許多不必要的遺憾了。 澳洲研究人員研發癌症新型檢測法,正確率高達 90%,且只需[...]
By 中央社
2018-12-06
科技動態

世上首對「免疫 HIV」嬰兒誕生!未出生就執行基因編輯,這場醫療論戰你站哪方?

【為什麼我們要挑選這篇文章】中國一對「基因編輯」的雙胞胎出生,天生具備免疫 HIV 的特性,但光是對未出生的胚胎進行基因手術,中國相關研究人員就足以被放在道德的評論台上遭人指點。[...]
By 中央社
2018-11-27
科技動態

從 5 個失敗例子切入,行為經濟學之父塞勒將教導什麼是有效的「平民投資」?

【我們為什麼挑選這篇文章】投資的學問並非一蹴可幾,然沒有投資理財的知識卻是現代人知識上的一個大禁忌。人都要未雨綢繆,但講起投資又被高深的詞彙當在門外。用投資的手段達到自己內心的財務標準有這麼難嗎?[...]
By TO 推薦好書
2018-11-12
科技動態

為何自駕車要找「人類學博士」一起研究?為了解決人類無理取鬧的天性

【我們為什麼挑選這本書】自從 2016 年特斯拉自駕車事故後,已經過了 3 年;自駕車技術也因為[...]
By TO 推薦好書
2018-11-08
科技動態

Gartner 發布 2019 十大科技預言:量子運算、AI、區塊鏈將迎來爆炸性發展

【為什麼我們要挑選這則新聞】高德納諮詢(Gartner)是全球最具權威性的 IT 研究與顧問公司之一。每年 Gartner 都會在 10 月推出一份報告,講述未來一年的科技產業趨勢。[...]
By 新聞快訊
2018-10-18
科技動態

噢我的老天爺!聯合國最新報告:全球暖化將導致啤酒短缺

【我們為什麼挑選這篇文章】人生失意時,你需要小酌。大肆慶祝時,你也需要小酌。週末怡情時,你更需要小酌。全球暖化將導致啤酒短缺,我我都應該開始注意環境問題!!(責任編輯:陳伯安)[...]
By 中央社
2018-10-17
科技動態

讓 AI 狂聽 60 小時的 Youtube 影片,MIT 人工智慧終於領悟人耳才會的「分離音源」

【我們為什麼挑選這篇文章】人有個天生技能,我們能夠在吵雜的會議、宴會中,清楚聽到自己的名字或是旁人的談話。這都是因為人腦會降低周遭不重要的音頻,並將注意力轉到正在談話的對象上。不過,這對 AI[...]
By NVIDIA
2018-10-15
科技動態

霍金人生最終論文公開:資訊永不消失的狀況下,被黑洞吸收的物質哪去了?

【我們為什麼挑選這篇文章】霍金是歷史上僅次於愛因斯坦的物理學家。他一生的發現不僅突破了物理學的極限,也重塑了我們看世界的角度。霍金的功勞無可限量,他的逝世也讓世人嘆息失去了一位人傑。[...]
By TO 精選觀點
2018-10-15
科技動態

量化了「氣象和全球經濟的交互作用」,耶魯大學教授 Nordhaus 拿下諾貝爾經濟學獎!

【我們為什麼挑選這篇文章】全球暖化是真實存在的地球慢性病。當全球氣溫不斷上升,將導致氣候劇變與生態重組。更重要的是,人類生存也將面臨嚴重的挑戰。今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獲獎,全因算出解決溫室氣體最有效率[...]
By 中央社
2018-10-09
科技動態

放棄微軟千萬年薪回台,愛因斯坦計畫得主陳縕儂:研究自由無價

【為什麼我們挑選這篇文章】台灣高教人才流失問題日益嚴重,除了台灣學術環境不理想之外,更主要的原因是教職薪水非常的低,相較鄰近港澳地區差了四、五倍。[...]
By TO 精選觀點
2018-10-03
科技動態

破解癌症不治秘密!諾貝爾獎雙得主抓出,免疫系統「殺不了」癌細胞的主因

【我們為什麼挑選這篇文章】癌症每年奪走上百萬人的性命,是人類史上最難解決的病症之一。日本、美國兩位免疫學家找出抗癌的突破性發展,讓人體的免疫系統碰到癌細胞時不停止行動,主動攻擊。[...]
By 中央社
2018-10-02
科技動態

中國 AI 建設優勢何在?李開復:政治體制、在路燈下也要讀書的知識飢渴

【我們為什麼挑選這本書】李開復在 20 年前曾經到中國跟中國學生討論影像辨識技術。他看到中國學生為了獲取新知,擠在窗邊看演講、站在路燈下讀書的情況,深感希望。 李開復寫《AI[...]
By TO 推薦好書
2018-08-29
科技動態

NVIDIA 讓 AI 學會造人!隨便給幾條線,AI 都能製造出擬真度 100% 的假影片

【為什麼我們要挑選這篇文章】NVIDIA 和 MIT 的最新研究沒在開玩笑,是破天荒的厲害。這個研究團隊設計出一款強大的 AI[...]
By TO 精選觀點
2018-08-20
科技動態

給創業者的忠告:別因經驗豐富而故步自封,你正活在試錯成本最低的「網路時代」

【我們為什麼挑選這本書】[...]
By TO 推薦好書
2018-07-30
科技動態

外星人存在依據:火星首次發現巨大地下水庫,大小相當於台北到桃園

【我們為什麼挑選這篇文章】人類長期以來想要回答一個無人知曉的大哉問:火星上是否有有機生命體?要得到答案,就需要先知道火星上有沒有生物賴以為生的現代水資源。近日研究人員做出一個重大突破,在火星探測到一座[...]
By 中央社
2018-07-26
科技動態

誓言讓高端科技變得「庶民化」,馬雲的神秘組織「羅漢堂」到底都在做啥?

【為什麼我們要挑選這篇文章】馬雲建立的達摩院與羅漢堂是相輔相成的兩個組織。其一是為了科技進程,另一個是為了協助人類社會適應新科技。羅漢堂結合各大人文、商業、社會學科等等的專家一同討論,如何可以讓人了解[...]
By 阿里足跡團隊
2018-07-12
科技動態

科學家從分子化石挖出世上最古老的色素, 11 億年前暴龍還不知道在哪呢

【我們為什麼挑選這篇文章】世界上最古老的顏色是什麼?聽到問題,腦中浮現的可能是藍色、灰色或是藏青等深系色彩。但科學家現在要跌破人類的眼鏡,答案居然是……(責任編輯:陳伯安)[...]
By 中央社
2018-07-11
科技動態

【沒人信我時,還有你】「AI 教父」Hinton 與深度學習 40 年的奇幻旅程

【為什麼我們要挑選這篇文章】沒人知道的 AI 教父 Geoff Hinton,用了他的一生,堅持他的信仰。如此的他,竟默默地改變了人工智慧的進程。他與深度學習的故事即將開始。(責任編輯:陳伯安)[...]
By 大數據文摘
2018-07-03
科技動態

懶得動手做研究,MIT 新技術讓液體秒變史萊姆,自己移動、混合做實驗!

【我們為什麼挑選這篇文章】MIT 實驗室的研究人員為了偷懶,運用高科技製作了可以讓實驗自己運作的黑魔法? 其實這是 MIT[...]
By 智慧機器人網
2018-02-07
科技動態

蚊子跟屁孩一樣欠教訓!研究證實:你可以用這招讓蚊子不敢再回來

大家會不會對蚊子感到厭煩呢?如今有個科學研究結論,或許可以讓你為這個惱人的問題畫下句點。 惱人的蚊子,各種對抗「法器」紛紛出籠[...]
By 林厚勳 Henry
2018-02-02
科技動態

從今天開始夾著鼻子吃飯!研究顯示:只要聞不到就吃不胖,還能自動燃脂減肥

【我們為什麼挑選這篇文章】原來只要捏住鼻子就能夠吃不胖,甚至還可以主動燃燒脂肪嗎?這樣下次我要開始捏著鼻子吃飯了噢。(責任編輯:陳君毅)[...]
By 品玩 PINGWEST
2017-07-11
科技動態

長得不好看,起碼要笑得好看!研究顯示:掌握三要點,笑起來更好看

【我們為什麼挑選這篇文章】27 個樣本、802 名測試者一起告訴你怎麼樣笑最好看!(筆記速記)牙齒不要漏太多、嘴巴不要張太開、保持些微不對稱 (責任編輯:楊侑陵)[...]
By 品玩 PINGWEST
2017-07-07
科技動態

失控的正向思考:經濟大海嘯來臨,社會才了解過度樂觀的代價過於高昂

【為什麼我們選這本書】像《祕密》和《心靈雞湯》這類暢銷書教導我們,只要你正向思考,就能讓好事發生,正向思考的人「更為健康、更有活力、更富創造力,而且更受周遭的人所看重」。[...]
By TO 推薦好書
2017-05-04
科技動態

蔡英文支持修科技基本法,踢掉產學合作路上最大的那塊石頭

【我們為什麼挑選這篇文章】總統蔡英文表示政府支持科技發展的首要任務就是修改科技基本法,這項已經在10月通過修正案的法條若在立法院通過,以後研究人員到新創公司兼任董事及科研成果收入都可放寬,提昇研究界及[...]
By 中央社
2016-12-05
科技動態

新科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重新定義「契約」消除職場中的不平等

【我們為什麼挑選這篇文章】今年的諾貝爾經濟學獎由英裔美籍的哈特及芬蘭的荷姆斯壯共同獲得。他們研究契約理論並提出有助於透過此理論使資源獲得最大程度的有效利用。[...]
By 中央社
2016-10-11
科技動態

NVIDIA 投資台大 AI 實驗室,創辦人黃仁勳:若台灣開始發展AI,會帶更多研究員來

NVIDIA 今天在台舉辦技術高峰會GTC,宣布與台灣大學攜手合作,打造全台首座人工智慧實驗室(Artificial Intelligence[...]
By 鄒昀倢
2016-09-21
科技動態

【機器人和人工智慧能否取代人類?】人工智慧翻轉世界的產業革命, 知識轉移你跟上了嗎?

【我們為什麼選這本書】[...]
By TO 推薦好書
2016-09-14
科技動態

【都是假的】約砲軟體這麼多這麼方便,千禧世代卻仍「性」趣缺缺

【為什麼你要關心這個議題】什麼?你說你身旁的人都有性行為 …… 抱歉,因為有我這樣的肥宅在拖累大家 ……。[...]
By 中央社
2016-08-04

熱門關鍵字

Google AI 商業策略 人工智慧 創新創業 工程師 中國 Apple 創業 台灣 Facebook 企業 資安 蘋果 App 微軟
  1. 人工智慧

    想在 AI 時代站穩腳步?除了掌握 AI 工具與資源,先從培養這兩項能力開始!

    2023-03-20
  2. 人工智慧

    現在的 AI 產品只是冰山一角!創新工場董事長李開復:AI 2.0 下所有 APP 都將被重寫一遍!

    2023-03-20
  3. NFT

    加密貨幣確定要被納管了!金管會為主管機關, 3 大監理範圍公布、NFT 主管機關未知

    2023-03-20
  4. 人工智慧

    GPT-4 有多可怕?OpenAI 執行長透露自己的兩項擔憂,最怕普丁所言的情境發生

    2023-03-20
  5. 加密貨幣
    加密貨幣

    加密貨幣友善銀行 Signature Bank 被接管,對加密產業造成的打擊卻回不去了

    2023-03-20
logo
  • About Us
  • 隱私條款
  • 聯絡我們
  • 合作專區
  • 活力徵才
  • 生活報橘
  • 公民報橘
  • HoozBook
Copyright © 2022 流線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logo
  • 最新文章
  • AI 人工智慧
    • 生成式 AI
    • 智慧製造
    • 自動化技術
    • 機器人
    • 零售 AI
    • 醫療 AI
    • 國防 AI
  • 資安免疫系統
    • 隱私保護
    • 零信任架構
    • 供應鏈安全
    • 雲端安全
    • OT 安全
    • 國防資安
  • 供應鏈
    • 半導體
    • 電動車
    • 無人機
    • 太空經濟
  • 運算
    • 雲端運算
    • AWS
    • Azure
    • Google Cloud
    • 邊緣運算
  • ESG
    • ESG
    • 氣候技術
    • 綠能
  • 人才與領導
    • 數位技能
    • 商業故事
    • 向上管理
    • 向下管理
    • Z 世代
    • C-level
  • Web 3
    • 去中心化金融
    • 區塊鏈技術
    • 加密貨幣
    • 創新應用
  • 主題特展
    • 巨頭互鬥- 微軟與 Google 在爭什麼?
    • 別讓你的生活成為駭客的遊樂場
    • 資安免疫系統強化論壇 — 線上特展
    • 2023 資安關鍵字
  • ABOUT US
    • ABOUT US
    • 活力徵才
    • 聯絡我們
0 %

logo

✕ Close
  • 最新文章
  • AI 人工智慧
    • 生成式 AI
    • 智慧製造
    • 自動化技術
    • 機器人
    • 零售 AI
    • 醫療 AI
    • 國防 AI
  • 資安免疫系統
    • 隱私保護
    • 零信任架構
    • 供應鏈安全
    • 雲端安全
    • OT 安全
    • 國防資安
  • 供應鏈
    • 半導體
    • 電動車
    • 無人機
    • 太空經濟
  • 運算
    • 雲端運算
    • AWS
    • Azure
    • Google Cloud
    • 邊緣運算
  • ESG
    • ESG
    • 氣候技術
    • 綠能
  • 人才與領導
    • 數位技能
    • 商業故事
    • 向上管理
    • 向下管理
    • Z 世代
    • C-level
  • Web 3
    • 去中心化金融
    • 區塊鏈技術
    • 加密貨幣
    • 創新應用
  • 主題特展
    • 巨頭互鬥- 微軟與 Google 在爭什麼?
    • 別讓你的生活成為駭客的遊樂場
    • 資安免疫系統強化論壇 — 線上特展
    • 2023 資安關鍵字
  • ABOUT US
    • ABOUT US
    • 活力徵才
    • 聯絡我們

logo

✕
  • 最新文章
  • AI 人工智慧
    • 生成式 AI
    • 智慧製造
    • 自動化技術
    • 機器人
    • 零售 AI
    • 醫療 AI
    • 國防 AI
  • 資安免疫系統
    • 隱私保護
    • 零信任架構
    • 供應鏈安全
    • 雲端安全
    • OT 安全
    • 國防資安
  • 供應鏈
    • 半導體
    • 電動車
    • 無人機
    • 太空經濟
  • 運算
    • 雲端運算
    • AWS
    • Azure
    • Google Cloud
    • 邊緣運算
  • ESG
    • ESG
    • 氣候技術
    • 綠能
  • 人才與領導
    • 數位技能
    • 商業故事
    • 向上管理
    • 向下管理
    • Z 世代
    • C-level
  • Web 3
    • 去中心化金融
    • 區塊鏈技術
    • 加密貨幣
    • 創新應用
  • 主題特展
    • 巨頭互鬥- 微軟與 Google 在爭什麼?
    • 別讓你的生活成為駭客的遊樂場
    • 資安免疫系統強化論壇 — 線上特展
    • 2023 資安關鍵字
  • ABOUT US
    • ABOUT US
    • 活力徵才
    • 聯絡我們

Latest Posts

想在 AI 時代站穩腳步?除了掌握 AI 工具與資源,先從培養這兩項能力開始!

現在的 AI 產品只是冰山一角!創新工場董事長李開復:AI 2.0 下所有 APP 都將被重寫一遍!

加密貨幣確定要被納管了!金管會為主管機關, 3 大監理範圍公布、NFT 主管機關未知

GPT-4 有多可怕?OpenAI 執行長透露自己的兩項擔憂,最怕普丁所言的情境發生

加密貨幣友善銀行 Signature Bank 被接管,對加密產業造成的打擊卻回不去了

為提供您更好的網站服務,本網站會使用 Cookies 及其他相關技術優化用戶體驗,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上述聲明 了解隱私權政策
同意並關閉視窗
Manage consent

Privacy Overview

This website uses cookies to improve your experience while you navigate through the website. Out of these, the cookies that are categorized as necessary are stored on your browser as they are essential for the working of basic functionalities of the website. We also use third-party cookies that help us analyze and understand how you use this website. These cookies will be stored in your browser only with your consent. You also have the option to opt-out of these cookies. But opting out of some of these cookies may affect your browsing experience.
Necessary
Always Enabled

Necessary cookies are absolutely essential for the website to function properly. These cookies ensure basic functionalities and security features of the website, anonymously.

CookieDurationDescription
cookielawinfo-checkbox-analytics11 monthsThis cookie is set by GDPR Cookie Consent plugin. The cookie is used to store the user consent for the cookies in the category "Analytics".
cookielawinfo-checkbox-functional11 monthsThe cookie is set by GDPR cookie consent to record the user consent for the cookies in the category "Functional".
cookielawinfo-checkbox-necessary11 monthsThis cookie is set by GDPR Cookie Consent plugin. The cookies is used to store the user consent for the cookies in the category "Necessary".
cookielawinfo-checkbox-others11 monthsThis cookie is set by GDPR Cookie Consent plugin. The cookie is used to store the user consent for the cookies in the category "Other.
cookielawinfo-checkbox-performance11 monthsThis cookie is set by GDPR Cookie Consent plugin. The cookie is used to store the user consent for the cookies in the category "Performance".
viewed_cookie_policy11 monthsThe cookie is set by the GDPR Cookie Consent plugin and is used to store whether or not user has consented to the use of cookies. It does not store any personal data.

Functional

Functional cookies help to perform certain functionalities like sharing the content of the website on social media platforms, collect feedbacks, and other third-party features.

Performance

Performance cookies are used to understand and analyze the key performance indexes of the website which helps in delivering a better user experience for the visitors.

Analytics

Analytical cookies are used to understand how visitors interact with the website. These cookies help provide information on metrics the number of visitors, bounce rate, traffic source, etc.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cookies are used to provide visitors with relevant ads and marketing campaigns. These cookies track visitors across websites and collect information to provide customized ads.

Others

Other uncategorized cookies are those that are being analyzed and have not been classified into a category as yet.

SAVE & ACCE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