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tGPT 推出後大受歡迎,為了不在 AI 大戰中落人後,各大科技巨頭也紛紛推出聊天機器人。其中 Google 推出的人工智慧聊天機器人 Bard,近日宣布將獲大應用範圍,連結 Google 原生的應用程式與服務像是 Gmail、Google 文件、Google 地圖,被認為是推出半年以來最重大的更新。
Bard 讓 Google 應用有 AI 加持,數位生活更加人性化
《紐約時報》分析,Google Bard 的更新讓 AI 聊天機器人與人們生活的密切程度,又更上一層,聊天機器人雖然會生成文案、商業備忘錄,但還是與日常生活有點距離,而 Bard 的擴充功能,正好縮短了這個距離。「許多人的數位生活,都是在 Google 的應用程式上進行,現在有了 AI 加持,這個智慧助理,可以為你的日常生活提供協助。」《紐約時報》如此評價。
更新過後,使用者可以在和 Google Bard 對話中,取用自己分散於信箱、文件和雲端硬碟上的檔案。像是他可以快速總結同一個寄件人的 email 內容,也可以抓取有關單一主題的 email,統整儲存在雲端硬碟中的文件的重點,也難不到它。
除了扮演檔案小管家,替自己看信件、找檔案細節以外,Bard 另一個重要更新則是外部資訊整理員。Bard 這次更新中,新增串接 Google 旗下產品功能,包含地圖、YouTube、旅館、航班等。
舉例來說,當你在計畫旅遊時,用戶可以讓 Bard 從日曆上了解旅伴們合適的時間,好尋找航班與飯店,再透過 Google Map 查看前往機場的路線,甚至透過 YouTube 尋找相關的影片供閱覽,一站式完成所有任務。
加上這些功能之後,Google Bard 變得更加有用,不再只是像 ChatGPT 那樣,僅能從茫茫網海中瀏覽資料、尋找回答,現在同時結合外部和內部資料,離智慧助手更近一步。
掌握 AI 趨勢 & 活動資訊一點都不難!
訂閱電子報,每週四一起《AI TOgether》

感謝訂閱!隨時注意信箱的最新資訊
Bard 使用率不如 ChatGPT ,卻暗示個人化 AI 時代來臨
事實上,Google 今年三月推出自己的生成式 AI 應用 Bard 對標 ChatGPT,但 Bard 使用的 AI 技術和資料庫不如 ChatGPT 高階,因此在對話上表現不如 ChatGPT,讓市佔率始終看不到 ChatGPT 的車尾燈。根據八月數據統計,ChatGPT 已有將近 15 億的網站和應用程式流量,是 Bard 的三倍以上。
然而,領導 Google Bard 開發團隊的科學家紀懷新(Ed H. Chi)認為,和 ChatGPT 相比,Google Bard 優勢就在於,能夠將大型語言模型應用在旗下多元產品之中。
而除了 Google 積極拓展自家 AI 工具,微軟也宣布 Windows 11 更新版正式釋出,其中最重要的新功能是 AI 助理「Copilot for Windows」。使用者可以在文字提示視窗輸入自然語言文字讓它執行任務,包括搜尋網路、電腦中的文件或檔案、將藍牙和耳機配對、或是抓取 App 螢幕擷圖。
亞馬遜也計畫將 AI 技術應用在智能音箱 Alexa 上,創造更加個人化、與現實世界的裝置和服務大量連動的體驗,該公司舉例:「以後用戶只需說:『Alexa,每個工作日晚上 9 點,宣布孩子們就寢時間到了,調暗樓上的燈光,打開門廊燈,然後打開臥室的風扇。』」,然後 Alexa 會自動將這一系列動作編程為於每晚 9 點實施。
「智能設備市場是亞馬遜的護城河之一,它不像 Google 或微軟擁有搜尋引擎,但 AI 可以幫助他為用戶提供更個性化的服務和娛樂。」Counterpoint Research 分析師沙安(Neil Shah)說。
《Fast Company》雜誌分析,一個有用的人工智慧個人助理,AI 聊天機器人必須對使用者及其工作流程、專案和偏好有一定的了解,Google Bard 此次的更新以及其他巨頭的路線,都說明「個人化 AI 助理」才是人們真正的需求,而這個時代也將在不久的未來實現。
*本文開放夥伴轉載,參考資料:《紐約時報》、Microsoft、Amazon、《Vox》、《Fast Company》,首圖來源:Google
(責任編輯:黃俊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