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1 快訊 Top 5】果粉不用太期待筆電新機,最強蘋果分析師:今年 M3 MacBook 不會登場!

本週第一天,《TechOrange》今天一樣精選出 5 則國內外產業資訊的新聞大事,讓你掌握科技動態不漏接!

*最強蘋果分析師:Apple 發表 M3 MacBook 機率小!

蘋果發表會即將於本週 9/13 凌晨一點(台灣時間)舉行,但被最強蘋果分析師郭明錤預測,今年內蘋果不太可能發售配備 M3 系列處理器的 MacBook 新機。郭明錤為天風國際證券的分析師,因其對於蘋果新品的深入研究和精確預估而受到業界高度關注。不過,蘋果仍預計在發表會上推出多款新產品,包括iPhone 15 系列和 Apple Watch Series 9。

雖然郭明錤認為今年不會有新款 MacBook,但並不代表蘋果就不會推出 M3 晶片或其他 Mac 新品,屆時還需眾人一同關注該項本月重要科技大事。

*拜登帶多家科技高層拜訪越南並簽署合作協議,目標降低對台灣半導體依賴與政治風險

美國總統拜登正大力推進「友岸外包」策略,目的是將供應鏈集中於具有相同理念的地緣政治盟友,其中越南是重要的一環。拜登此次訪問越南,並非單獨行動,他帶領了包括 Intel 和 Google 在內的美國科技巨頭高層一同前往,這突顯越南在全球供應鏈重組的戰略地位。此外,拜登還於 9/10 訪問河內,主要討論半導體領域合作,並與越南簽署合作協議。

此次拜訪預計有 30 位左右的企業高層和官員共同出席。此舉顯示,美國正積極尋求減少對中國供應鏈的依賴,並避免觸碰到台灣的地緣政治風險,使越南成為半導體供應鏈重組的最大受益者。

*華爾街日報報導 Meta 正開發新 AI 模型,據稱性能要比 Llama 2 強上數倍!

根據《華爾街日報》指出,Meta 正在開發一款新的 AI 模型,其性能將與 OpenAI 提供的最先進模型(GPT-4)相媲美。Meta 打算於明年推出這款新的產品,並將其性能提升到比其商業版本 Llama 2 強數倍。

據報導指出,這個正在計劃中的 AI 模型將幫助其他公司建立能夠產生精美文字、分析和其他輸出的服務,且預計將在明年初開始訓練這款新的 AI 模型。雖詳細資訊仍可能會有所變動,但從此次計畫可以看出,Meta 在 AI 領域的策略布局和其對未來技術發展仍具有強大野心。

掌握 AI 趨勢 & 活動資訊一點都不難!
訂閱電子報,每週四一起《AI TOgether》

感謝訂閱!隨時注意信箱的最新資訊

*分析師指出若美中科技戰加劇,Intel 有望成為最大贏家

在美中科技戰背景下,英特爾(Intel)策略地位逐漸浮現。瑞穗分析師 Jordan Klein 指出,隨著美中貿易戰可能導致亞洲半導體晶圓代工業務受到干擾,英特爾(Intel)在美國的生產優勢可能為其帶來更多機會。此外,許多大型科技公司,如 AMD、NVIDIA 和蘋果,都依賴於第三方晶圓廠如台積電和三星電子進行晶片製造。

儘管台積電已在美國建立晶圓廠,但其主要生產仍集中在台灣和中國。英特爾(Intel)正積極擴展其晶圓代工業務,並已拿到某些大客戶的訂金。隨著越來越多避險基金選擇購入英特爾(Intel)股票,假如美中貿易戰進一步加劇,英特爾有機會成為半導體領域的最大贏家。

*日本火箭搭載探測器成功升空,為 2024 年首次登月挑戰吹起號角

日本太空領域技術進展再次受到矚目。近日,搭載無人月球探測器 SLIM 的 H2A 運載火箭 47 號機成功升空,為日本 2024 年首次登月計畫邁出第一步。這次成功發射不僅為日本甩開了今年 3 月份 H3 火箭發射失敗的陰霾,更顯示出日本人在太空技術上的努力。

此次發射的火箭搭載了新天體觀測衛星 XRISM 及 SLIM,兩者都已成功進入預定軌道並與地面建立通訊。值得一提的是 SLIM 預計將在明年1 ~2 月份之間進行登月,這將是日本第一次挑戰登月。此次探測器成功發射不僅為日本科技發展帶來突破性舉動,更為全球太空競賽帶來全新動向。

*本文開放合作夥伴轉載,資料來源:《科技新報》、《Stockfeel 股感》、《MoneyDJ》、《華爾街日報》、《鉅亨》、《中央通訊社》。首圖來源:取自 Unsp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