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打年輕顧客的 IKEA 發現一個驚人的事實:年輕人不再到郊區的賣場買東西了,因為擁有駕照的年輕人越來越少。這對在近郊設立量販店起家的 IKEA 是一大警訊。為了抓住年輕消費者,IKEA 在全球的零售策略也跟著轉型,要嘗試用新的零售體驗接觸消費者。
把店越開越小,深入城市中心接觸更多人流
是的,美國和日本已經有調查顯示 Z 世代不想開車。這個情形也讓 IKEA 擴展不同類型的實體店面來因應變化。
這從 IKEA 一個月前宣布在美國 40 年來的最大投資和擴張項目便可略知一二。它投入 20 億歐元,預計在 3 年內於美國新開 8 家大型商店、900 家小型取貨點,以及 9 個規劃和訂購中心(Plan & Order),並且從郊區擴展到城市。
IKEA 在科技媒體《Fast Company》的訪談便提及,他們確實在城市看到機會。在城市展店的優勢是可以接觸更多人流,立即增加對消費者的吸引力。
IKEA 規劃和訂購中心、城市店的作用像是工作室或展示間,沒有保留商品庫存販售,但消費者可以親自看到、觸摸到商品後下單,再讓商品直接運送到家裡,不用自己開車搬運。 IKEA 也能藉此能用更小的店面,接觸到更多的消費者。
然而,要能整合這一切,必須搭配物流服務優化,才能讓整個購物體驗無縫接軌。以台灣 IKEA 為例,過去消費者如果在實體店有購買大型家具需求,需要掃碼自行上網購買,而且沒有代訂服務。隨著上週 IKEA 物流中心在桃園啟用,台灣消費者已經可以在 IKEA 店內直接下單,而且提供跨店取貨的服務。

大開演唱會、音樂派對,用「有趣」吸引年輕消費者
要吸引年輕消費者,除了擴大城市中的實體展店、加強整合網路通路和物流,可能還不足夠。IKEA 認為,讓消費者和品牌之間的接觸體驗可以變得更有趣。舉例來說,郊區的大賣場對消費者雖然相對遙遠,但當開起演唱會等複合式運用,就產生了新的吸引力。
去年 10 月,IKEA 便在台北新莊店辦演唱會,打造不同特色的居家座位,邀來年輕人喜愛的歌手、樂團開唱,而且採取報名抽籤制限量入場。今年 4 月,IKEA 還跳出既有的零售空間,在米蘭設計週上主辦了 2 場音樂狂歡派對,引發外媒對 IKEA 打造未來零售體驗的想像。
IKEA 創意總監 Marcus Engman 便曾提及,很多零售空間實際上沒有充分被運用,未來也希望讓每間店面都能帶給消費者不同驚喜。我們或許可以繼續期待,未來的零售體驗將會如何翻轉。
*本文開放夥伴轉載,參考資料:《Fast Company》1、《Fast Company》2、《商業周刊》、《上報》、INGKA。首圖來源:IKE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