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2 快訊 Top 5】中國報復性封殺美光、台灣基因資訊疑外洩中國

週末 G7 高峰會登場,中國卻也在此時祭出對美國的報復性措施。今天《TechOrange》一樣帶來精選快訊,挑出 5 則重要科技新聞,帶你快速掌握產業動態!

* 中美衝突升級,中國報復性封殺美光

正值 G7 峰會期間,中國網信辦昨(21日)發布聲明,警告國內營運商應停止採購美國記憶體大廠美光(Micron)產品,因審查發現其產品存有網路安全隱憂,對該國關鍵基礎設施供應鏈造成重大風險。《Bloomberg》報導,中國沒有詳細說明安全風險,而這項舉動將為高通、英特爾等其他向中國銷售晶片的美國製造商帶來新的不確定因素。外界大多認為,此舉是北京對於美國阻止中國取得或生產高端半導體,所採取的報復措施。

* 台灣基因資訊外洩中國?衛福部:已著手調查,且無使用華大產品

公視》報導,華大中國基因檢測工具疑似以低價與透過多家代理商的方式,滲透全台 200 多家醫療院所,國人個資恐透過安裝間諜軟體而外洩至中國。報導指出,華大曾研發「非侵入性胎兒染色體基因檢測」,以蒐集全球數百萬女性基因資料庫,用來針對人群特徵進行研究,並與中國軍方合作。

衛福部表示已著手調查,並強調部立醫院皆無使用華大基因產品,未來相關採購流程也將納入稽核機制。

* Meta 傳本周啟動第 3 波裁員,將踢走 6000 人

科技業裁員潮持續,Meta 也透過裁員貫徹「效率年」的營運方針。根據《Vox》取得 Meta 會議資料指出,Meta 將在本週展開第 3 波裁員,瞄準業務部門 6000 名員工。在此之前,Meta 已在 2022 年裁員 11000 名員工,以及今年 3 月裁撤 4000 名員工,如加上第 3 波裁員,裁員人數總計將逾 2 萬 。

* G7 峰會七大國呼籲:應為 AI 研擬國際技術標準

生成式 AI 爆發,也激起國際監管與標準化的討論。繼歐盟於上週通過了新版 AI 監管草案,上週六(20 日)的 G7 峰會中,七大工業國領袖也共同聲明呼籲,為了發展值得信賴的 AI ,應該開發並施行一套國際技術標準。《Reuters》報導,該聲明指出為了達成值得信賴的 AI 技術這項共同的願景,各國或許會有不同做法,但是對於數位科技的監理,應該依照共有的民主價值與時俱進。

* 實現精準醫療,美國最新研究為 AI 導入基因解讀打基礎

最後一則是有關精準醫療的最新重大突破。《The New York Times》報導,美國國家人類基因組研究所(NHGRI)在人類首次發布人類基因組 20 多年後,新提出更準確和多樣性的人類泛基因模組,並於《科學》期刊發表研究成果。這項新模組將有助於醫界找出更多基因疾病成因,實現精準醫療或個人化醫療服務。《Techonomy》報導,過去發現遺傳變異和基因解讀的程序主要由手動操作,而有了這項基因模組,也將有助於流程自動化與 AI 導入。

*本文開放夥伴轉載,參考資料:《中國網信網》《Bloomberg》、《公視》、《Vox》、《Reuters》、《The New York Times》、《Techonomy》。首圖來源:Micron

TechOrange LINE 好友募集中
TechOrange 徵才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