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最新雲端技術、透過 IoT、數據平台的建立,藉由 OT/CT/IT 的技術合作與零碳新價值帶來的市場改革,製造業正在經歷一場典範轉移,從生產到商業模式的變化,已然成為台灣製造業者的挑戰。由科技報橘主辦與台灣微軟共同合作的「台灣智慧製造永續創新論壇」,產業夥伴們分享製造產業在諸多新興科技匯流趨勢下,持續創新、兼顧安全與永續的成果與解決方案。
台灣微軟首席營運長陳慧蓉提到,近幾年產業面臨的挑戰包括少子化缺工、淨零碳排、中美關係造成供應鏈遷移,微軟與經濟部技術處在 2020 年成立了「物聯網卓越中心」積極協助台灣製造業加速進行數位轉型,「近三年來微軟與近百家合作夥伴創造了上百個數位轉型解決方案,預計創造出的國內外產值達到82億元。」微軟用 Azure 雲平台與完整永續方案串連起台灣跨產業生態圈,幫助許多不同種類的製造商達到突破性轉型成果。

5G、AIoT 數位雙生技術匯流,工業元宇宙賦能永續製造
微軟產業方案暨客戶創新亞太區總經理葉怡君從 5G、AIoT、雲端技術匯流角度分析智慧製造近年趨勢,工業元宇宙的成熟發展結果會是從設計、生產到運銷,高度順暢的「人與 AI 一起做事。」葉怡君也說明,製造業永續的核心是「循環經濟」,有別於以前是「線性製造」,現在製造業永續要做到設計元件回收再利用,需要非常細的資料數據追蹤。透過 IoT 物聯網感測器搜集現場實體數據,匯集到雲端由 AI 訓練成精準模型,再透過數位雙生的方式呈現工廠即時生產狀況,每一次的生產經驗都能轉化成可有效長期保存的企業無形資產。

而要高速傳輸數據就需要 5G 的助力,微軟 Azure for Operator 亞洲區市場開發負責人曾奕仁表示,利用 5G 做數位轉型最快的就是台灣和日本,「數位轉型長遠的底層基礎是『5G連接』和『雲』,有這兩件事,上面才能疊加越來越多的應用做到工廠自動化。」透過 Azure 企業 5G 核網(Azure Private 5G Core, AP5GC) ,可用 5G 提供底層基礎,安全地連結數據到雲端建立數位轉型的骨幹,讓工廠可逐步發展機器人自動化、AIoT 和數位雙生等智慧應用,並且發展創新價值。
生成式 AI 引爆 2023 年度產業話題,微軟大中華區高科技製造業負責人章恩齊說明生成式 AI 與製造業結合的多種可能性。微軟與 OpenAI 高度合作,可透過 Azure OpenAI Service,用生成式 AI 結合企業內部數十年累積的知識庫、設備研發文件、操作手冊等資料,幫助企業進行生產分析、設備管理、品質異常數據等即時告警,也可撈取外部市場資訊針對供應鏈風險做出預測和預防措施。
研華科技工業物聯網事業群智慧工廠解決方案協理林世彰分享,研華既有的 iFactory 智慧化工廠管理平台在短時間內就與微軟 Azure OpenAI 服務做了數據串接,協助更多客戶的工廠做到提升 OEE(整體設備效率),可以將異常訊號透過文字與語音對答的方式,即時告警工程師,並且詳實紀律異常事件作為日後營運參考。
綠能轉型與智慧節能,攸關生產競爭力
當永續價值成為產業重點關注的議題,透過數據透明化對於工廠解決碳排問題至關重要。台灣微軟商務解決方案事業部副總經理陳怡帆分享微軟自身減碳願景,並強調將企業基礎架構搬遷到 Azure 雲平台即可有效減碳高達 98%,微軟也將持續優化相關技術措施,如建造營運及永續兼容的綠色資料中心、使用可再生能源和執行能源效率優化的操作。微軟永續雲也提供客戶各項工具和資源,透過數據清楚盤點,協助客戶、供應鏈生態圈共同減少碳排放並提高生產效率。

台灣製造大廠台達電子與友達光電在數位升級過程,綜整出智慧節能與永續實踐方向。台達電子看到國際供應鏈趨勢所向,台廠的綠能轉型需求迫切,不論是生產與產品皆須達到一定的永續與綠能標準。台達能源總經理張立業建議企業必須提前部署以接軌國際標準,他從台達電子自身經驗分享必須成立專屬組織、建立階段性計畫與盤點資源。台達電子更成立台達能源專門協助企業從綠電、節能策略到解決方案一條龍處理,做好能源管理。
友達數位科技產品經理曾淑敏分享友達數位整合 5G、IoT、AI 等技術,提供全方位永續商品,包含協助客戶透過數據整理現場設備問題、提供客戶清楚的節能決策輔助點、透過 AI 提升設備能效,使客戶的設備運轉效能最佳。
多樣智慧製造技術,結合 AIoT 實力發揮最大生產綜效
智慧製造強調技術應用要與實際廠務、生產需求做密切結合,這也是許多工廠在升級中的評估重點。伊雲谷智能產業事業部營運總監彭愷翔表示,透過 AI 技術能讓人從重覆性的工作之中被釋放,進一步展現人類的創意,並且降低對環境的衝擊。伊雲谷與達詳自動化合力,協助傳統製造工廠快速整合 OT 與 IT 佈建導入 AI 技術的基礎。
從台灣工具機業背景起家的網聯科技共同創辦人暨執行長林鼎皓則指出,產業普遍面臨少量多樣、客製化的生產方式,導致利潤率逐漸下降。網聯科技基於 Azure 雲平台建立資料搜集與分析平台,提供各種 AIoT 模組,不僅易導入,且能即時針對客戶遠端工廠現場進行分析,讓客戶可以更智慧高效率的客製化生產產品,增加利潤率。
專精協助金屬加工業分析製造效能與製造成本解析的達易智造,協助工廠將每一張工單、每個料號、製程與工序的所有數據一一盤點蒐集,並且透過完全透明化的數據管理,讓工廠可以徹底掌握預估與實際成本的變化。達易智造經理葉建群說明,甚至可以整合上下游供應鏈的所有相關數據,透過 AI 分析預測出現金流、訂單和品質變化,進而提升客戶滿意度。
碩網資訊則透過結合微軟 Teams 提供對話式 AI 解決方案實現流程自動化,協助企業提升員工與客戶體驗。碩網資訊商務副總經理王威捷舉例,像是企業採購、設備報修、金融業客服諮詢都能應用。
工研院機械所智慧製造的研發主要集中在產品、設備品質和產線的智慧控制,並透過建立物聯網通訊實踐廠房智慧化。工研院機械所智慧工廠系統整合技術組副組長王俊傑表示,機聯網是跨出智慧工廠的第一步,目前包括半導體真空泵、刀具磨耗都能做到自動化監測與壽命預測。
研華科技協助客戶維持機器人作業系統的安全與穩定,並且提供有效的軟體整合方案,以確保順利且相容性良好的應用程式執行。研華科技嵌入式物聯網平台事業群市場開發經理劉宜鑫說明,研華重視硬體的整合與加速,例如整合攝影機的介面就能提升機器人的感測能力,提高其操作效率。
華電聯網協理孫嘉瑜從智慧工廠中的安全角度分享,透過微軟提供的零信任資安架構產品,可以在製造工廠做到身份驗證與授權管理,更能從端點保護、自動偵測惡意活動等面向,提供即時警示與處理建議,為工廠提供全方位的安全防護與管理。

「台灣具備強大 5G 優勢,擁有完整技術能量及支援全球供應鏈的深厚基礎,面對 AI 浪潮,我們看見從製造業、半導體和零售等許多台灣企業皆積極展開轉型,並思考 5G 及 AI 多元應用可能。」台灣微軟總經理卞志祥表示,微軟以 Azure 雲端平台為核心,結合 OT、CT、IT 全方位先進技術,攜手產業夥伴共同成立「5G 前瞻戰隊」,透過串聯 5G 生態圈,實際應用 5G 及 AI 技術,延伸 5G、AIoT 創新應用場域,賦能企業與產業夥伴,加速驅動在地產業數位轉型。未來微軟也將以持續擴大 5G 生態系為目標,全面強化產業競爭力,與台灣產業一起躍向國際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