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chOrange 編輯部導讀】
面對大環境經濟不景氣,企業數位轉型的腳步卻不能因此停歇,本篇文章可以提供想透過數位轉型找出新商業模式或者想藉此降低營運成本,卻苦苦找不到雲端人才的企業主們,一個新的解決方式。
技能落差不斷擴大,85% 亞太企業選擇「再培訓」IT 人才
根據美國數位基礎建設服務公司「 Equinix」發表的〈 2022 全球科技業趨勢調查〉,有 63% 的亞太地區 IT 決策者認為,技術人員短缺是主要事業威脅之一。
為了應對科技業人才短缺問題,許多企業正努力從其他行業找到具成長潛力的新血加入,其中有 69% 的 IT 產業管理者表示,他們選擇對來自相似行業的員工進行再培訓,還有 44% 表示正嘗試招募跨領域人才來強化組織的人力資本。
儘管目前許多技術部門都面臨到人才短缺困境,不過經調查數據指出,亞太地區的「雲端運算專家」(29%)是技術技能差距特別顯著的職別,其次則為具有 AI /機器學習能力的專業人員(26%)和 IT 技術人員(26%)。
雲端技術能為企業加速數位轉型腳步,並加快創新的步伐,但如果沒有雲端人才一切都無法開始。
《Forbes》近日一篇文章指出,企業開始自雲端技術領域進行再培訓,不但能更有效率地利用人才,甚至能透過提供職涯發展機會來提高員工的留任率,最重要的是,透過再培訓,比聘僱稀缺的雲端人才更具有成本效益。根據 LinkedIn,對於員工而言,能獲得學習與成長的機會,也是創造優秀工作文化的最主要驅動因素。對於雇主或員工來說,在企業內部進行/接受再培訓,可說是一種雙贏。
那麼,有哪些雲端技術/技能是炙手可熱的呢?
哪些雲端技術技能正搶手?
1. 雲服務平台專業知識
熟悉雲服務平台(Cloud Service Provider, CSP)市場絕對是必要基礎,尤其是三個主流公共雲運算平台:AWS、Microsoft Azure、GCP,其他還有 IBM、Oracle Cloud Infrastructure、DigitalOcean,和中國的 Alibaba Cloud,此外也要熟悉幾個廣泛部署的開源技術平台,像是 OpenStack 和 Apache CloudStack,不少企業都使用它們來建構公有與私有雲服務。
2. 數據庫管理
雲數據庫之所以重要,在於它能為企業管理帶來高度的可擴展性和可用性,因此所有 CSP 都具備有多元類型的數據庫服務,包括關係型數據庫、NoSQL、圖形數據庫、數據倉庫等,一位雲端產業專家必須了解不同的數據庫類型、運作方式、功能,以及所適合的應用場景。
3. 開發和運營(DevOps)
DevOps 指的是在整個軟體開發和應用服務生命周期中,進行協調、整合開發和運營活動的實踐方式,包括設計、研發和生產支援,能大幅縮短應用程式的上市時間,而 DevOps 工作流程通常會使用到雲端 CI / CD 工具,達成軟體開發到部署自動化,以及營運數據的觀察和監測。
4. 機器學習和人工智能
所有主流 CSP 都提供某種形式的 AI 和機器學習服務,目的是幫助組織在成長歷程中持續創新,而雲端環境裡,許多活動都在沒有高度人工干預的情況下進行,也因此 AI/ML 技能成為當今最稀缺的雲端技術技能之一。
♦ 延伸閱讀:最高薪 8 個雲端工作排行榜出爐!6 堂免費課程給想成為雲端架構師 / 工程師的你
三步驟「再培訓」出組織需要的雲技術人才
1. 制定人力資源發展需求:
這是理所當然的第一步,企業必須先評估現有團隊具有哪些技能,透過宏觀視角分析勞動力數據,以進行詳細的技能評估,再策略性地設計並執行人才培訓計畫;由於雲端技術發展快速,組織很可能會發現有些員工需要經過再培訓,才能從一個過時的技術堆棧(tech stack)轉向另一個技術堆棧。
2. 建立職能發展計劃:
當有新職務需求出現,請先考慮是否可轉調或拔擢現有人才,或者為他們提供重新培訓的機會,不僅將賦能自家員工成功應對未來挑戰,還會促進員工參與並提高留職率——根據德勤(Deloitte)近期一項調查,「 在職學習和發展機會」是 Z 世代、千禧世代選擇雇主的首要考量之一。
3. 專業執照優先於學位證書:
若要滿足對雲端人才日益增長的需求,企業應優先考量應徵者的資格證書和技術經驗,而不是一味要求他具備大學或碩士學位,拿掉傳統學歷限制,不僅會觸及並吸引到更廣泛的應徵者,更有機會聘用到那些熱衷於自我成長與積極學習者。而對於現有員工,補助他們在職進修或考取雲端技術證書,將會是良好的激勵方法。
*本文開放夥伴轉載,參考資料:Forbes、TechTarget、Intelligent CIO,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責任編輯:藍立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