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chOrange 編輯部導讀】
放完 5 天連假後,你是不是覺得今天特別沒工作動力?OpenAI 執行長 Sam Altman 也坦承自己有工作倦怠期,而且有時長達約一兩週。一起來看,他如何應對完全沒動力做事的非常時期,以及平時要如何提升生產力。
關注科技新聞的你,對 Sam Altman 這個名字肯定不陌生!
Sam Altman 從 19 歲開始創業,在擔任 OpenAI 執行長之前,曾是矽谷知名創投 Y Combinator 的總裁,並擔任 Airbnb、Reddit、Pinterest 等公司的天使投資人。
擁有超狂經歷的他,常收到人們尋求工作效率上的建議,因此他在部落格發表了一篇談「生產力」的文章,大方分享自己提升效率、創造價值的方式,以下為你摘出這位當紅執行長的 3 個生產力秘訣,一起來看看吧!
1. 搞清楚你的目標,確保完成「重要的事」
Sam 的生產力法則有三個關鍵要點:「確保完成重要的事」、「不浪費時間做愚蠢的事」和「列很多清單」。
首先,身在追求效率的當代社會,各式各樣的工作方法、時間分配術、筆記法讓人不知如何選擇,但「對自己有用的方法就是好方法」。
以 Sam 而言,即便身為科技業翹楚,他仍習慣使用紙筆來列任務清單,並定期重新抄寫清單,強迫自己在抄寫過程中重複思考每個子任務是否對準最終目標,避免在執行過程中不小心偏離軌道。
再者,在意時間成本的 Sam 會盡量簡短地回覆 E-mail、拒絕參加大多數的會議,把時間留給產值較高的工作。不過,若想為工作激盪出創新想法,保留時間接觸新的人和想法是很重要的,他表示:「雖然我參加的隨機會議中可能有 90% 是浪費時間,但另外 10% 確實彌補了它。」
2. 除了工作習慣,物理因素也會影響生產力
人的腦袋不可能會永遠保持最佳狀態,即便是 Sam 也一樣,但你可以找出最適合自己的生活方式,以物理層面來提升你的整體生產力。
Sam 認為,影響生產力的最主要因素是睡眠,他習慣在溫度較低、黑暗且完全安靜的房間,躺在一張很棒的床墊上入眠;若非得在旅行時小憩,他也會準備眼罩和耳塞。這些習慣為他帶來高品質的睡眠,讓他隔天工作的狀態更好。
另外兩個影響生產力的關鍵因素是鍛鍊和營養,透過找到適合自己的運動種類及頻率、飲食習慣,不但能提升生產力,也能改善整體身體狀況,帶來長久健康。
3. 倦怠期人人都有,但它總會消失
短短幾年就站上科技業浪尖的 Sam 或許看起來像生產力機器人,但他坦言,自己其實也有倦怠期!(真是令人欣慰?)
每當他經歷這種長約一兩週,完全沒動力做事的非常時期,他會靜待時間過去,並且相信倦怠期終究會結束。在這些時候,他也會盡量避免接觸會讓他心情變差的人或事情,讓身心維持在較輕鬆的狀態。
◆ 延伸閱讀:【部門高生產力工具:文案篇】有了這 2 款文案生成 AI 工具,讓你就像開外掛靈感不枯竭
*本文開放夥伴轉載,資料來源:Sam Altman’s Blog、Quartz、Y Combinator;首圖來源:Flickr, CC Licensed
(責任編輯:游絨絨)
你是「無法不關心科技正在發生什麼事」的人嗎?快加入 TO 團隊!
馬上應徵
>>內容編輯
>>採訪編輯
TechOrange 熱情招募中!
好讀文章版,更了解 TO 吧 →→【我是 TO 編輯,來幫我主管徵才】無時無刻都在關注科技的你,可以考慮我們的這兩份職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