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chOrange 編輯部導讀】
周遭的朋友們是不是都已經衝向日本旅遊了呢?全球疫情趨緩、日本又近在咫尺,此時不去更待何時呢?
《TO》特地為喜愛科技技術與科學的讀者們挑選了以下幾間博物館/美術館,若有看到中意的,就把它安排進你的行程當中吧!
被疫情困在台灣島上三年多,你也已經辦好護照、看準連假、訂好機票,準備飛出國了嗎?身為全球首屈一指的科技創新大國,日本也是科技迷們不容錯過的天堂。為了讓大家親身感受日新月異的尖端科技,日本境內已有多座寓教於樂、技術力滿點的博物館,近年來更搭上數位轉型潮流,用最蝦趴的方式帶領逛展者一探未來與過去的世界。這次《TO》特別為讀者們精選以下 4 座博物館,準備和大家一起疫情後衝日本,放鬆度假兼充電!
疫情啟動日本博物館數位轉型,打造全新逛展體驗
當年正值新冠疫情高峰,不少博物館被迫關門後,紛紛嘗試更多數位技術應用,希望能在網路世界中打造出相仿的參展經驗,例如六本木「森美術館」、東京「國立近代美術館」都運用了類似 Google 街景服務的虛擬技術,為線上參展者提供 360 度的虛擬體驗。
疫情期間,為了讓只能在線上看展的讀者能身歷其境、彷彿走到博物館內,官方網站也進行了一番改版升級,目標是營造出沉浸式、互動式的網站體驗。例如使用者只要點擊某件展覽品圖片,就能連結至背景介紹、相關文獻、藝術家訪談、延伸作品等一系列補充資料;比起有限的實體空間,線上策展能提供的資訊多更多。
例如:森美術館的【未來與藝術展】,就利用 Matterport 1 建構出真實的 3D 展覽場景,讓參展者線上動動滑鼠、滑滑手機就能真實逛展,線上展覽中,參展者還能看到諸如訪談影片、文件、照片等一般逛展時不一定能看到的素材。
整體而言,過去三年日本博物館產業在數位化、虛擬展覽方面發展迅速,尤其隨著 VR 技術日漸普及,策展未來趨勢將混合實體、線上兩種型式,下列 4 間博物館便是《TO》精選出完美結合了科技感與藝術典藏的出色實例:
1. 東京必訪!巨型數位藝術美術館 teamLab Borderless
這座新時代沉浸式博物館涵蓋 4 座大型藝術展區與 2 座花園,主打透過光影和線條,引領觀眾用身體親自感受藝術——你可以赤腳走過水面、化身為花園裡的落英繽紛,甚至與其他觀眾共創作品、改變作品的延續性;參展者與藝術品之間的分野幾乎消弭於無形。
熱門展品包含以 3D 互動式光影為主軸的「無垠水晶宇宙」,觀眾可透過 App 選取物件並「丟進」這片虛擬宇宙,體驗 2D 圖像如何展開成為展品的一部分;在「從天而降的火焰宇宙」展區裡,參展者會先看到一片全然的漆黑,接著烈焰舞動般竄起、型態隨著觀眾加入而不停轉變,感官體驗十分吸睛。
打造出風靡全球 IG 的漫天光影——背後團隊成員不只藝術家,更有工程師與程式設計師
東京「TeamLab」 團隊成立於 2001 年,成員包含藝術家、程式設計師、工程師、電腦動畫師、數學家與建築師,他們自詡為超級科學家,尤其擅長數位科技創作,位於東京「teamLab Planets」就是他們的代表作品之一。
由於創作成本高昂,起初 teamLab Planets 收益並不樂觀,直到新版官網與 App 上線才逐漸有了起色,且成功將潛在客群拓展至海外,成為全球知名的 IG 打卡景點——這絕對要帶另一半來啊!不過出發前請先練練怎麼拍出那些(不會被罵)可以 PO 上 IG 的美照,下面這些範例給你參考:
https://www.instagram.com/p/CpaBaN7PgQz/
https://www.instagram.com/p/CpU3TcVAvca/
https://www.instagram.com/p/CohXYT2Jwqs/
[地址]東京都江東區豐州6-1-16
[最近車站]從東京市區過來可以先搭地鐵有樂町線到「豐洲站」,然後轉搭百合海鷗號到「新豐洲站」
[營業時間]週間 10:00-20:00、週末 9:00-21:00
[公休日]每個月的第二與第四個星期二休館
2. 日本科學未來館:無垠宇宙盡收眼底
2001 年於東京開幕,外型神似宇宙艦艇,這座日本第一級的科學博物館以宇宙探索、環境科學、機器人技術為策展主軸,主打世界上第一個「地球」展示品、次世代移動工具試乘體驗、有各國太空人簽名的模擬國際宇宙站(ISS),還能看到人形機器人與仿生機器人表演,是科技愛好者、未來主義者的必訪景點之一!
https://www.instagram.com/p/CorZNhnPS7G/
其中天文常設展「地球宇宙」(Geo-Cosmos)已歷經 3 次翻新,專案團隊延攬超過 70 名業界專家,使用 10,362 塊 HDR LED 面板,以 AJA 高階色彩處理技術為核心,展演出整片畫面高彩度且流暢的虛擬宇宙,足以刻劃出最細膩的環境變化,例如四季色彩更迭、極區冰塊消融、植被生長等,搭配酷炫的饒舌音樂,帶領參展者實際感受環境變遷的衝擊,以及生命與宇宙間的連結。
種種別出心裁的小彩蛋,是未來館之所以深受大人小孩喜愛的另一項原因,例如會變色的薄荷檸檬冰沙、和大猩猩比賽記憶力的遊戲裝置(身為人類的你,很有可能會輸呢)、如假包換的機械蝴蝶、還有全館人氣第一的「眼蟲藻餅乾」,一片餅乾裡就有 2 億隻眼蟲藻!如果你敢吃的話,據說這款零食既美味又營養喔。
[地址]東京都江東区青海2-3-6
[最近車站]新交通百合海鷗線「東京國際渡輪碼頭站」步行 5 分鐘、「遠程通信中心站」步行 4 分鐘、臨海線「東京電訊站」步行 15 分鐘
[聯絡電話]03-3570-9151
[營業時間]10:00~17:00
[公休日]週二(若遇國定假日則照常營業)、年末年始(12月28日~1月1日)
3. 江戶東京博物館:博物館、遊戲開發商首次跨界合作
喜歡逛展覽的你,八成也遇過不少博物館因應裝修工程而關閉,即便有深感興趣的內容,也只能耐心等它重啟——然而借助數位內容之力,江戶東京博物館一舉突破了這個規矩,背後最大功臣就是名為「Hyper Edohaku」的手機 App。
這款 App 由館方與遊戲開發商「Rhino Studios」合作研發,即便江戶東京博物館將閉館至 2026 年 3 月,仍持續以線上方式維持高水準參展體驗,並將展覽主題定調為「尋找、發現、蒐集江戶」,專案負責人春木晶子認為「Hyper Edohaku」幾乎重現了江戶市景,連當時百姓的髮型、服飾也沒有遺漏,遊戲情境更巧妙融合了展出文物與史料。
在 App 內拜訪葛飾北斎的家吧
玩家將扮演一位江戶時代的男孩,四處探索城市、找出隱藏的 100 件歷史文物;這是日本有史以來第一款由博物館推出、使用遊戲引擎的手機 App,使用者能與收藏品進行虛擬互動和遊戲,身歷其境地學習江戶時代的歷史文化、社會生活,難怪參展的大人、小孩都對這款 App 愛不釋手,甚至還有玩家們敲碗想要館方推出 PC 版和 Steam 版本呢!
[地址]日本東京墨田區横網1-4-1
(持續閉館至 2026 年 3 月)
[官網]東京都江戸東京博物館
[App 下載]Hyper Edohaku
4. 金澤 21 世紀美術館:不說還以為是蘋果直營店?
科技創新的價值往往展現於兩種面向:一是日新月異的尖端技術,令人大開眼界,二是連結文化工藝與未來的橋樑,當文明隨科技不斷演進,使人文創作得以不落下;前者大鳴大放、後者內斂不張揚,體現在展館設計,兩類景點看似截然不同卻都值得造訪。
例如這座落於金澤市區,白淨得近乎透明、簡約而洋溢現代感的金澤 21 世紀美術館,2004 年正式開幕,2015 年子彈列車行經金澤市後,帶來大量旅客,並提升美術館海內外知名度。
https://www.instagram.com/p/BaMHdeIFQA2/
整座建築設計就像是座小型未來城市,展間大量留白、採光明亮(莫名有點像蘋果直營店呢),它還擁有近似鏡面的圓弧外牆,當天氣晴朗,草地上的美術館映照著藍天白雲,來訪的大人小孩自在穿梭其中,無違和融進日常生活;常言道「科技始於人性」,金澤 21 世紀美術館裡裡外外的「穿透力」同樣深入人心。
館內收藏國內外現代藝術家作品,其中最受歡迎的展品,莫過於來自阿根廷的 Leandro Erlich 所創作之《泳池》:巧妙運用天窗與水,打造出恍若真實泳池的波光粼粼,以水面為境界,從池底抬頭看,體驗另一種人與人之間的相遇。
[地址]石川縣金澤市廣坂1-2-1
[最近車站]在 JR 金澤站公車總站的兼六園口(東口)的 3 號、7 號口乘車,約 10 分鐘即可到達「廣坂・21 世紀美術館」車站(其他交通方式【點我】)
[聯絡電話]076-220-2800
[營業時間]10:00~18:00(週五、週六延長至20:00)
[公休日]週一(週一為節假日時則順延為次日)、年末年始
逛展數位化已成趨勢,現在就出發尋找全新體驗!
國立國際美術館主任研究員建畠哲相信,即便疫情影響逐漸逝去,逛展數位化已然成為博物館產業未來趨勢,甚至可以說,數位化策展回過頭來強化了實體展覽之於大眾的吸引力——無論是引進 App 數位導覽,3D 渲染與投影、VR/AR 技術,這些數位化應用都是藝術展演的再延伸,賦予觀眾更多元的參與管道,創造出更難忘的逛展體驗。
人文藝術、科技創新,兩者之間的對話與撞擊,是否也讓你著迷不已?以上就是《TO》為你精選的科技力爆棚、數位轉型大成功的 4 家博物館,無論是自助旅行或跟團觀光,趕緊規劃行程、準備重遊日本囉!
*參考資料:the japan times、nippon.com、Newsweek、AVNetwork,首圖來源:teamLab Planets
(責任編輯:藍立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