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chOrange 編輯部導讀】
隨著 GPT-4 問世,「AI 原住民」這個新名詞也誕生了。iKala 共同創辦人暨執行長程世嘉說:「相較於這群 AI 原住民,我們反倒成了上一個世代的產物,我們還留著太多以前的工作習慣,搞不清楚哪些手工活和流程可以用 AI 來代勞。」身為現代工作者的你想要與時俱進,就必須增進這兩項能力!
Microsoft 於 16 日公布與 AI 全面結合的「Copilot」新功能,未來不必花大把時間拉表格、設計 ppt,幾個指令就能做出符合需求的文件,這不但為 Microsoft 系列產品用戶帶來更多便利,也預示了 AI 主宰生產力的新時代來臨,以及新族群「AI 原住民」的誕生。
AI 原住民(AI Native)是什麼?
你可能不確定該如何定義「AI 原住民」,但對於「數位原住民」(Digital Native)應該不陌生!
數位原住民泛指從小與數位產品為伍的世代,非常習慣透過數位產品來解決生活中的各式問題,同樣的道理,AI 原住民代表與 AI 產品一同成長,能靈活運用他們來完成學習、工作的更年輕族群。
AI 原住民的到來會帶來什麼影響?iKala 共同創辦人暨執行長程世嘉在 臉書貼文 提到:「相較於這群 AI 原住民,我們反倒成了上一個世代的產物,我們還留著太多以前的工作習慣,搞不清楚哪些手工活和流程可以用 AI 來代勞,而且更多時候,我們當中有些人懶得去適應 AI,在 AI 原住民當中我們成了一群缺乏效能的人。」
不想被科技的潮流所淹沒,我們該如何在 AI 時代站穩腳步?就從培養以下兩項能力開始。
AI 時代必備基本能力 1:很會問問題的能力
有使用過 ChatGPT、Midjourney 等生成式 AI 軟體的話就知道,AI 的使用核心在於「給出精確的指令」,因此未來人才間比較的就是誰最會問問題、抓重點了!
順應生成式 AI 發展潮流,矽谷新創公司近期甚至推出「AI 溝通師」職缺(prompt engineer,又稱指令工程師」,需要的就是很會問問題,能透過創造和改善指令來訓練 AI 模型的新型人才。
在 AI 工具唾手可得的時代,越會定義問題、提出需求的人就是「越會使用 AI 的人」,能掌握和使用的資源也就越多。
AI 時代必備基本能力 2:很會溝通的能力
雖然 AI 在執行某些任務上能比人類更有效率,但也有些事情是它還無法企及的,像是人與人之間的情感交流和溝通技巧。
在 AI 時代強化自己的溝通能力至少有兩大好處,首先,在客服、銷售或業務等人際關係很重要的行業中,具備有效的溝通技巧,才能與客戶建立信任和融洽關係。以客服而言,即便 AI 接手了第一線回覆客戶的工作,倘若遇到棘手的顧客意見,就仰賴人類接手來進行軟性溝通,而這樣的案例往往是決定客戶滿意度的關鍵。
再者,隨著 AI 在工作場所變得越來越普遍,團隊成員也需要學習如何與 AI 團隊成員協作,這仰賴積極且有效的溝通,才能透過不同專業及考量的交流,做出好決策、實現共同工作目標。
*本文開放夥伴轉載,資料來源:Forbes、LINE TODAY、Virtualspeech;首圖來源:Pexels
TechOrange 熱情招募中!
好讀文章版,更了解 TO 吧 →→【我是 TO 編輯,來幫我主管徵才】無時無刻都在關注科技的你,可以考慮我們的這兩份職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