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chOrange 編輯部導讀】

台灣的中小企業如何跨越工業 4.0 的門檻,實現智慧製造?經濟部工業局推出了一個創新的方案:智慧機上盒(SMB)。這是一種能夠讓舊有設備聯網、即時監控、智能應用的裝置,可以幫助廠商提升生產效率、降低成本、增加競爭力。一起來看,台灣智慧製造的新契機!

智慧機械是政府重點推動的產業,也是驅動台灣下世代產業成長的核心,為協助國內製造業逐步實現數位升級、數位轉型,突破舊有生產模式,來持續維持產業競爭力,經濟部工業局、財團法人精密機械研究發展中心(簡稱 PMC)、 63 家系統整合商與多家產業公協會的共同努力下,透過智慧機上盒(SMB)的推動,協助中小企業順利跨出數位轉型的第一步。

自 107 年迄今共有 17 類產業、共 399 家廠商參與,累計完成 10,466 台設備聯網,達成萬機聯網的里程碑,同時我國智慧製造也邁向新的階段。本次活動最大亮點就是由 18 家跨領域公協會共襄盛舉,可說是史上少有的盛會,正象徵著產業大結合。

回首來時路推動的艱難,工業局副局長楊志清說明,5 年前,台灣的產業界對智慧製造與機聯網概念都相當陌生,在工業局與產業專家腦力激盪的靈感下,想到原有電視加機上盒連線可以取得更多媒體內容與應用功能的概念,如果讓產業舊有設備透過安裝智慧機上盒,產線設備訊號連結後應該可以進行數位轉型,升級成智慧製造,於是智慧機上盒(SMB)的概念就這樣誕生了。而這一個新的概念就在各公協會與工業局的共同推動下,達成了萬機聯網的卓越成效。

計畫主持人 PMC 總經理賴永祥表示,過去在製造業舊有設備的生產管理中,需高度仰賴人力與紙本作業,導致各種人力時間成本過高,SMB 恰恰可以解決這些問題,有效提升設備管理上的資訊收集與處理的效率,而在這幾年持續推動下,受輔導的廠商真的都獲得滿意的數位升級回報。

以炬將科技為例,原本封閉型的生產設備,生產數據無法即時取得,導入SMB 後,生產管理產生明顯的改變,包括:機台即時生產數據可視化、QR Code 條碼黏貼作業時間縮短、客戶訂單資訊顯示即時、計算報價成本時間縮短、有機會幫客戶安排插單、把實際有效工作時間拉長、支援行動設備與 LINE 即時通報,廠區任何地方都可以即時查詢。

在加速整廠營運資訊分析部分,創維塑膠導入 SMB 後,分析所需時間由 8 小時降為 3 小時,同時拜生產履歷數位化所賜,讓報表產製從數天降為 1 小時。智慧平台連接廠內所有射出機的控制器,可智慧監控廠內所有射出機的生產狀況,預防突發狀況停機並立即排除,提高機台稼動率也提高產品良率。

再以亦良公司在即時管理上,導入 SMB 後讓生產管理可視化,能及時確認產品生產良窳與生產週期時間,確實掌握訂單交貨時間,還提升設備稼動率並降低後續客戶品質客訴與異常問題追朔時間。從此可精準呈現廠內產線產量、稼動、設備狀態及生產進度,並隨時掌握產能調度,使生產效率提升 10%。

萬機聯網是數位化基礎的一個重要里程碑,尤其整體產業逐步前進工業 4.0 的境界,經濟部工業局仍將持續帶動產業轉型升級,協助企業逐步從聯網化、可視化朝向透明化、可預測及自適化等優化進程,並鼓勵目前尚未踏上數位化進程的廠商能夠加緊腳步,藉由成功的案例經驗,不繞路就可以少花冤枉錢,以轉型帶來創新,升級開創佳績。

*本文訊息由 經濟部 提供,內文與標題經 TechOrange 修訂後刊登。新聞稿 / 產品訊息提供,可寄至:[email protected],經編輯檯審核並評估合宜性後再行刊登。首圖來源:經濟部

(責任編輯:游絨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