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chOrange 編輯部導讀】

據 Oxford Economics 全球經濟模型預測 2023 年全球製造業 GDP 成長率為 2.5%。但受到全球通膨、技術人才短缺與供應鏈風險增加等因素影響,製造業仍需從 ESG 永續發展與數位轉型兩方面著手,讓自己更升級,以應對各種挑戰。

製造業如何變得更強韌、更綠色、更智慧? 勤業眾信揭示了五大關鍵!

勤業眾信聯合會計師事務所昨(3/2)發布《2023 製造產業趨勢展望》報告,內容指出,Deloitte 根據 Oxford Economics 全球經濟模型預測 2023 年全球製造業 GDP 成長率為 2.5%。儘管近期製造產業供給與需求逐漸回升,但受到全球通貨膨脹、經濟不確定性仍高,及多數企業內部面臨技術人才短缺與供應鏈風險增加等內外部因素影響,整體發展仍待觀察。

展望 2023,勤業眾信歸納出「強化企業韌性與敏捷、提升留才誘因、建構多元供應鏈、兼顧安全的智慧工廠、循環催化永續經營」是牽動製造產業發展的五大關鍵。

》搶先閱讀 TechOrange 特別企劃《

勤業眾信聯合會計師事務所能源、資源與工業產業負責人溫紹群指出,2023 年地緣政治與氣候變遷風險等因素將會持續影響企業營運,但如 ChatGPT 的生成式 AI 與元宇宙數位科技更將製造業轉型建構了新的想像空間與契機。業者應從 ESG 永續發展與數位轉型兩方面著手,將永續目標整合至企業中長期策略中;數位方面則搭配五大發展關鍵,強化企業韌性及敏捷,建構多元供應鏈並打造智慧製造工廠提升營運與資源使用效率,建構所需的人才培養機制及組織文化,落實永續經營之目標,引領製造產業持續升級。

2023 製造業五大趨勢

面對 2023 年製造業者所面臨的困難,以下提出五個建議,期望能協助相關領域之利害關係人找到企業持續發展之動能:

一、強化企業韌性與敏捷應變風險

數位科技給予企業重新檢視工作核心的價值和優化作業流程的機會,勤業眾信報告中發現,數位成熟度較高的企業,整體組織之韌性與敏捷度較高。據 Deloitte Global 調查,已有超過 60% 之業者投入自動化與資訊分析;也有將近四成之企業投入物聯網等技術。藉助數位科技加強資料治理及分析能力,進而強化企業分析與預測精準度,提升營運效能的同時也減少人力及資金成本浪費,進而能更快速回應市場變動,提高獲利能力與製造產能,在市場中搶得先機。

二、從員工福利與企業文化提高留才誘因

據 Deloitte Global 報告調查顯示,2022 年有高達 75% 之製造業者將人才保留以及尋找合適人陷入困境;也有過半業者認為如何維持企業競爭力薪酬是 2022 年一大困難。勤業眾信歸納出四大建議方案,一、評估與調適員工薪資報酬;二、提供不受時空限制的遠距工作模式,藉以提高工作彈性以吸引更多人才;三、提高技能訓練頻率,不僅減緩人才困境,也適度賦予員工自主權精進學習機會和釋放潛力,提高企業的績效同時,也使激勵員工的工作動力和投入程度。最後,具備成熟的企業文化,也是員工所重視的關鍵之一。例如,近年企業高度訴求「多元、平等與包容」(Diversity, Equity, and Inclusion, DEI)的文化,根據 Deloitte 調查指出,在美國有 67% 之受訪者將企業之 DEI 策略視為選擇工作的重要考量之一,企業應將員工性別、種族等多元性視為一重要指標,打造多元包容的工作環境與雇主品牌。

三、四大策略建構

Deloitte 調查指出,在過去 12-18 個月間,有超過 80% 之企業面臨供應鏈中斷之困境,且有 72% 之受訪者認為 2023 年原物料短缺與供應鏈中斷之問題將會持續影響企業營運。對此,勤業眾信提出四項策略建議,一、企業應與現有供應商保持密切關係;二、持續拓展供應商來源多元性;三、提升在地生產能力以紓解因物流造成之供應鏈延遲風險;四、運用數位科技增加供應鏈的透明度與掌握度。透過上述四項做法提高供應鏈韌性,更精準掌握供應鏈資訊,協助企業面對風險時掌握先機。

火熱的生成式 AI 為我們帶來新資安威脅!你的個人裝置將變成駭客的遊樂場

你真的不怕自己手機上的瀏覽行為被公開嗎? 《TO》特別企劃「別讓你的生活成為駭客的遊樂場」內容,陪你捍衛自己的隱私 >> 搶先閱讀

四、打造兼顧安全的智慧工廠

當數位轉型已是趨勢時,企業導入數位科技重塑製造價值鏈,不僅提高生產效率、落實敏捷管理,也帶動企業永續發展,可謂是製造企業奠定未來核心競爭力的關鍵。據 Deloitte Global 調查指出,有 60% 之受訪者已與相關科技公司建立合作關係,導入雲端、邊緣運算與 5G 等技術,以奠定數位轉型基礎;且根據勤業眾信《2023 CxO 調查 : 質變新時代》報告亦發現,台灣已有近五成之製造業者已投入智慧化生產。隨著數位化程度提升,資訊安全的議題日漸受關注,其不僅是安全、防禦之議題,更會連帶影響企業營運以及與客戶之關係,是企業提升韌性、永續經營的基石,是導入新興科技時必須關切的要點。

五、以循環經濟催化永續經營

氣候環境的變遷,迫使企業及相關利害關係人面對 ESG,企業為此也積極朝向透過營運和價值鏈的改變以滿足利害關係人與相關法規的期待與目標。例如規劃新建物時,可納入智慧綠建築的概念,從建材選擇、建物發電與空調等方面著手,落實節能減碳;以電動車取代傳統油車,降低企業營運與運輸產生之碳排放;又或是增加廢棄物的處理等,亦為企業減碳的關鍵,特別是在排碳大戶如水泥、鋼鐵等產業。

企業的永續經營和循環經濟息息相關,不只是因為減碳為環境帶來好處,也為企業經營開拓新的商機。建議業者除了考量環境面向之外,也應將社會與公司治理納入企業發展的考量,從人才、企業文化與治理規則等方面著手,致力提升組織文化多元性,帶動企業永續成長,方可與全球與在地客戶建立長期夥伴關係。

*本文訊息由 勤業眾信 提供,內文與標題經 TechOrange 修訂後刊登。新聞稿 / 產品訊息提供,可寄至:[email protected],經編輯檯審核並評估合宜性後再行刊登。首圖來源:create.vista

(責任編輯:游絨絨)


TechOrange 熱情招募中!

好讀文章版,更了解 TO 吧 →→【我是 TO 編輯,來幫我主管徵才】無時無刻都在關注科技的你,可以考慮我們的這兩份職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