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週一(2/6)Google 宣布將推出名為「Bard」的 AI 搜尋聊天機器人,隔日(2/7)微軟便宣布推出新版搜尋引擎 Bing,這場圍繞兩間矽谷巨頭的「AI 大戰」可以說是萬眾矚目,所有人都在追的一部影集。不過,在這週結束之前,這部好戲似乎已經給出了第一季的結局。
週三(2/8)晚上,Google 在巴黎舉行 AI 發表會,向外界正式披露「Bard」,卻在產品示範時出了重大紕漏——Bard 在回答「詹姆斯.韋伯太空望遠鏡的新發現」這個問題時,錯誤地把另一個望遠鏡取得的成就安給了前者。
延伸閱讀:【超昂貴的放送事故】Google AI 聊天機器人 Bard 沒準備好?錯誤回答讓母公司股價大跌 8%
這場廣告「放送事故」,加劇大眾對其相關工具尚未準備好整合進搜尋引擎的擔憂,影響 Google 母公司 Alphabet 週三盤中股價重挫逾 8%。這也讓它的對手微軟暗自欣喜,因微軟在發表整合最新版模型的搜尋引擎新版 Bing 和新版瀏覽器 Edge 後,在過去兩天上漲近 4%,市值重回 2 兆美元。
在這場競爭激烈的「AI 大戰」中,這兩間矽谷巨頭都搶著讓自己的 AI 服務快速上線,不過,在這第一回合的宣傳戰上,看起來是微軟略勝一籌,原因在於微軟採取的策略是將新 Bing 定義為「副駕駛」。
顯然,聊天機器人在現階段還是會「小凸槌」,但微軟給用戶先打了預防針。像是告訴使用者,如果使用 AI 來創作文本時,應該把 AI 提供的文字作為參考,而非可以使用的最終文本。這樣的方式更像是先出示「免責聲明」,若聊天機器人發生「凸槌」,也能降低遭受謾罵的風險。
微軟為使用者提供有如「副駕駛」一樣的網頁瀏覽幫手,協助在各類文檔中提取重要內容、進行比較,甚至能夠生成特定格式、長度和語氣的文案草稿,像是 LinkedIn 貼文之類的。
Bing 在回答問題時也會附上網址(告訴用戶資料來源,例如包含產品推薦的文章),以提高透明度,也讓使用者可以自己去「查證」,獲得更多資訊。這也是新 Bing 與 ChatGPT 的不同之處,相比之下,ChatGPT 沒有提供資訊來源,誰也不知道 ChatGPT 提供的建議和答案從何而來。
在這場持續進行的「AI 大戰」中,最大的贏家肯定會是使用者,就讓我們期待這兩間矽谷巨頭會如何提供更好的搜尋引擎服務,帶領我們走向「搜尋的新時代」。
TechOrange 熱情招募中!
好讀文章版,更了解 TO 吧 →→【我是 TO 編輯,來幫我主管徵才】無時無刻都在關注科技的你,可以考慮我們的這兩份職缺
*本文開放夥伴轉載,參考資料:cnet、businessinsider、microsoft、鉅亨網,圖片來源:flick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