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chOrange 編輯部導讀】
你的社群版面也被 ChatGPT 攻佔了嗎?
若還沒有時間深入了解什麼是生成式人工智慧(generative AI)、什麼是 ChatGPT,下方這則懶人包可以協助你快速理解,包括 ChatGPT 背後組織神秘的共同創辦人、它即將對網路世界造成什麼影響、現有的困境等。
雖然人工智慧(AI)已經發展多年,但許多人總認為那屬於「尖端科技」——意即不是正常凡人需要接觸及留意的領域——直到 2022 年 11 月 30 日,ChatGPT 的發布。
這引起了各界人士的興趣。人們不止與它交流天氣狀況,它可以檢查程式碼的漏洞、產生食譜、撰寫劇本、提供研究大綱……,許多學生利用它完成家庭作業。這一切都發生在這一聊天機器人發布後 24 小時內。
以前也曾有其他聊天機器人,但沒有一款能與 ChatGPT 相提並論。ChatGPT 能進行天馬行空的長對話,可以回答問題,還能根據人們的要求撰寫各種書面材料。當然,它並不完美,但是已經足夠令人驚奇。
其結果是,ChatGPT 發表五天內,其用戶就超過了 100 萬人,而 Facebook 用了 10 個月時間,才達到這個里程碑。
ChatGPT 帶動生成式人工智慧浪潮
ChatGPT 是一股相關人工智慧技術浪潮的一部分,這種技術被統稱為「生成式人工智慧」(TO 編按:也稱為 AI 生產內容,AI Generated Content,AIGC),還囊括了 Midjourney 和 Lensa 等熱門藝術生成模型。
♦ 延伸閱讀:人類藝術家超不爽!在畫畫比賽中也贏了人類的 AI,下一步將進軍動畫界?
ChatGPT 由 OpenAI 開發,這家公司由營利組織 OpenAI LP 與母公司非營利組織 OpenAI Inc 所組成,目的是促進和發展友好的人工智慧,使人類整體受益。公司於 2015 年底成立,總部位於舊金山。
面對國際市場快速發展的 AI 技術趨勢,台灣企業應當採取什麼策略?
→ 立即下載《TechOrange 2023 趨勢觀察報告》
2019 年 7 月 22 日微軟投資 OpenAI 10 億美元,雙方將攜手合作替 Azure 雲端平台服務開發人工智慧技術。2020 年 6 月 11 日宣布了 GPT-3(Generative Pretrained Transformer 3)語言模型,這也是 ChatGPT 能夠當紅的基礎。
♦ 延伸閱讀:【三秒生一篇新聞】簡單指令就能寫出文章,工程師直接玩起「GPT-3 能力測試」
GPT-3 是 OpenAI 開發的最先進的語言處理 AI 模型。它能夠生成類似人類的文本,應用範圍很廣,包括語言翻譯、語言建模以及為聊天機器人等應用程式生成文本。它是迄今為止最大、最強大的語言處理 AI 模型之一,擁有 1750 億個參數。
雖然在 2022 年才廣受矚目,其底層技術已經默默突破了幾年,比如 OpenAI 所用的 GPT 技術,其 GPT1 在 2017 年就已經出現,現在 ChatGPT 所採用的 GPT3.5 則是在 2022 年出現。
ChatGPT 背後:OpenAI 謎一般的共同創辦人
37 歲的共同創辦人兼 CEO Samuel Altman 充分體現了 OpenAI 謎一樣的特性。作為一位資深科技創業者,Altman 更為人們所熟知的是他出色的商業才能,而不是其工程技術成就。
他是 OpenAI 估值暴漲的推手,也是給該技術潑冷水的主力。他曾公開表示 ChatGPT 距離真正可靠仍有很大差距。與此同時,他認為該技術是實現公司使命的重要一步。
在他的帶領下,OpenAI 位於科技行業「下一個大事件」的前沿,它具備了一家傳奇初創公司的特徵,包括全明星級別的團隊和投資者的熱捧,該公司的估值據稱已經達到 290 億美元。
微軟可能是 OpenAI 最重要的伯樂跟貴人,如今,他們希望能擴大雙方的合作,以提升微軟的競爭力。近日消息指出,微軟將向這家公司投資高達 100 億美元,作為回報,未來幾年,微軟將獲得 OpenAI 的大部分利潤。這筆交易可能會令外界更加確信,一份曾經理想主義的事業現在只關心謀利。
但現實是,OpenAI 還未能獲利,甚至在創立之初,OpenAI 經歷了一次內部轉型,導致原始團隊分裂,公司也將重心從純科研專案,逐步轉移到商業專案。這也帶來一些批評者認為,發布 ChatGPT 本身是一種危險行為。
♦ 延伸閱讀:ChatGPT 證明了通用人工智慧可能存在嗎?從馬斯克離開 OpenAI 找出端倪
ChatGPT 爆紅後,Google 為何拉響紅色警報?
ChatGPT 的發展與爆紅,帶來了嫉妒、猜疑和恐慌,最直接面臨威脅的是搜索巨頭 Google。據媒體報導,為了應對 ChatGPT,Google 內部已經拉響了「紅色警報」,尋求應對方式。
有報導稱,Google 實際上已經有與 ChatGPT 實力相當的軟體,但一直不願將其應用在搜索上,主因是還未找出獲利模式。一旦推出和 ChatGPT 類似的服務,可能造成搜索業務最依賴的廣告收入面臨重大打擊。
如何獲利其實也是微軟與 OpenAI 目前需要考量的難點。有報導認為,OpenAI 當前的做法,形同將公司出租給微軟,租期取決於 OpenAI 的盈利速度。
♦ 延伸閱讀:Google「不尋常的裁員」全為備戰 ChatGPT!2023 年最值得關注的企業競爭:微軟 vs Google
如何「營利」仍是重大難題
但要收回投資和實現利潤上限目標,可能需要一段時間。
《Fortune》雜誌掌握的文件顯示,到目前為止,OpenAI 只有相對微薄的收入,依舊處在嚴重虧損狀態。文件顯示,該公司去年的收入預計不足 3,000 萬美元。但計算和數據支出預計達到 4.1645 億美元,人工支出 8,931 萬美元,其他非特定營業費用為 3,875 萬美元。其在 2022 年的淨虧損總計為 5.445 億美元,不含員工股票期權。
ChatGPT 的發布可能快速增加該公司的虧損。Altman 在 Twitter 上回覆馬斯克的問題稱,用戶與 ChatGPT 的每次互動,將占用 OpenAI「個位數百分比」的計算成本,隨著這款聊天機器人走紅,其每月的支出可能高達數百萬美元。
OpenAI 預測,隨著 ChatGPT 成為吸引客戶的重要工具,其收入將會快速增長。文件顯示,該公司預測 2023 年收入 2 億美元,2024 年收入預計超過 10 億美元。但 OpenAI 並未預測其支出的增長情況以及何時能夠扭虧為盈。
該公司拒絕就這些資料發表評論,但它們指向了一個顯而易見的事實:OpenAI 和微軟都認為,曾經的非營利性實驗室,現在已經有了可用來出售謀利的產品。
》下載 TechOrange 2023 趨勢觀察報告《
♦ 延伸閱讀:【2023 有值得期待的事了】ChatGPT 版新搜尋引擎可望 3 月亮相! OpenAI 即將挑戰 Google 地位?
*本文經合作夥伴 鉅亨網 授權轉載,並同意 TechOrange 編寫導讀與修訂標題,原文標題為〈帶起AIGC浪潮 ChatGPT正在改變人們如何看待人工智慧〉。首圖來源:Shutterstuck。
(責任編輯:藍立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