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chOrange 編輯部導讀】
儘管全球經濟前景不明朗,LinkedIn 調查發現,亞洲工作者普遍對在 2023 年轉職有信心,尤其在疫情期間,許多人積極為自己充電,培養出能在多種職位間轉移的技能。
身為 HR 或中高階主管的你,可以一起來了解工作者在 2023 年對工作的期待是甚麼,思考如何吸引 / 留住人才。
儘管美國科技業、金融業裁員潮持續蔓延,全球經濟前景不明朗、公司評估決策難以捉摸,商務社群網站 LinkedIn 近期發表一項亞洲用戶調查,研究對象包含 4,000 名來自新加坡、澳洲、印度的工作者,發現工作者普遍看好年後轉職機會,樂觀指數達新高——比起 2022 年的就業市場情況,有超過 60% 的印度受訪者、43% 澳洲與新加坡受訪者表示「更有信心」在今年找到新工作。
LinkedIn 職涯專家指出:「我們相信最新這波轉職潮中,人們想要的理想工作條件不外乎更多靈活自主性、更高薪,或更符合職涯志趣;如果上述皆符合就更棒了。」
》下載 TechOrange 2023 趨勢觀察報告《
樂觀情緒背後,是蓄勢待發的專業成長
LinkedIn 調查結果顯示,有超過半數的受訪對象自認已準備好迎擊景氣衰退,主因是「打從新冠疫情初期,就有不少工作者善用多出來的時間好好充電,為專業能力加值、拓展專業人脈,並重新對齊職涯發展方向與天賦熱情。」
這點由全球 LinkedIn 使用者的個人檔案就可看出端倪:相較去年同期,使用者於頁面上新增專業技能的比例增加了 43%,顯示求職者正積極投資自我專業能力成長,以期培養可適用於多種職位之可轉移技能,提升自己在就業市場上的競爭力,成為炙手可熱的人才。
♦ TO 延伸閱讀:2023 四大搶手新興人才出爐——HR 在台灣可能遇到的徵才挑戰是什麼?
良禽擇木而棲,工作者另覓新職五大推力
- 全球通貨膨脹,薪水卻沒跟著漲
- 現職缺乏晉升或成長機會
- 缺乏工作動力或無法獲得尊重
- 制度不夠靈活(尤其遠端、混合等工作模式)
- 員工福利單薄
♦ TO 延伸閱讀:如何判斷自己到底該不該離職?專家:遇到這 3 種情況,就別猶豫了
2023 轉職調薪幅度值得期待
LinkedIn 指出通膨下日益高漲的生活壓力,是推動人們尋求轉職契機的一大主因——研究結果顯示若沒有調薪成功,有超過半數的求職者打算離開現職。
值得慶幸的是,根據美國人資顧問公司「Mercer」發布的年度薪酬調查,2023 年亞太就業市場之整體薪資水準,預期將出現 4.8% 的提升;隨著年後轉職潮來襲,工作者無論是求職、原職或轉職調薪,都將擁有更寬廣的談判空間。
♦ TO 延伸閱讀:【給軟體產業工作者的 2023 預言書】全球 IT 外包潮流興起!軟體開發人才究竟有多夯?
拒絕用健康換薪水!轉職以獲得更好的生活平衡
回顧 2022 年席捲全球就業市場的安靜離職,以及中國年輕世代流行的躺平主義,這些職場關鍵字背後,其實是說不出口的工作倦怠,以及對「下班後理想生活」的渴望,而這也將是 2023 年轉職潮中,求職者的首要追求之一。
根據 LinkedIn 調查結果,有超過 30% 的受訪對象嚮往更平衡的工作與生活;值得組織企業留意的是,亞太地區經常出現職員工作過勞,卻不清楚自己為何而做的狀況,可能大幅降低人才留任的意願。
♦ TO 延伸閱讀:激勵部屬這樣做!當面告訴他是「潛力股」,他會為你加倍努力
職人渴望突破性成長,不只執行更要學習
長久以來,工作不快樂或缺乏成就感,都是現代職場用才、留才的一大阻礙,只不過 2022 年開始,工作者變得更勇於發聲——根據蓋洛普〈全球職場現狀〉(State of the Global Workplace)研究,60% 的受訪對象對現職很無感、將近兩成的人則認為自己現在的工作很糟糕,而之所以會出現這樣的情緒,主要原因是人們在現職裡看不到前景。
企業可以調整人才策略,除了升遷管道,專業成長機會更不可或缺,例如主動提供培訓資源,讓團隊成員在學習中培養信心,面對未來職涯規畫更有底氣。
♦ TO 延伸閱讀:【領導者必讀,九本精選好書】幫助你在混亂時局下,迎接充滿挑戰的 2023 年
雖然 2023 年就業市場仍充滿變數,我們可以確信的是,專業工作者對理想職缺抱有更多憧憬,與其一味忍受不滿意的工作條件,他們將起身爭取更符合個人期待與價值的新工作;而眼見多個產業職缺數創新高、市場普遍好「薪」情,現在正是求職者放膽追尋的大好時機。
面對國際市場快速發展的各項技術趨勢,台灣企業應當採取什麼策略?
→ 立即下載《TechOrange 2023 趨勢觀察報告》
♦ TO 延伸閱讀:
【我是 TO 編輯,來幫我主管徵才】無時無刻都在關注科技的你,可以考慮我們的這兩份職缺
Z 世代員工拒當社畜!用高薪已綁不住人,企業主如何打造全新留才策略?
*本文開放合作夥伴轉載,參考資料:CNBC、Babbel,首圖來源:Pixabay
(責任編輯:游絨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