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汰工廠紙本作業!維修巡檢流程全面提升、助攻企業走向數位化

圖說:由左至右分別為台塑網科技系統軟體事業群系統整合一處專案顧問傅繼台、處長褚人賓

「大家都知道生產設備穩定度的重要性,但絕大多數的設備管理方式並沒有與時俱進,這不僅會影響產能及製程安全,也有可能導致工安事件。」台塑網科技系統軟體事業群系統整合一處處長褚人賓提到,有鑑於此,身為台塑集團的一員,台塑網利用該公司多年累積的資訊技術服務,結合台塑企業的巡檢保養制度,打造出 FEMS 設備保養管理平台」,協助國內外不同領域的製造業者精準掌握設備狀態,提升設備的妥善率。

近幾年產業環境變化非常大,疫情期間造成供應鏈的斷鏈、短鏈現象,如今邁入後疫情時代,部分市場的訂單需求減少,都對製造業的營運帶來沉重壓力,褚人賓指出,不過無論營運狀況好壞,設備維護都是廠房管理的持續且必要環節,因為妥善的設備稼動及運轉,是工廠運行的基礎條件之一

傳統紙本流程效益不佳,產線該如何解決?

雖然絕大多數的製造業都有巡檢維修機制,「不過多數業者迄今都仍使用傳統的紙本紀錄作業,不僅工作效率不彰,也會延滯企業數位轉型的腳步。」

台塑網科技系統軟體事業群系統整合一處專案顧問傅繼台,繼續點出紙本作業對企業流程效率的影響。「首先是巡檢保養紀錄資料難以管理,紙本作業完成後往往就堆疊在檔案室的文件櫃裡,需要耗費大量時間才能查找,也幾乎無人利用。」

圖說:台塑網科技系統軟體事業群系統整合一處專案顧問傅繼台

除此之外各單位紙本表單的用語用詞、度量衡單位也少有正規化標準,「像是不同單位對同一個異常項目使用「墊片破損」和「墊片龜裂」進行紙本記錄,有可能是同一狀況,也有可能完全不同。」另外像是小數點位數、中英文度量衡單位也有可能在紙本表單中各行其是,掌握大量數據卻無法充分利用分析,這都會影響管理成效。

其次是巡檢記錄數據應可產生更多附加價值。傅繼台指出,當工廠的自動化監控系統發出異常警示時,只能透過即時數據看到當下問題,例如廠內的空調故障時,管理者僅能從監控畫面中看到故障時間、設備異常類別等資料,卻忽略了檢視及比對過去的巡檢保養紀錄或已預排的保養活動,以釐清故障的確切原因及改善方式。

無法了解故障的真正因素,問題就無法根除,未來就只能不斷被動修復,設備穩定性自然不佳,台塑網的 FEMS 設備保養管理平台則可以協助解決這些問題。

保養與巡檢面向不同, FEMS 同時納入兩大功能!

台塑網的 FEMS 設備保養管理平台同時納入「保養」與「巡檢」兩大功能,並且可結合導入者的企業文化、產業類型、作業流程。「一般平台都將保養與巡檢整合在同一功能,但其實這兩種作業的工作內容不一樣,功能需求也不盡相同。」

對此需求,FEMS 設備保養管理平台提供了完整功能。系統在保養、維修、巡檢派工時,就會將與工作有關的資料圖文檔案,傳送至行動裝置中,協助人員有效率的完成工作。

巡檢或保養工作過程中所記錄的資料,可透過網路上傳至 FEMS 設備保養管理平台,透過系統的電子動態看板,管理者可即時掌握廠內的設備巡檢保養狀態。另一方面,透過資訊不斷累積大數據,管理者可以進行歷史數據與維修履歷的交叉查詢比對,分析出故障的可能原因,藉此制定對應的管理政策及做法

圖說:台塑網科技系統軟體事業群系統整合一處處長褚人賓

FEMS 設備保養管理平台的應用相當廣泛,只要是有保養、維修、巡檢需求的場域,都可藉此提升工作效率,台北捷運就是其中的指標案例。」褚人賓表示,台北捷運發展迄今,共有 6 條主要路線與 2 條單站支線,車站共有 131 站、在未 e 化之前,平均一年使用超過 10 萬張紙張於站務巡檢作業,尚未包含列車保養、道岔設備巡檢等多種項目,紙本作業已難因應龐大的保養巡檢工作需求,台塑網的 FEMS 設備保養管理平台除了讓台北捷運節省紙本作業走向無紙化管理,查找資料更方便,速度也變快,相關保養檢修資料上傳雲端同時也串接內部多項資訊系統,順利優化工作效率。

除了台北捷運之外,FEMS 設備保養管理平台也已大量應用於生產廠房之水、電、氣體、空調、製程設備及消防、工安等場域的設施管理。

褚人賓再次強調,這套系統之所以能協助不同場域業者提升管理效益,主因在於同時融入管理實務經驗與資訊服務專業。

不同產業都可彈性應用,台塑網如何真正助攻製造業?

「台塑企業的管理制度在業界早有口碑,台塑網以此實績打造出的系統,在實用性上無庸置疑。」除了台塑經驗外,FEMS 設備保養管理平台也保留大量彈性空間,讓不同產業可以依據本身需求調整系統架構。

他最後提醒面對後疫情時代的產業變化,設備穩定性對製造業越來越重要,保養巡檢的作法與工具也需與時俱進,FEMS 設備保養管理平台與台塑網的團隊服務,將可協助業者以高效率機制完成相關工作,讓企業更具產業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