挑選智慧車品牌,你選「自行研發」車載系統的車廠,或搭載 Apple、Google 系統的呢?

【為什麼我們要編譯這篇文章】汽車智慧化趨勢成形,一套好的車用內建系統是影響車主購買的關鍵。不過,軟體開發並非各家車廠的強項,因此直接套用 Google 的 Android Automotive 系統是最便捷,也是風險最小的選擇。但為什麼仍有車廠選擇自行開發系統呢?(責任編輯:游絨絨)

隨著科技的演進,車輛的影音娛樂配備早已不可同日而語。對 90 年代的車主來說,購車的標準是車輛必須搭載廣播及卡帶功能的音響系統,CD 音響在當年屬於加價的選配或是頂規車型的專屬配備;時至 2000 年,CD 音響蔚為主流後,VCD、DVD、藍牙、GPS 衛星導航系統興起一陣旋風,成為各家車廠大打配備戰的主要戰場。

自 2007 年 Apple 發表的第一支 iPhone 以來,智慧型手機愈漸普及,人手一機的時代來臨,車輛影音系統與手機的互聯功能便成為消費者關注的重點。

從 Android Auto 邁向 Android Automotive 車用內建系統

近年來,汽車產業面臨轉型,互聯性功能成為一大發展趨勢。手機作業系統兩大陣營 Google、Apple 紛紛推出車用互聯系統 Android Auto、Apple CarPlay,改變了駕駛用車的習慣。透過將手機連結至車輛影音娛樂系統,駕駛可以直接操作影音、導航功能,獲取即時天氣、交通資訊。

Google 於 2015 年正式對外開放 Android Auto 功能後,透過有線或無線的方式,駕駛可以將手機畫面鏡射到車輛中控螢幕操作影音、導航功能。Android Auto 推出後,駕駛人要通話、獲取手機資訊時,不再需要將車輛停靠路邊拿起手機查看,也不再需要有一個手機或導航機豎在中控台上方遮蔽視線。隨著車輛的中控螢幕尺寸愈做愈大,Android Auto 能夠讓駕駛人更便利地使用各項功能。

Google 於 2017 年更進一步推出 Android Automotive 系統。有別於 Android Auto 是投射手機畫面到車輛中控螢幕,Android Automotive 系統是車輛內建的一套獨立的作業系統,能夠整合恆溫空調、車輛資訊、倒車顯影等功能,完全不需要手機支援,且各家品牌可以客製化設計作業系統的畫面。此外,Android Automotive 系統的介面與手機極為相似,讓使用者完全不需要重新適應,也可以透過 Google Play 商店直接下載各項應用程式。

Android Automotive 系統受車廠青睞的原因

車用影音娛樂系統軟體的開發並非簡單的事。除了耗時耗錢之外,軟體開發並非各家車廠的核心能力。因此,對汽車品牌來說,能夠直接套用 Android Automotive 系統是最便捷,也是風險最小的選擇。

多年來,Ford 為旗下車型導入了自家開發的 Ford Sync ,目前已邁入第四代,但是駕駛人仍反映,使用過程面臨到許多技術層面的問題;此外,由於導航圖資、內容版權,都不是掌握在汽車品牌手中,造成後續的導航圖資與內容更新追不上軟體科技業者。

因此,Ford 已於 2021 年宣布,自 2023 年起,Ford 車輛將改搭載 Android Automotive 系統。Volkswagen 集團自行打造的系統也因為諸多技術問題,導致全新的 Porsche Macan 電動休旅車被迫延後一年至 2024 年才能發表上市。

有鑑於前述原因,Android Automotive 系統吸引了許多車廠的採用。起初,Android Automotive 系統只支援特定品牌,例如 Volvo、Volvo 的子品牌Polestar 等,但是經過這幾年的經營,General Motors (GM)、Renault 等品牌皆已為旗下車輛導入 Android Automotive 系統,而前一段提到的 Ford 也預計自 2023 年起導入使用。

(圖片來源:Porsche AG

尚未選擇 Android Automotive 的車廠如何看待這個系統?

雖然 Google 擁有核心技術優勢,Android Automotive 系統也能夠解決許多汽車品牌面臨的難題,照理應該讓所有汽車大廠趨之若鶩地導入,但是仍有許多品牌尚未採用。

首先,軟體開發的自主性,是讓許多車廠還未決定選擇的原因。使用 Android Automotive 系統,代表系統提供什麼樣的軟體功能、螢幕畫面如何呈現等,決定權都在 Google 手中。此外,車廠無法完全掌控車主的使用經驗,也是許多汽車品牌還未採用導入的考量因素。

有鑑於上述考量,德國三大豪華汽車品牌 Audi、BMW、Mercedes-Benz 目前選擇與荷蘭圖資公司 Here 合作,共同開發相關軟體系統。

全球第四大汽車集團 Stellantis 旗下車款 Jeep Avenger 雖也搭載 Android Automotive 系統,但是該集團科技長 Ned Curic 卻表示未來旗下車款不再採用該系統。依據 Stellantis 的說法,Android Automotive 系統還無法提供消費者該集團所預期的「提供消費者獨特的使用經驗」,更因為該系統過於龐大,後續需要大量資料的維護更新,造成售後端相當大的負擔

Ned Curic 認為汽車品牌必須擁有軟體開發的自主能力,因為掌握駕駛人的使用經驗相當重要,因此,Stellantis 預計自 2024 年起推出自家打造的數位平台:STLA SmartCockpit。

面對巨頭平台,選擇自己開發系統的車廠,未來壓力可不小

Android Auto、Apple CarPlay 推出後,許多車廠即不再提供車用內建導航系統配備選項。由此可以推論,隨著未來幾年 Android Automotive 的普及,Apple 也預計推出類似的功能,科技巨頭 Google、Apple 勢必會攻城掠地,對汽車業的發展產生深遠的影響。對於那一些選擇自主開發系統的車廠來說,未來可預期會是一場硬仗。

自主開發系統,固然能夠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