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位轉型是近幾年的熱門議題,在全球 COVID-19 疫情影響下,不僅是企業與企業間溝通方式出現轉變,企業內廠務端、資材端、研發端的即時溝通也變得更為重要。如何從最基礎的數位化到透過轉型發展出新的商業模式,將成為企業能否成功永續的關鍵。
但究竟數位轉型該怎麼做?跟以往的數位化又有什麼區別?在 TechOrange 科技報橘 10/5 舉辦的「2023 AIoT 智慧製造生態系論壇」 中,台塑網科技專業顧問殷宜萱直接分享企業數位轉型三階段,也點出企業在轉型應注意的關鍵,以及轉型對掌握數位業務的重要性。
殷宜萱表示,儘管台塑企業給人的刻板印象可能較為傳統,但其實內部早已進行過一次數位轉型與平台的升級,作為台塑企業的一員,在長年協助相關內部企業數位轉型下,台塑網所有方案均經過實務流程的驗證,秉持著創辦人王永慶先生的管理精神,再透過分享台塑數位轉型及製程優化的經驗,為更多企業創造加值服務。
(Podcast《科技橘子》帶你重回演講現場−台塑網運用「資訊整合」讓企業營運再升級)
資訊整合是「數位優化」至「數位轉型」的關鍵
數位轉型可以分為三個階段:數位化、數位優化、數位轉型。其中數位化指的是企業導入電腦資訊系統,也就是將紙本資料輸入電腦的過程,而數位優化則是將已數位化的資料進一步與企業內部各項流程作串連,來增強作業效率並強化顧客體驗,這也是目前台灣多數企業所在的階段。
殷宜萱強調,數位轉型其實是一個連續的過程,要想達到最終的轉型,企業必須在既有數位化基礎上,於產品開發、人才招募等各面向去大規模運用數位工具,投入先前累積的數位資源來開發新產品、產生新的服務體驗,才能成功創造出新商業模式。
面對斷鏈危機後詭譎多變的競爭市場,企業除了維繫內部營運,也必須和客戶、供應商及外部單位密切合作保持溝通,因此「數位整合」就成為企業能否邁向數位轉型的重要關鍵。
各部門、不同管理機能的資料必須系統化整合,資料來源還必須可視化,讓使用者能透過平台明確了解整合過程,同時智慧化系統、確保資訊即時化達到整合分析,而要想讓整個流程更加順暢,就得藉由 AI、大數據、區塊鏈等相關技術化為基底才能真正創造出實體價值。
銷售的一體兩面:爭取客戶與維繫客戶同樣重要
除了系統上的轉型,殷宜萱強調,企業在管理思維上也必須出現改變。過去企業內部往往分工明確,由前端行銷業務人員負責管理訂單、經營客戶,後端人員則各自負責自己的生產研發、採購業務。然而如今情勢早已不同以往,隨著國際情勢快速變動,相關不確定性和複雜度隨之提高,企業上下都必須及時掌握市場現況。
殷宜萱指出,面對激烈競爭的環境,銷售不再只侷限於業務人員的負責範圍,而是歸因於前端至後端所累積的整體影響,不只是優化數位能力來增加內部效率或觸及更多客戶,如何掌握情報進行客戶庫存預測,行銷上化被動為主動創造服務差異化,再透過客戶滿意管理提升黏著度,都能為客戶提供新服務體驗,創造出新的商業模式。
從原物料資訊到競爭者、進出口資料整合,只要情報能在各單位間緊密共通,完整保留客戶歷程,就能讓業務更完整掌握產業商情,面對不常見的訂單時也能更好評估情勢降低風險。
殷宜萱強調,「數位化、數位優化是供不應求才產生,而數位轉型則是供過於求的問題」,減少客戶等待時間、讓客戶更容易獲取產品資訊並優化問題反饋形式,提供優質服務體驗循環才能維繫客戶關係,並進一步獲得潛在業務的服務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