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G、AI 洪流引領全球走向數據新時代,一波波的智慧聯網新浪潮,不僅推升各式設備愈來愈智慧,最上游的半導體產業,也開始討論各式新技術如何延續摩爾黃金定律,甚至創造前所未有的科技新體驗。
2022 台灣創新技術博覽會(TIE)FUTEX 未來科技館半導體專題論壇於,今年邀請到美國高通公司(Qualcomm)工程部門資深副總裁 Michael Campbell、以色列 Chain Reaction 共同創辦人兼執行長Alon Webman、美國半導體新創 SiFive 事業發展部、客戶體驗暨企業銷售部門資深副總 Jack Kang 等重量級講者,共同探討半導體未來技術趨勢。
5G 的誕生,讓交通、零售、能源、農業、醫療、城市走向智慧化,Michael Campbell 以台灣封測大廠日月光為例,自日月光導入 5G 專網以來,智慧工廠系統運作更加順暢,不僅讓高階主管即時掌握產線現狀,同時也能讓人力配置更精簡,提升整體營運效率。
萬物聯網時代,保障資料安全已成顯學
不只如此,與民眾生活息息相關的汽車,裝上聯網設備之後,也能夠立刻感知環境周遭變化;過去,一台汽車的半導體產品用量僅約幾百美元,然而,隨著汽車聯網功能興起,汽車對晶片的需求越來越高,有些電動車搭載的半導體價值甚至高達 5000 美元。

Michael Campbell 表示,這些聯網通訊系統都少不了高通,這也讓高通積極與特斯拉、BMW、保時捷等大廠保持合作關係;而台灣生產全球 60% 半導體產品,這也讓台灣在這一波科技新變化之中,扮演重要角色。
只不過,當萬物聯網、資料通通都要上雲時,如何保障資料傳輸過程中不被竊取、不被盜用,就成為了市場近期最關注的議題。
Alon Webman 就說,現今世界,幾乎每件事都跟「數據」有關,21 世紀的現在,民眾個資、各式數據都是非常有價值的資料;現在,已有不少企業將生產、研究資料放上雲端,但在未來,當金融、石化、政府、汽車等各行各業都要上雲,在上雲的這段過程中,如何幫助這些資料做好「保密防諜」,將衍生出非常大的商機。

Alon Webman 以「頂級製程與加密技術的絕佳整合」為講題,談到 Chain Reaction 如何結合 IC 設計、加密技術做為解決方案,透過這項技術,不僅能提供可信賴的雲端環境,還能加速運算,在提高運算效率的同時,也能更加省電,有效利用能源。
另一個值得注意的新技術發展,莫過於 RISC-V。
RISC-V 生態系發展極具潛力,已打入航太市場
RISC-V 被稱作晶片界的 Linux,亦是開發物聯網晶片、工業用晶片、車用晶片的重要架構,就連開發出 X86 架構的英特爾,都打算投入,顯見 RISC-V 發展潛力。
Jack Kang 分析,ARM 雖已被運用在許多終端裝置中,但卻無法運用於所有場域,RISC-V 因為架構優勢,能幫特定場域打造客製化設計。
如今,RISC-V 架構現已然廣泛使用於人工智慧、深度學習、電腦視覺、保全攝影、資料中心等領域,而 SiFive 打造的 RISC-V CPU,也將為美國太空總署 NASA 新一代太空飛行運算提供動力,象徵 RISC-V 生態系打入航太市場。
除此之外,也有越來越多車用晶片採用這項架構;Jack Kang 說,ADAS(先進駕駛輔助系統)已成為汽車系統發展主流之一,這讓汽車未來就像是個會跑的資料中心,這也讓 RISC-V 非常適合用於車用晶片設計。例如通用汽車(GM)就正緊密關注 RISC-V 架構的動向,因為 RISC-V 具備成本低、開源等特點,對於汽車製造商自研晶片來說,也比較有利。
市場預估,2025 年時,全球會有超過 600 億個 RISC-V 產品,Jack Kang 認為,這只是保守估計,「以我們所看到的成長速率,市場動態會成長得更快!」這也意味著,RISC-V 將會成為半導體產業中的新主流。
除與上述國際重磅講者交流半導體技術最新發展趨勢,此次 2022 台灣創新技術博覽會(TIE)FUTEX 未來科技館也邀集了國內產官學講者齊聚,包括國科會工程處處長李志鵬、台大電機系暨光電所教授吳志毅、陽明交大產學創新研究學院院長孫元成、旺宏電子總經理盧志遠、瑞昱半導體發言人暨策略與事業拓展副總黃依瑋等,共同以「延續半導體榮光!打造下個十年產業競爭力」為題進行深入的探討。
延伸閱讀:【2022 未來科技館】延續台灣半導體未來十年競爭力!產官學看法一致:人才是首要關鍵
(本文提供合作夥伴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