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真是全球最危險之地?《金融時報》預言晶片製造「勢必轉離台灣」,台積電 ADR 大跌 6%!

【為什麼我們要挑選這篇文章】美中晶片大戰持續、全球半導體深陷地緣政治風暴!拜登政府今年 8 月通過「晶片法案」,致力於在美國內部發展晶片,如今《金融時報》又直接發佈專題分析晶片製造轉離台灣是必然趨勢,究竟台灣護國神山要如何在這場拉鋸戰中站穩腳步?(責任編輯:楊令瑜)

英國《金融時報》(Financial Times)週一 (24 日)發布報導指出,台積電認為美國重振美國本土晶片製造終將失敗,一些分析師稱台灣在半導體市場主導地位反而讓自己更加危險,台積電 ADR 週一盤中一度下殺 6%。

美國總統拜登簽署晶片法案,將為美國半導體生產挹注超過 500 億美元政府補貼,期望晶片的未來將是美國製造,但英國《金融時報》週一發布「台積電:困迫於科技冷戰的台灣晶片業者」為題的專題指出,台灣政府和台積電都希望重心留在台灣本土,然而美方從戰略上減少美國對台灣的依賴,晶片製造轉離台灣將成必然趨勢

該報導提到,美國眾議院議長裴洛西(Nancy Pelosi)先前率團訪台,蔡英文總統在台北賓館設宴款待時,座上台積電創辦人張忠謀對美方直言,美國在國內建立晶片製造的努力終將失敗,不看好台灣半導體產業移植到美國、日本等地,一位人士告訴金融時報說:「張忠謀說得相當露骨,令在場貴賓有點驚訝。」

♦︎ TO 推薦閱讀:美強化本土增產晶片!張忠謀:只會又貴又浪費白忙一場

台積電地緣政治處境尷尬,分析師:美國最終將選擇保護自己

部分分析師認為,台積電目前處於地緣政治尷尬的位置,美國對中國發動科技冷戰,致台灣處於危險境界,若中國入侵台灣,所有微晶片業製造相關產業都會受到波及。

蘭德公司(Rand)國安供應鏈研究所所長 Brad Martin 說:「半導體生產的獨占優勢形成不安定的因素。如果美國必須在保護自己經濟和保衛台灣之間做出選擇,其結果就很明白了。」

受《金融時報》報導和中概股在美國交易股票暴跌拖累,台積電 ADR 一度下跌 6%,尾盤跌幅有所收斂,終場收跌 3.86% 至每股 61.29 美元,換算價為 395.26 元,折溢價率為 2.13%。費半指數收漲超 0.6%,為美股四大指數漲幅最少的指數。

台積電近期也有多項利空消息。市場研調機構 Counterpoint 預估,由於 5G 智慧手機應用處理器及系統單晶片庫存(SoC)調整可能延續到明年,台積電明年第二季和第三季的 7 奈米及 6 奈米產能利用率恐將下探 80% 至 90%

美國擴大晶片禁令旨在限制中國研發可能用於幫助中國軍隊的技術,並且似乎排除獲得先進製造的可能性。

外媒傳出台積電現階段無法判定對中國新創公司壁仞科技(Biren Technology)供貨的 BR100 晶片是否在美國禁令限制範圍,為避免觸犯禁令,台積電決定停止供貨給壁仞智能。

(本文經合作夥伴 鉅亨網 授權轉載,並同意 TechOrange 編寫導讀與修訂標題,原文標題為〈FT一篇報導 台積電ADR一度下殺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