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達不賣底片改做電動車電池!從大裁員到急徵上百個職位,柯達怎麼做到的?

柯達是知名底片大廠,不過,在數位相機和手機拍照的時代來臨後,底片的需求量快速驟減。在這種趨勢下,世界上最大的底片製造商柯達於 2012 年申請破產保護。不過,誰想的到昔日的底片巨頭,如今竟然轉型開始製作電動車動力電池。

柯達宣布,公司投資了專注製造電動汽車電池的 Wildcat Discovery Technologies,並重新利用製作攝影底片的設備,來生產電動車電池

柯達為何從底片走向電動車電池?

Wildcat Discovery Technologies 於 2006 年成立,是鋰電池研發的產業專家,與汽車、電子產品、醫療行業也都有合作。而柯達的工程師發現, Wildcat 製造「超級電池」需要的塗層和工程,和生產 35mm 膠卷意外的相似。

柯達執行長 Jim Continenza 表示,柯達這些價值 7000 萬美元的機器,原先面臨了必須以不到 200 萬美元售出的窘境,但現在只需要一點點小改動,這些機台就又有了新的生命。

根據 YouTube 上 Smarter Everyday 針對柯達工廠生產介紹,柯達目前的膠卷製造工藝(稱為 ESTAR)使用聚合物來製作。這些聚合物需要特殊的化學塗層,柯達表示這恰好是美國電池公司 Wildcat 研發的「超級電池」(Super cell)所需的材料。

也就是說,柯達原來生產膠卷用的塗布機,在經過稍微改裝後,就可以化身成鋰電池用的塗布機,將電池正 / 負極材料均勻塗到箔片上,就成為了極片。

柯達的這一新願景,讓公司已經從過去萎縮的膠卷行業面臨不得不大裁員的情況,到現在創造出了上百個急需招募的職位空缺,可以說是相當成功的轉型。

而且不僅限於電動車電池,包括家用儲能電池或市面上常見的充電電池,柯達都能把過去的塗層材料和工藝流程持續沿用下去。柯達官方也表示,未來也可能生產固態電池、氫燃料電池的原材料。

本文開放合作夥伴轉載,參考資料:Eastman Kodak CompanyPetaPixel,首圖來源:Unsp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