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 需求銳減不是主因!Intel 今年股價腰斬、本月將大舉裁員,高層揭更深層原因

美國晶片大廠英特爾(Intel)傳因個人電腦(PC)需求量下降、營收不如預期,要大舉裁員至少數千人。根據《彭博社》報導,英特爾可能隨第三季財報在 10 月 27 日出爐後,展開裁員。

知情人士指出,在特定部門,如行銷、業務等部門,可能會裁減至少 20% 的人力,不過英特爾拒絕在裁員一事上做任何回應。截至七月,英特爾總共有 11 萬 3700 名員工。

隨疫情趨緩,英特爾在其主力事業個人電腦的營收大幅下降,七月時,英特爾更曾示警他們在 2022 年的銷售額會比原先預期的減少約 110 億美元(約新台幣 3507 億元)。分析師預測,英特爾第三季的營收將會下降約 15%。

彭博社指出,英特爾在第二季財報發布時表示他們會做出改變以增進營收,英特而執行長季辛格說,「我們同時也消減 2022 年的核心支出,並視情況在下半年做出必要行動。」

然而,所謂的「改變」成效還未見,英特爾就得祭出裁員手段。

♦︎ TO 推薦閱讀:當三星、台積電、AMD 年收都在增加,只有 Intel 倒退是什麼意思?

英特爾內部創新文化式微,中美經濟戰再蒙一層陰影

英特爾上一波大裁員是在 2016 年,當時整間公司共刪減 12000 個職位,自此之後,英特爾進行的皆為較小規模的裁員,但也同時關閉了數個部門,例如無人機以及蜂巢式網路數據晶片等。

和許多高科技業者相同,英特爾今年也同樣基於對經濟不景氣的恐懼和大環境因素而凍結人事。

彭博社情報分析師表示,最近一波的人事刪減,主要是為了減少英特爾的 10% 至 15% 的固定支出, 並預測這筆成本約高達 250 至 300 億美元。

季辛格自去年開始整頓英特爾,並嘗試要挽回公司身為「矽谷傳奇」的頭銜,然而,即便個人電腦需求尚未衰減之時,英特爾就已經面臨艱難處境。據悉,英特爾高層也承認企業內部創新文化早已隨時間銳減。

如今,面對嚴峻的通膨、後疫情時代對電子產品如個人電腦的需求下降,以及全球動盪不安局勢,英特爾的個人電腦、數據中心以及人工智慧團隊都在努力對抗消費電子支出放緩的趨勢。

彭博社指出,在現在進行大裁員對英特爾來說十分尷尬,因英特爾去年才努力為 520 億美元(約新台幣 1 兆 6000 億元)聯邦補貼積極遊說,更承諾要在俄亥俄州興建全球最大晶片廠,為美國擴展半導體版圖

但擴大版圖還未完成,英特爾就面臨來自內部預算以及外部投資人的壓力,光是 2022 年,英特爾的股價就暴跌至少 50%。

整體而言,美中之間日漸升溫的經濟戰也為半導體產業蒙上一層陰影,拜登政府上週五才宣布要對中國擴大晶片出口限制,並試圖阻礙中國在人工智慧、半導體等技術的發展,對於半導體產業市值就帶來立即的衝擊。

究竟英特爾要如何在全球不穩定的局勢下採取下一步行動,值得各界關注。

好主管秘笈來了!
9 個 how-to 和 3 個 don’t do
讓你的領導之路不再心累

>> 立即下載「台灣中高階主管職場秘笈:向下管理」

(本文開放合作夥伴轉載,資料來源:彭博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