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 AI+IoT 智慧生態系論壇】AI 開始 IoT 化,台灣新機會興起!黑天鵝群飛時代,台灣企業如何乘上新商機大浪?

2022 全球政經情勢動盪不安、黑天鵝群飛——持續不斷的 COVID-19 疫情、俄烏戰爭、美國升息、全球性通膨與能源危機的共同夾擊下,讓企業組織必須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敏捷應對變化,從生產、製造、組織內部改造到新技術的導入思維、全新的人才策略等,如何做出最有品質、有智慧的決策?

TechOrange 科技報橘今(10/5)日於內湖 t.Hub 舉辦「2023 AI+IoT 智慧生態系論壇」,共同討論在黑天鵝群飛時代,組織該如何快速提升數位韌性。

流線傳媒社長戴季全在開場時分享了數個重大趨勢,他指出環境運算(Ambient Computing)是未來物聯網創新趨勢,諸如 Google、Amazon、Apple 等科技巨頭都不約而同已經在談論或者製造相關的產品與服務。

例如,蘋果的 AirPods 會自動偵測使用者環境,並自動調整微降造模式或通透模式;Google、Amazon 則如此形容環境運算,「電腦應當在需要時無縫地幫助使用者完成事情,並且就在你身邊」、「我們正在讓科技適應我們,而不是人類去適應科技」。

延伸閱讀:你的 AirPods 正進行「環境運算」!最好的科技是看不到的科技?

AI 開始 IoT 化,台灣新機會正興起!台廠如何乘上新商機大浪?

而現在 AIoT 趨勢轉捩點,則是 AI 開始 IoT 化。環境運算的應用與技術興起,正讓我們見證 AI 民主化,而每個 IoT 裝置中的 AI,則讓混合工作/智慧會議、工廠機器維運、智慧馬路與智慧城市管理逐一實現,並且變得更加進步與智慧。

Google 前台灣區董事總經理簡立峰曾與 TechOrange 科技報橘分享,「台灣高科技製造業從銷售終端服務,思考智慧製造的升級與改革」,這代表台灣高科技製造業者可能將與「不跟客戶競爭」的時代說再見,AI 開始 IoT 化之後,台灣高科技製造業者將不再只是製造與服務角色。

戴季全以 NVIDIA Inception Program 為例,指出 AI 與 AI 正互相溝通,不同的科技、軟體公司也正在統一 AI 生態系,讓數據交換更為便利,「NVIDIA 正在這個浪頭上,與全球超過 1 萬多家 AI 新創與企業合作,不再只是一家 GPU 公司。」

延伸閱讀:從電腦顯示卡到新創加速器, NVIDIA Inception 如何以超高速運算等級加速新創?

這也就是為什麼 Apple、Google 要開始自己做晶片。戴季全指出,這個趨勢代表著,智慧裝置廠商開始思考未來的產品設計,需要更加客製化的晶片;邊緣運算與環境運算的發展需求,也需要高功效、低耗能、高運算的晶片。

數日之前,特斯拉(Tesla)需要大量即時運算、深度學習技術的人形機器人 Opitimus 「正式」亮相,不再只是馬斯克的一個玩笑、不被外界看好的新品,甚至公布了定價,而每台 Opitimus 成本在 2 萬美金以下。「智慧人型機器人的軟硬體開發挑戰,就是台灣的新機會。」戴季全指出。

例如先前 Cassie Robot 的雙足機器人,在百米比賽中以 24 秒成績跑完,成為媒體熱議話題。而讓智慧人型機器人站立、停止、跑步,有多不容易?

戴季全點出了數個重要發展趨勢,包括智慧機器人如何處理非預期狀況,現在硬體限制了軟體開發,但未來軟硬整合仍要更加智慧化,且機器人未來將有「Robot App Store」成為手機之後下一個重要生態系,「台灣在這波浪潮中會扮演怎麼樣的角色?要解決什麼樣的問題?就是台灣高科技製造業者必須需要思考的。」

錯過 10/5 精彩 AIoT 論壇現場了嗎?

TechOrange 科技報橘好評加開【線上場】

立即報名,10/20 就能收到論壇精華影片

台灣企業積極應對黑天鵝群飛時代!BCG 矩陣助企業思考未來策略

波士頓顧問公司 BCG GAMMA 副董事劉北辰以 6 大不確定性顛覆性衝擊作為開場,包括供應鏈瓶頸、地緣政治局勢緊張、顛覆性技術革新、消費者行為轉變、人才挑戰、氣候變遷,以及三大總體經濟逆風:通膨飆升、利率攀升、經濟衰退前景不明為 TechOrange 科技報橘讀者揭開,如何以務實的方式迎接黑天鵝群飛的時代。

劉北辰指出,面對變動快速的時代,企業可採取積極或保守態度布局,例如應對地緣政治演變,很多積極的企業早已轉移生產基地,保守企業則透過衍生性商品對沖外匯風險;面對供應鏈挑戰,積極的公司讓供應鏈更加多元化,保守公司強化既有供應鏈,以應對不確定性與通膨,BCG 觀察到,大部分台灣企業態度大多積極。

「企業領袖必須新評估業務組合與財務結構,」劉北辰建議,企業可以透過 BCG 矩陣作為思考策略的角度,X 軸為財務穩定性、Y 軸則是市場穩定性,左上為「高枕藏憂」、右上則是「固若金湯」、「內憂外患」為左下,與位於右下的「枕戈待旦」,BCG 盼能透過此矩陣,協助企業在不確定的時代做出良好決策。

例如固若金湯的企業,便可主動出擊藉機做更好的戰略布局,例如運用併購拓展版圖、透過創新探索新的商業模式,甚至是加速數位轉型與 ESG 轉型,若此時不作為,可能失去難得的成長機會、逐漸失去優勢。

若屬枕戈待旦型的公司,策略重點則是應該善用穩健的財務基礎,強化動態平衡能力,對抗市場動盪,例如:業務模式與組織模式多元化、強化供應鏈韌性、加速數位、技術與 ESG 進程,不作為的風險很可能當下一次顛覆性衝擊時,恐將失去財務緩衝基礎。

人才問題過去一直是製造業者心中最痛的一塊,尤其近幾年台灣製造業缺工問題更加嚴重。MAYO 科技創辦人暨執行長簡士評以自身過去待在台積電、IC 設計、面板產業的經驗指出,這些企業之所以能夠保有強大競爭力,就是因為花了很多心力在做人力資源管理。

就去年國內製造業缺工 11.9 萬,80% 製造業面臨人才斷層來看,製造業缺工面臨了勞動力結構改變/少子化、求職者注重條件改變以及面臨搶才及新興職務變革等 3 大挑戰,簡士評點出,「園區企業與非園區(外商)最大的差別就是不知道什麼是 HR,不知道如何累積人力資本創造下個十年競爭力。」

調查發現,在所有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的因素中,「薪資」只排在第 16 位,而 HR 作為領先單位,必須以身作則,掌握新技術進行轉型。「最重要是要變成 people manager。台灣不缺會解決問題的主管,但製造業缺的是會帶人的主管,這才是 HR 該做的事。」

全面進入工業元宇宙世代,NVIDIA 如何助攻?

NVIDIA 資深資料科學家劉冠良則從數位孿生技術出發,透過 5 個步驟即可助攻企業進入工業元宇宙時代。第一步即是思考用例,再來則是資料(data)與環境,關鍵第三步是打造數位孿生團隊,再來從「小的問題」出發,並且將成果與團隊回饋、報告,接著再慢慢將規模擴大。

「這與過去導入 AI 的心法有點類似,但有更多各種資料需要被餵進數位孿生環境。」

要打造數位孿生工廠,有幾大關鍵:包括高解析度的呈現、客製化的 3D 工具、物理模擬、自動化系統、虛實整合,連接真實世界等,劉冠良呼籲企業若要打造數位孿生工廠,「千萬不要一開始野心太大。反而需要去思考怎麼結合既有的 CAD 軟體,先盤點手上的 3D、模擬軟體,把不同部門的軟體整合起來,讓 Omniverse 與這些軟體 go together。」

延伸閱讀:元宇宙技術前進工廠!從番茄醬到汽車,製造業如何進入「元工廠」世代?

劉冠良提醒,GTC 有非常多的成功應用案例可以提供企業組織參考要解決那些問題,接著論壇上詳談的 5 個步驟開始學習,並且可以下載免費的 Omniverse 不斷測試,同時與 NVIDIA 專家團隊保持聯繫。

聚焦於數據化、無人化、智慧製造與工業 4.0 等的新漢智能(NEXCOM)以「搶訂單、提升供應鏈效率,關鍵步驟有哪些?」為題,新漢智能工業 4.0 執行事業部副總經理林崇吉,指出其解決方案的特色為秒級以及分鐘級資訊,以提供 IT、OT 各級人員快速反應與決策,提升搶訂單、提升供應鏈效率。

共同看見台灣軟硬體新機會!數發部全力推動台灣中小企業數位轉型

數位發展部數位產業署長呂正華指出,資料正在驅動未來的軟體與服務,軟體定義晶片、汽車等裝置的時代、軟體定義生態系的未來很快就會到來,更有 Web3、NFT 等正在進行式的轉變。

呂正華提出 RISE 旭升計畫,其中 R 代表 Resilience 韌性、I 代表整合 Integration、S 代表安全 Security,而 E 代表賦權 Empowerment,數位部盼能透過 AI、資安、價格實惠的雲端市集、數位青年轉型種子賦能計畫等各方面推動台灣中小企業數位轉型。

除上述講者,TechOrange 科技報橘「2023 AI+IoT 智慧生態系論壇」尚邀集了台灣新思科技、台塑網、艾訊、台灣微軟、華碩、Rockwell、歐特明、AMD 等重磅講者共同參與,TechOrange 科技報橘將持續出刊每位講者專題文章報導以及論壇精華影音,帶領讀者共同前瞻 2023 全球供應鏈與經濟市場動態。

「2023 AI+IoT 智慧生態系論壇」

好評加開【線上場】

點我報名,就能在 10/20 收到論壇精彩影片,

吸收最精華的智慧製造生態系趨勢

(本文提供合作夥伴轉載。)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