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 5 月底,時任福斯汽車集團(Volkswagen Group)執行長的 Herbert Diess 在接受外媒 CNBC 的專訪時提到,福斯將於 2025年超越特斯拉(Tesla),成為全球電動車的銷售龍頭品牌。
這樣的宏遠的目標才說完沒多久,這一位帶領福斯走出柴油門事件陰霾的前任執行長 Herbert Diess 卻已在今年 8 月底卸任。自今年 9 月 1 日起,該集團執行長一職將由旗下保時捷汽車(Porsche)執行長 Oliver Blume 接任,未來他將身兼福斯汽車集團、保時捷汽車品牌的執行長。
人事的更迭,不禁令人好奇,未來福斯集團的走向是否會有所改變?尤其是近年來,福斯汽車在電動車領域的耕耘、成為全球電動車的銷售龍頭目標是否會受到影響?
目標成為電動車霸主,福斯為何如此有把握?
根據外媒 InsideEVs 引述路透社(Reuters)的報導,新任執行長 Oliver Blume 在近期的內部高階主管會議中表示,集團的電動化路線不變,甚至他還希望加快電動車的腳步!
福斯為什麼有信心喊出在接下來不到三年的時間內,榮登電動車銷售霸主的地位?福斯有什麼優勢,能夠超越特斯拉?
傳統汽車品牌急起直追
德國之聲(Deutsche Welle, DW)引述瑞士投資銀行 UBS 分析師的說法,預計 2030 年,全球電動車銷售量將占新車總銷量的 50%,甚至到了 2040 年將有機會達到 100%。
過去長年以來,傳統車廠並未特別重視電動車,頂多只是將現有的熱銷車款加以延伸,增加插電或油電混合動力車型;這對於追求流線外型、先進科技的電動車迷來說,無疑被澆熄了熱情。
近年來,汽車產業面臨電動化的轉型,電動車被視為未來的主流,傳統汽車品牌才開始正視並急起直追,積極推出真正的電動車款,試圖挑戰特斯拉的領導地位。以福斯為例,這幾年陸續推出的電動車專屬車型 ID.3、ID.4、ID.5、ID.6、ID Buzz,不論在外觀與內裝的設計、動力技術、科技等方面都相當具有競爭力。
特斯拉的優勢光環逐漸消退
特斯拉是目前電動車的領頭羊,也是目前數位化程度最高的車廠。車款的流線外型、電池科技、軟體優勢、以及不斷追求創新的文化,讓特斯拉贏得一票忠實的鐵粉,也與傳統汽車品牌做出定位區隔,甚至 UBS 分析師將特斯拉譽為車界的蘋果(Apple)。然而,這一些優勢很快就會被傳統汽車廠所追趕上。
首先,傳統汽車品牌開始正視電動車的外型設計,不僅線條也更加流線,甚至風阻係數的降低更是設計的考量因素。
再者,傳統汽車品牌投入電池科技的研發與生產更是不遺餘力,例如本田(Honda)、豐田(Toyota)近期皆紛紛投入資金,甚至是透過策略聯盟等方式,試圖掌握電池技術。
此外,網路、數位化成為汽車產業的新興戰場後,傳統汽車品牌也開始投注資源在車輛軟體的開發與優化、車輛主被動安全科技的提升,不讓特斯拉專美於前。因此,隨著特斯拉的優勢光環逐漸消退,未來福斯稱霸的機會相當大有可為。
電池續航又不足?搶攻電池研發與生產,續航力才是關鍵!
報名 ADI 與文曄科技《電動車時代來臨!擘劃全方位技術戰略》
解密車輛電氣化的最大挑戰
傳統汽車品牌的競爭優勢
相較於特斯拉,福斯等傳統汽車品牌仍有一定的競爭優勢,包含品牌聲量、模組化生產與規模經濟、穩固的經銷通路網絡、穩定的顧客群。
多數的購車族所在意的,並不是車輛的科技配備一定要多先進,而是車輛的安全性與品質穩定性,因此擁有悠久歷史口碑的傳統主流汽車品牌反而更具有吸引力。
另外,福斯專為電動車推出的模組化 MEB 底盤,除了帶來生產成本降低、創造更多元的車型等優勢外,更可以授權其他品牌使用而成功獲利。因此,傳統汽車品牌的競爭優勢很有可能會是福斯超越特斯拉,進而致勝的關鍵。
根據 InsideEVs 的推估,特斯拉的 2022 年全球年度銷售目標為 150 萬輛,約為福斯的兩倍,預計 2023 年的年度銷售數字將突破 200 萬輛;至於福斯的2022年電動車年度銷售目標為 80 萬輛,預計 2023 年將達到 130萬輛,並逐年成長 50%,縮短與特斯拉的銷售差距,到 2025 年出現黃金交叉。未來電動車龍頭的爭奪戰,勢必精彩可期。
本文開放合作夥伴轉載,參考資料:CNBC、Deutsche Welle、InsideEVs,圖片來源:Volkswag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