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 年起不斷投資如 Uber、WeWork 以及眾多中國科技公司,帶領科技領域一股「願景式」投資浪潮的軟銀集團,正面臨「史詩級虧損」。不但迎來單季最大虧損:在截至 6 月的 3 個月內虧損 234 億美元(約 7,000 億新台幣),由軟銀操盤的 1,000 億美元 Vision Fund 1 以及 Vision Fund 2 的投資虧損也高達 220 億美元,執行長孫正義在公布了軟銀創紀錄的虧損之後表示,這一表現令他感到「羞愧與自責」。
路透社:孫正義對中國科技的熱情開始冷卻
為度過史詩級虧損帶來的寒冬,軟銀集團決定以 340 億美元的價格出售其阿里巴巴股份,《路透社》評論道,這雖然是為補強其財務狀況,但也凸顯軟銀 CEO 孫正義對中國科技公司的熱情已開始冷卻。
孫正義曾是中國科技產業最大的支持者,阿里巴巴亦是其知名的「賭注」之一,先前投資阿里巴巴帶來的豐厚利潤,對於孫正義的「粉絲們」來說象徵著他的遠見以及高超的投資能力。然而,在孫正義將其集團在阿里巴巴的持股從 23.7% 減持至 14.6% 之後情況不同了。
Redex Research 分析師 Kirk Boodry 指出,軟銀的動作似乎是在說,「我們認為中國科技公司的前景很差,所以我們提前退出了。」
對滴滴出行投資虧損達 93 億美元!孫正義:必須謹慎觀察中國政府政策
自 2020 年開始,中國科技公司的處境就不是太好過,除了要面臨中國國內的監管——自監管打擊以來,阿里巴巴的股價已下跌超過 2/3——更被夾在中美的緊張關係之間,阿里巴巴更被美國證交會列入了退市觀察名單,與其他 200 家在美國上市的中國公司一同面臨下市危機。
孫正義 6 月時曾對股東表示,「必須謹慎觀察(中國)政府政策,不能魯莽行事。」這也與軟銀先前對中國科技公司的樂觀情緒形成鮮明對比:先前該公司還曾透過第一個千億美元願景基金,向中國網約車公司滴滴出行投資約 120 億美元,但該公司在紐約推動 IPO 後引起中國監管機構的不滿,於美國股市下市。而截至今年 6 月底,軟銀對滴滴的投資已虧損 93 億美元。
♦ 延伸閱讀:滴滴正式退出美股!在美中政府緊盯下的中資企業將如何發展?
此外,軟銀在中國的「賭注」還包括另一家知名 AI 公司商湯科技,該公司是商湯科技的最大股東,然而去(2021)年 12 月,商湯科技因人權問題(參與監視新疆維吾爾族穆斯林)遭到美國列為黑名單,截至 6 月下旬,該公司股價幾乎砍半。
(本文提供合作夥伴轉載。首圖來源:https://visionfun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