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全球電費大漲,台灣電價也跟著漲,不只工業用戶漲了 15%,民生用電大戶的使用費也跟著調漲 9%,能源的需求變化紛紛讓民眾非常有感。
台灣現在的 AI 運算需求越來越高,還有耗能的半導體產業鏈,要如何在數位轉型的期間,能保持運算能力又同時減少碳排,成了刻不容緩的待解難題。
本集全新一週邀請到 AMD 資料中心暨嵌入式解決方案事業群台灣區資深業務協理黃偉喬,來聊聊他們的永續發展思維與經驗。
省下六億棵樹的吸碳量?AMD 如何關注永續議題?
去年,AMD 提出了大膽的計劃,預計 2021 到 2025 要對比業界,節省五百億千瓦小時的電力、省超過六十億美元的電費,換算下來,等於是六億棵生長了十年的樹木能吸收的碳排,如此大膽又高目標的永續計畫,AMD 該如何落實這艱困的目標?
黃偉喬分享,AMD 早在 1999 年就已經在注意相關永續報告,且公司會定期公布新的目標跟達成狀況。總結 AMD 經驗,組織主要有四個發展要點:數位影響力、環境管理、供應鏈責任跟建立多元歸屬包容的環境。
在數位影響的部分,AMD 非常關注 STEM 領域,並會藉由主動接洽與提供機會,為科研場域提供電腦伺服器相關服務,比如在 2020 年,便為許多醫療醫藥研究提供了強大的數位運算能力。接下來,AMD 也非常期待能跟台灣本土的研究單位進行更多合作。
且目前,超級電腦的發展與各國國力息息相關,AMD 在近五年中不斷投入發展,今年更是在「全球超級電腦 Top 500」中就佔了 19% 的亮眼成績,然而,在追求效能極致的同時,AMD 也不斷優化每瓦電力轉換成的運算能力,因此也在最節能的「Green 500」榜單中拿下了龍頭位置。
想達成節電願景?先從晶片設計開始!
AMD 究竟是如何達成節電願景的呢?第一步,就是從晶片的設計開始。根據統計,要生產 2 公克的微晶片,需要消耗 1.6 公斤的石油、30 多公斤的水、0.7 公斤的元素氣體、72 公克的化合物,既高碳排又極為耗能。
那 AMD 是如何在打造高效能晶片的條件下又達到永續目標的呢?黃偉喬表示,AMD 從小晶片設計開始,拉高每個階段的核心,進而減少伺服器使用。再來,AMD 充分運用先進製程,跟護國神山台積電合作。用越高效的核心,便能用到越少的伺服器,自然就做到節能的效果。
那麼,一般企業要如何藉著這樣的經驗、優化自身的資料中心呢?黃偉喬認為,首先,企業應該在選擇伺服器時先考慮到企業內部的特性,比如說,同樣是 AI,在「訓練」和「推論」時的耗能差異便非常大,因此考量當下應用的情境就很重要。
而最有效方法則是「舊換新」,就像我們會把舊冰箱換成節能冰箱,我們也不該繼續使用運算能力低又吃電的舊伺服器,這樣長期的電費將會非常可觀。
超級電腦需求大!考驗處理器效率
除了企業內部應用外,在氣候、環境變遷等研究領域 AMD 也貢獻了諸多應用計算的能力,推進了 AMD 在綠色轉型的地位。
黃偉喬為我們分享了一個案例, AMD 一開始便設址芬蘭,運用天候優勢節省了散熱原本所需的能源,同時拿下「全球 Top 500」和「Green 500」的第三名。而這個超級電腦的運算能力,也被應用於天候模型之中,大幅提升分辨率、增加預報精確度,大大協助了英國及其他國家開發防洪防災的相關系統。
當全球各國政府因氣候變遷越來越重視天候模型等相關研究,伺服器的需求也隨之增加,黃偉喬分析道,預報系統的研究奠基於擁有大量數值的模型,會需要大量伺服器的晶片跟記憶體的資料交換,因此對記憶體的頻寬要求就非常高。而 AMD 很早就在記憶體擴大計畫中佈局,期待能在完成目標的同時,也減少碳排。
除了精進自身外,AMD 也非常重視夥伴,輔助他們盡到供應鏈責任也成為 AMD 的目標之一。黃偉喬解釋,AMD 會要求供應鏈體系在 2025 年能 100% 符合責任商業聯盟(RBA)的審核標準並能有自己制定的碳排目標,同時 80% 的供應鏈都要採購再生能源。
AMD 期待通過聯盟的規範來協助供應鏈夥伴在製造過程中擁有稽核標準,另外,AMD 也會跟著聯盟一起,為夥伴們上課、帶他們調整,達成共榮目標。
訂閱《全新一週》Podcast ,幫你做好全新一週工作準備
>> 訂閱 Apple Podcast
>> 訂閱 Spotify
支持我們策劃更多好內容,別忘了留下 5 星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