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本寒冬來臨,新創也能逆風成長!GoSky AI 拆解創業成功方程式,執行長:「早市場半步就好!」

採訪:林羽彤
文字整理:Anice.H
責任編輯:林羽彤

曾成功孕育出 Dropbox、Airbnb、Coinbase 等知名新創公司的矽谷著名加速器 Y Combinator(YC)指出今年新創寒冬已到,提醒創業者連續 13 年的創業熱市即將劃下句點,新創團隊往後募資的難度預計將大幅增加

而正是在「資本寒冬」迎面而來的局勢中,GoSky AI 於近期宣布完成種子輪融資。

GoSky AI 是一家跨國 AI Martech 新創,使命是「透過科技串連彼此,鼓勵對話創造革新,帶來正面的社會影響力」透過通訊軟體技術,於社群平台上打造免下載的雲端 APP,建立一個客戶互動行銷平台,從第一個社群互動到終生購買,建立品牌與顧客的深度關係。

這回《TO》訪問到共同創辦人兼執行長張聿瑋 Fash Chang,探討在行銷獲客成本不斷拉高的情況下,GoSky AI 如何運用 Social CRM 的力量,協助品牌打造超級會員經濟

♦ TO 推薦閱讀:跟著 Amazon 學科學化「會員管理」新思維!5 步驟讓策略落地

Get Real or Go Home,審慎佈局迎戰「資本寒冬」

全球資本確實已開始萎縮,投資標的揀選只會變得更嚴苛,新創取得資本將更具挑戰性。執行長 Fash 表示,在這個情況下, GoSky AI 還能順利完成種子輪融資,對我們來說意義重大。

不過執行長也提醒團隊們,開心慶賀一秒鐘就好,慶祝完就得回歸現實,回頭關注更重要的團隊目標,也就是 Fash 常說的「Get Real or Go Home」

而面對新創團隊往後募資難度大幅增加的考驗,就必須更謹慎思考市場策略與經營模式,相較於追求高速增長,GoSky AI 必須更確保關鍵資源的集中去執行對的事情;團隊穩健成長就好,不要大量燒錢換取成長,否則只會面臨到不必要的風險。

再者,不能一味埋頭做產品,團隊經營、管理與領導上的細膩度,比起產品本身或許更重要;數據決策、靈活應變更是每天團隊的必要功課。

♦ TO 推薦閱讀:「就像一顆手榴彈被丟進了矽谷!」最繁榮的創業時機點已過,真正的衰退期卻才剛開始?

顧客下載意願低,SaaS 第三方平台將成為 App 替代品? 

據《Forbes》報導,有超過 90% 的人不願意下載 App;《TechCrunch》也做過調查,結果指出有一半以上的使用者,30 天內沒有下載任何 App顯示應用程式不再是企業管理會員的最佳渠道,因為消費者不下載就看不到行銷資訊、漸成了無效溝通。

那品牌如何與客戶溝通?數據顯示未來三年內,80% 的品牌更願意把經營重心移轉至社群媒體、通訊軟體等第三方平台,而消費者聚集的地方,就是企業佈局品牌行銷的戰場。

Fash 則提到:「透過我們的 No-code 平台,企業行銷團隊不用寫程式,跟著步驟走就能完成設計,在 60 分鐘內上線一個通訊軟體會員系統,簡化傳統 App『下載、登入、註冊』這串進入障礙。」

♦ TO 推薦閱讀:MoBagel 助攻企業享受 AI 帶來的果實!為何台灣中小企業更需要 No-Code AI 工具?

不只聊天機器人,GoSky AI Social CRM 還可以做到受眾標籤化、分眾溝通、顧客終身價值估算,捕捉行銷漏斗上、中、下層的使用者資料並加以分析和運用,協助品牌從社群流量互動中,開啟會員的建立與管理,打造出更完整的會員經濟模式。 

GoSky AI 如何幫助品牌達成高互動、低成本效益? 

品牌受眾高互動率的關鍵,在於 Social CRM 並不需要使用者「改變行為習慣」,比如下載 App、填資料註冊、購買前登入等,每道程序都是一層轉換流失;反觀 GoSky 產品,用戶可能原本就在滑 FB 或 IG,此時若根據顧客貼標,發送個人化的品牌推播訊息,自然相對容易取得高互動率。

而之所以能達成低成本,是因為 Meta 旗下產品的通訊軟體,目前發送企業訊息都不需收費。以台灣人常用的 LINE 來舉例,只要超過一定訊息量,每則訊息成本也得花費 0.2 元,反觀 Messenger 則是完全零成本。

因此,比起傳統 App 動輒數百萬之開發、維護、改版成本,還得加上後續更可觀的行銷獲客預算, GoSky AI 的 Social CRM 架在大家日常生活原本就離不開的通訊軟體上,無須額外開發與「高額」獲客成本,就能為品牌創造顧客價值。

Fash 則為我們舉例,「我們與東南亞電商龍頭 Lazada 合作,看準 FB、IG 在東南亞市場的高用戶黏著度,透過 Social CRM 建立遊戲化、集點、換取購物券的會員互動平台,上線 90 天後就達到 96% 的週回訪,比起他們自家原有的 App,業績一口氣提高了 1.6 倍。」

♦ TO 推薦閱讀:無視加密寒冬,東南亞新創生態圈暴風成長!AppWorks :熊市更是 Web3 創業大好時機

創業契機:社群已然成為購物旅程中必要的接觸點

起初團隊三位創業夥伴都是在 App 公司上班,那時就心生「下載 App 好麻煩」的念頭,又眼看國際市場上,通訊軟體領域的行銷應用越來越蓬勃,像是中國微信的小程序,用戶生活從叫車到訂餐都靠它;加拿大新創 Snaptravel,則主打在通訊軟體上完成訂房。

於是他們開始思考,台灣品牌經營 MarTech,能否也轉移至社群通訊軟體上做

Fash 當初實踐這份創業理念的最初,是跟一間麵店合作,那時得知麵店老闆對中午的高空桌率十分苦惱,Fash 與夥伴就協助老闆分析附近客群,得出需要轉攻學生族群的市場洞察。

接著擬定行銷計畫,但發現對小店家來說,不斷投廣告卻缺乏存量再行銷的機制,會是極大的成本負擔,這也讓 Fash 看見了社群通訊軟體小程序的創業契機。

募資成功下一步:北美、東南亞是必須把握的市場

GoSky AI 未來的海外佈局藍圖,會著重北美洲、東南亞兩大市場之所以會選擇北美,是因為台灣已經看到不少運動產業(例如職棒、職籃)深度會員經營的行銷需求,而北美洲擁有龐大的運動產業商機。

選擇東南亞──尤其是印尼與泰國──則是因為這些國家跳過電腦時代,直接邁入行動裝置網路時代,手機普及率、社群媒體使用率極高,每人平均訊息量更高達已開發國家的 4 倍,這種上網習慣十分有利於我們深耕當地市場。 

想進創業圈?先搞清楚你的 3 個 Why

如果你也自詡成為一位創業人才,執行長 Fash 鼓勵大家得先想清楚:Why startup? Why you? Why now?

第一個 Why 是要看清自己的創業動機,追求利他、成就感等,這些內在動機才足夠持久;倘若你創業是為了累積更多財富,或者不喜歡打卡上下班,想獲得更多自由時間,那麼創業絕不會是你的上上之選──創業初期很可能入不敷出,而一旦創了業,就要有永遠失去下班時間的心理準備。

第二個 Why 是要檢視自己的專業能力,以及更重要的領域 know-how(實務知識);就像光會煮菜的廚師開不成一間餐廳,你在創業前也必須評估考量「自己的專業背景做這件事情」make sense 嗎?或者,它其實只是個有點空泛、一閃即逝的 idea?

最後一個 Why 是要確保恰到好處的進場時機,若太晚跟進市場趨勢,你會跟得很辛苦;不過太早也不行,因為太新穎的觀念還沒有人聽得懂、遑論買單。至於有沒有所謂最剛好的「now」?Fash 則相信創業其做到「早市場半步就好」

♦ TO 推薦閱讀:矽谷、倫敦新創 VC 投資金額都在「翻倍成長」!台灣新創獲投金額成長力道微弱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