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過影集《宅男行不行》(The Big Bang Theory)的應該都對於暗物質和位於瑞士的歐洲核子研究組織(CERN)相當熟悉。CERN 是世界上最大型的粒子物理實驗室,在歷經三年的維修升級後,歐洲核子研究組織終於再次啟動大型強子對撞機(LHC)。
重新開機的對撞機只花了幾天就超越了過去的紀錄,還一口氣發現了三種全新的亞原子粒子!分別是一種五夸克(pentaquark),以及兩種四夸克粒子(tetraquark)。未來,LHC 的相關研究是否能讓我們更接近暗物質的本質?
想知道宇宙秘密?那就撞撞看!
究竟什麼是暗物質呢?暗物質不會與電磁力產生作用,因此無法吸收、反射或是發出光,這種種特性,讓我們完全看不見它們。
然而,根據天文學家的推測,宇宙中約有 23% 是暗物質、73% 是暗能量,而其他所有行星、恆星、銀河、星系的物質加起來,也不過佔了宇宙的 4% 而已。
那麼,該如何了解暗物質相關的秘密?這時候,就需要 LHC 出馬了。加速器的原理在於,可以將粒子加速並相互碰撞,藉此來「撞」出新粒子。
2012 年,LHC 便是用這個原理「撞」出了被稱為「上帝粒子」希格斯波色子,並讓提出理論的科學家拿下了諾貝爾獎的殊榮。
裝備全面升級撞出新粒子!
那麼,這次新發現的五夸克和四夸克粒子又有何特別的呢?所謂夸克,是構成物質的基本粒子,而它們結合後,則可以形成其他粒子,比如說,兩個夸克能組成介子,三個夸克則能組成質子和中子。
早在 60 年代,科學家便預測到,在極少數的情況下,也會出現四夸克和五夸克粒子,然而,一直到近年大型強子對撞機和一些實驗出現,才終於能逐步驗證這些推論。在過去,我們雖然能夠檢測到夸克,也能測量它們的性質,卻無法參透它們究竟是如何結合在一起的。
停機的這三年中,LHC 全面升級磁導系統、縮小光束焦點,以便讓粒子們對撞的頻率大幅增加,目前,機器已經可用高達 13.6 TeV 的能量進行碰撞。(過去最高為 13 TeV,機器設計時的極限是 14 TeV)不僅如此,相關軟體也同步 Level Up,能分析更多粒子數。
新粒子有何獨特?或許能建立新模型!
有了這兩項升級,科學家這次才得以發現第一對四夸克和新的五夸克粒子。這個發現,或許有助於我們更深入了解亞原子粒子的組成原理。
目前,有些理論認為奇異強子(exotic hadron,一類亞原子粒子)是一堆夸克緊密相連成的「球」,有些則覺得它們應該呈現鬆散的分子化結構,而強子對撞機如今的新發現,有望協助理論物理學家梳理出頭緒,建立出一個奇異強子的統一模型。
升級之後,LHC 預計會持續高速運轉到 2026 年,接下來,究竟能撞出什麼新粒子?又能帶來什麼樣的理論進展?實在是十分令人期待!
參考資料:fastcompany、indianexpress、DW、台北天文館、BBC中文、科技大觀園,圖片來源:Unsp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