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新創環境的成熟程度,曾經連軟銀集團領導孫正義都不敢恭維,還抱怨日本政府對特定新創領域的立場過於保守,例如 Uber 等叫車服務,或是 Airbnb 等空間共享 App。
確實日本境內新創獨角獸──亦即成立不到 10 年、估值 10 億美元以上,且未在股票市場上市的科技創業公司──數量極為稀少,根據科技市場智庫中心 CB Inisghts 於 2021 年末的統計,日本本土只有 5 家獨角獸,同時期美國卻有 470 間、中國則有 169 間。
為了重振經濟,早在 2019 年 6 月,日本政府就喊出「超越限制,釋放所有潛力」(Beyond Limits. Unlock Our Potential)的戰略口號,目標是打造世界首屈一指的創業生態系統基地;而去年 10 月,岸田文雄首相上任後,更展開一連串新創企業政策作為,加倍積極地活化日本新創產業生態圈。
♦ TO 延伸閱讀:金流科技新創 TapPay 於日本正式亮相!提供國際化營運及技術支援,助力台灣企業進軍日本
培育創業生態系,第一步確保資金無虞
日本政府對於新創政策的態度轉變,從近期主動表態願意支持企業的支付風險(payments venture),甚至直接為新創提供金援,就可看出端倪,好比在今年 5 月,INCJ(株式会社産業革新機構,為日本公私部門之策略性合作 )旗下的風險投資分支機構,就通過美金 1.2 億元的 C 輪投資給 Opn──2013 年成立於泰國、隨後搬遷至東京的支付服務公司──為日本新創圈再添一名生力軍。
岸田文雄還公開表示,未來打算把政府鉅額的退休準備金挪為扶植新創之用。
政府的資金援助也延伸至大學校園,藉由推出歷史上第一筆全國性的留本基金(endowment fund),來為學術研究提供充裕的資金支持;政府將持續擴大撥款,預估最終金額將達到 820 億美元,成為全球規模最大的學術用途留本基金。
♦ TO 延伸閱讀:庫幣科技攜手日本 HashPort 開啟策略合作,用 CoolWallet 冷錢包生態系助力日本加密貨幣項目方推向國際!
中央偕同地方政府打造新創生態圈
有鑑於日本地方政府已經為新創生態做出不少成績,中央政策觸角勢必向地方延伸。
例如日本南部的福岡市,其自我定位為「往亞洲的通關口」以及「科技業樞紐」,為新創公司提供減稅優惠與管制鬆綁;而在一線城市東京,副知事宮坂学正努力結合現有新創扶植措施,以便設計出一整套連貫性的產業策略,他也認為:「如果我們能與中央政府共同討論、制定政策,效果會更加顯著」。
♦ TO 延伸閱讀:日本政府大撒幣,買電動車幫你付 30 萬!「吃綠電的電動車」才有資格
新創產業快速成長,Startup Cities 加速器來幫忙
為了確保日本經濟穩定走在成長正軌上,政府不僅支持新創進行產品創新,同時也要扶植新產業發展、邁向國際舞台,「新創城市加速計畫」(Startup Cities Acceleration Program)就是其中一項措施:此專案計畫涵蓋東京、大阪等八座城市,外界認為是中央和地方政府共同壯大新創產業圈的表徵。
大學與私人企業也加入了專案內容,提供企業加速器支持、資金缺口彌補、跨境發展協助;專案目標則包含培育更多獨角獸、使新創企業與海外企業家數量翻倍等。
♦ TO 延伸閱讀:科技代勞繁瑣書面資料?日本 SmartHR 人資系統自動化,踏上新創獨角獸之路
「新創城市加速計畫」同時也是一套密集的業師授課,由五間享有國際聲譽的加速器共同指導,像是曾經培育超過 2,900 間新創、估計總市值達 1,790 億美元的 Techstars,它們能為新創帶來寶貴的人脈資源、實務經驗傳授,以及投資機會。
2020 年日本企業投資總值幾乎達到 45 億美元,是 2011 年數值紀錄的 7 倍,就連孫正義也開始向本土新創投注更多資金。展望日本新創生態發展,外界預期若岸田政府能放鬆稅務管制、增進公司部門協作,同時盡可能免除繁瑣程序,很快就能邁進下個階段目標:吸引外企跨海投資──這可是前幾任首相的未竟之志。
♦ TO 延伸閱讀:電網管理問題怎麼解?台灣新創 NextDrive 推能源物聯網,進軍日本最大能源示範計畫
本文開放合作夥伴轉載,參考資料:Financial Times、Forbes,首圖來源:Pixab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