鋼鐵,工廠

【為什麼我們要挑選這篇文章】當移除二氧化碳的量比排放量多就稱為負碳,通常以碳捕捉再利用及封存等技術執行。這次中鋼與成大合作的計畫中,其中 2 項負碳技術是淨零排碳的關鍵,團隊將利用什麼樣原理捕捉碳?邁向 2050 淨零排碳的路上,這 2 項技術將會扮演什麼角色呢?(責任編輯:洪郁萱)

中鋼 19 日宣布,與成大簽署合作備忘錄(MoU),雙方將共同成立「負碳科技氫能冶金共研中心」,中鋼表示,共研中心成立將有助集團落實 2025 年「能效提升」的短程減碳目標外,也為 2050 年碳中和蓄積厚實的研發能量,達成低碳煉製綠色鋼材的目標。

中鋼研發 2 項極低碳鋼鐵生產技術

中鋼為達成 2050 年淨零碳排長期目標,規劃兩項極低碳鋼鐵生產技術,一是二氧化碳捕捉封存(CCUS),另一則是建立氫基直接還原鐵製程,將鐵礦以綠氫還原成直接還原鐵(DRI),再投入電爐生產鋼液。

而負碳的概念是讓二氧化碳的移除量比排放量多,在技術面以碳捕捉再利用及封存為主,而氫能冶金製程是中鋼淨零排放路徑的關鍵技術,基礎原理係利用氫與氧結合產生水與鐵,進而取代碳排。

TO 推薦閱讀:把製造的二氧化碳抓回來!成大打造台灣首座「負碳技術」工廠

結合成大再生能源技術,中鋼達成能源轉型

中鋼表示,成大在再生能源、CCUS 等領域具有前瞻的技術基礎,雙方將透過產學合作、人才培育與技術研究,塑造共研中心成為綠色能源與永續產業相關知識與理論的創新基地,在減碳上創造 1+1 大於 2 的研發綜效,帶動能源轉型及鋼鐵產業鏈升級。

(本文經合作夥伴 鉅亨網 授權轉載,並同意 TechOrange 編寫導讀與修訂標題,原文標題為〈中鋼攜成大 衝刺負碳科技氫能冶金技術 〉。 首圖來源:Unsp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