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 Web3 成長發展,新型態的犯罪風險也跟著增加,在充滿多變性的加密貨幣領域,尚有許多未被法律規範的灰色地帶,究竟,商業營運該如何從中找出穩定道路呢?
為了尋找解方,去年共有 189 億美元的資金流入監管科技新創發展,不過,究竟什麼是監管科技?又能如何監管去中心化的加密貨幣?本集全新一週邀請重量科技 KryptoGO 的創辦人歐曜瑋(Kordan) ,從國外應用案例切入,解析監管科技的未來發展趨勢。
新技術產生新的犯罪問題?加密監管不可或缺
重量科技本身是一個去中心化的資產管理平台,主力產品分別是金融監管服務以及錢包。歐曜瑋解釋道,之所以開發這兩種產品,正是因為哪裡都可以購買加密貨幣,消費者反而會害怕風險,因此,重量科技才會嘗試打造安全合規的環境,讓大家買得更放心。
在傳統金融領域中,嘗試讓不法所得看上去合法,就需透過「洗錢」的手段,而新興的加密貨幣如今也非常容易被有心人士作為洗錢手法,也正式讓許多人產生疑慮的主因。
歐曜瑋認為,每一個技術出現都有好和不好的一面。區塊鏈、加密貨幣技術本身的先天特性讓它很容易變成洗錢行為,但反過來說,只要透過一些手段約束,就很容易進行追蹤。
或許會有人疑惑,要是能知道區塊鏈上誰在和誰交易、讓區塊鏈實名制,似乎違背了去中心化的初衷。然而,歐曜瑋表示,如果要走大規模應用,這是必要的路。假如能知道金融行為的背後是誰,犯罪成本就會提高,而正因為從技術而言不可能阻斷,才更需要加以監管,讓大眾得以接受。
監管反而有助推廣?
歐曜瑋進一步往下解釋,認為有了監管後,反而更能讓區塊鏈技術被推廣到主流市場上。在這方面,歐美走得最前面,而亞洲做最好的,則是中國、新加坡等。
以監管科技來說,中國只要靠臉部掃描就能知道身分、把身分證放到旅館櫃檯就可以完成 checkin,連攝影機也都是 AI 攝影機。而新加坡的數位身分治理也做得很好,只要透過手機 APP ,就可以完成所有和政府相關的事務往來。
然而,這也凸顯出監管科技所造成的兩難,想做得越好,就會犧牲掉越多隱私。
其實,以台灣在疫情期間的防疫政策便能看出來,許多隱私和數據都可能會被犧牲。比如說,疫情期間的簡訊實名制,其實就處在灰色地帶。政府既希望能掌控潛在足跡,但又有人們個資暴露的問題以及侵犯隱私的討論。其實這都是因為台灣缺乏相關的隱私法規,去規範政府該如何使用國民數據和資料。
用監管能減少損失?為何一定要系統化處理?
歐曜瑋表示,要將監管科技做得好,實在是很大的挑戰,就現在的發展看來,主要有三大趨勢:過去主要著重在收集資料,但現在變成分析;資料蒐集逐漸轉被動為主動;過去監管科技曾被認為是花錢的存在,現在卻變成避免損失的助手。如果能事前就先把關好,便可以減少很多業務風險。
以重量科技來說,便是嘗試站在業者角度,比如說碰到比特幣開賣,就想辦法處理如何讓它合規,而非執著於區塊鏈設計。
至於為何一定要購買系統進行實名認證(KYC)?歐曜瑋表示,如果沒有系統將客戶審查自動化,實際操作真的會很痛苦。
除了「KYC」之外,重量科技還創造了個新詞「KYABC」,也就是「know your adress buisness and customers」。透過行為分析、交易特徵,去確認背後交易者是自然人還法人?公司有沒有被制裁的紀錄、負面新聞?歐曜瑋解釋道,區塊鏈上任何行為的背後都是「人」,因此,每筆交易都可以往下拆解出一個地址、一個錢包,以及背後操作的那個人。
藉由重量科技提供的監管服務,將監管機關需要查驗的工作都事先完成,客戶們就可以專心去想自己要做什麼,進而專注於產品開發、提高產品績效。
Web3 發展帶來數位民主時代!想加入還須具備這些能力
歐曜瑋認為,Web3 目前尚在發展階段,而最重要的意義就在於它的去中心化賦予了我們擁有網路數據主權的權利,重新賦權給一般數位公民。正因如此,現在即將進入數位民主時代,數據不再是跟著品牌走,而是完全回歸於用戶。
以過去來說,當權力握在品牌或政府手上時,誰都可以「被消失」。像是美國選舉期間,川普就因為「不當發言」直接從推特上「被消失」。而以行動支付發達、幾乎沒人在使用現金的中國來說,若哪天微博、微信等社群,或是支付寶上的個人資訊被清空、歸零,是不是幾乎也能抹掉一個人存在的所有證明?
這些風險,在 Web3 時代都將被重新定義。歐曜瑋認為,Web3 將重新定義人與人、人與企業的互動模式,也會創造出不同於以往的商業模式。
而面對尚在發展的 Web3 世界,現在重量科技的主打客群鎖定新興的金融科技產業新創或中小企業,讓他們不用再關注法規,而能更專注於產品開發,破除傳統銀行互通性和整合度上頭的限制,為創業者賦能。
而談到相關領域的人才需求,歐曜瑋分享,可以去找找心中理想的公司,然後將他們的職缺攤開來研究,許多人會發現,其實很少是用硬技能定生死的,反而非常著重心態、學習能力等軟實力,也需要擁有活躍思維。
訂閱《全新一週》Podcast ,幫你做好全新一週工作準備
>> 訂閱 Apple Podcast
>> 訂閱 Spotify支持我們策劃更多好內容,別忘了留下 5 星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