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積電成長表現大縮水!日經:有兩家台企依舊逆勢成長

台積電

【為什麼我們要挑選這篇文章】半導體製造商成長放緩,受到疫情後的通貨膨脹、中國經濟停滯導致的消費性電子需求下降等影響。儘管台積電、南亞科 6 月,單個月與去年同期漲幅較小,台灣企業整體營收依舊有所成長,究竟他們掌握到什麼關鍵契機?(責任編輯:洪郁萱)

《日本經濟新聞》周三(13 日)報導,供應半導體給全球大型科技廠商的台灣製造商,成長腳步開始放緩,6 月五家主要廠商營收合計只比去年同期增加 19%,和 1 到 5 月期間的年增 3 到 4 成多相比,成績明顯遜色不少。

原因主要在於通膨影響,及消費性電子需求低落

原因方面,受到通膨和中國經濟減速影響,造成智慧型手機和電腦用途的晶片需求滑落。

日經提到的五家台灣主要製造商,包括台積電、聯電、南亞科、日月光投控和聯發科。這五家公司 6 月營收合計達新台幣 3,149 億元。

台灣南亞科和台積電營收表現都不佳

其中南亞科的 6 月份營收出現年減 31.5% 的大幅萎縮;另外到今年 5 月為止、連續 25 個月出現 2 位數營收年增率的聯發科,其 6 月份營收也只停留在年增 6.9%。

晶圓代工龍頭台積電的 6 月份營收報 18.5%,相較於前月份的年增 65.3% 要遜色不少。

精準掌握中國解封時機,鴻海、和碩反向成長

另外根據日經統計,台灣 19 家名列「日經亞洲 300 強」(Asia300)的科技公司,6 月份的整體營收達新台幣 1 兆 3622 億元、年增 23%,鴻海及和碩在中國解封之後加快生產腳步,帶來不少貢獻。其中,光是鴻海一家公司的營收就高達新台幣 5261 億元,接近整體一半。

(本文經合作夥伴 鉅亨網 授權轉載,並同意 TechOrange 編寫導讀與修訂標題,原文標題為〈日經:台灣五家主要半導體企業 6月營收成長腳步放緩〉。 首圖來源:Unsplash。)